老师来家访,看到了儿子的两个书柜,满满的。
哇,世博,你有这么多书呀?
儿子说:“孙老师,我有更多的书,有一些在我们老家,没带过来。”
老师问:“你都读过吗?”
儿子说:“我都读过,每天一本。”
老师看到书柜上的照片问:“世博,这是在哪里拍的?”
儿子说:“日本迪士尼,妈妈带我去的。”
儿子急忙翻出自己的相册,想让老师看看他去过哪些地方,炫耀了一番……
儿子看电视去了,孙老师跟我们两口子聊了聊,孙老师说,每次要求同学们带绘本到学校,很明显感觉董世博的绘本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档次更高一些,主要是你们选的好。
我说:“这些事,我基本上没管过,都是他妈妈照顾的。”
媳妇说:“董世博就喜欢读书,这些书都是我在当当上买的,我是先看一些妈妈达人推荐,然后再买回来,每天由他自己挑选看哪本,我给他读,然后他自己翻着看,看完以后就放到书架上。”
第二天,我看孙老师的朋友圈,晒了一张我们家的书柜照片,还配了一段文字,大体意思就是什么样的父母培养什么样子的孩子,文人培养文人。
哈,她以为我是文人。
其实,我是骚客。
我在想,假如我带孙老师去我办公室看看,岂不是还要发个朋友圈?满满的全是书,光买书花了30多万吧,应该更多,具体没统计过,曾经有朋友咨询了我一个问题,做一面书墙要花多少钱?我说少不了20万吧,光买书。
他甚是惊讶,这么贵?
你算一下就知道了,一箱书40本,才多大?连0.5平都没有,一本书就算成本20元吧,800块钱,平时我们看到的书墙,其实多是假书,淘宝上有卖的,只是个空壳,装饰品而已。
那这么多书,我看过吗?
绝大多数,我都没看过,甚至连翻都没翻,每次推荐的时候,我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其实那是我看的别人写的书评,我自己压根没空看,也没耐心,看长篇大论不同于看小孩子的绘本,绘本有图有故事,看着轻松呀!
办公室里,贴了两张巨大的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
去过的地方,我都用笔标注出来了。
中国地图,基本上密密麻麻了。
世界地图,也跟郑和似的,星星点灯了。
别人来一看,哇,董哥,你去过这么多地方啊?
其实,他们不知道我的另外一个身份:导游!
我做父母的原则是不干涉,就是你爱咋着咋着,别烦我就行,儿子的书都是媳妇挑的,我只负责付款,其实款也不用我付,媳妇自己就付了,因为她用着我的卡,只是事后会告诉我一声。
儿子的书,没处放了,我建议捐掉。
结果,N多人要,媳妇又不舍得了,意思是以后也许还会再生呢?别浪费了。
小孩子的书更贵,一箱少不了1000块钱,说起来蛮轻松的,真拿1000元买那么几本书,心里还是觉得蛮不舍的。
现在,媳妇策略又变了,给儿子刻了印章,每读一本书,就盖上章,还要写上这是董世博读过的第几本书,媳妇的意思是让儿子把这个习惯延续下去……
偶尔,有朋友带孩子来,我们很少送玩具,就送一些绘本,是那些重复的,每个妈妈推荐的书单不同,但是往往有交集,买来自然会有重复。
每次去赵老师家,我都喜欢拍那面书墙,应该有几万本书吧?(校正标注:一万多册,除了客厅,其他房间还有很多书)上次去还是单层的,这次去,发现快成双层的了,太让人震撼了,去拜访的人,喜欢站在书墙前合影。
韩寒跟方舟子论战时,有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韩寒的书柜,上面有头盔,有杂志,就是没有几本书。
有人拿出了金庸、李熬等作家的书房照,全是书,满满的。
你说,你再是天才,不读书,咋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呢?
这两年,我一直都想开个书店,其中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藏书变现,我这些书还真不是普通的书,多是签名书,名家名作,越久越值钱,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着急的缘故……
但是,我又不想开个普通的书店,我嫌别人进来翻来翻去,把书给翻脏了。
于是,我四处寻找特色书店。
南京有个光头,做藏书的,他自称一年赚30来万,我约他见了个面,他主要是卖二手书,在孔夫子上卖,其中最赚钱的你们想不到是什么?
是武功秘籍,竟然还真有人信。(他自己复印的)
包括一些宗教秘籍之类的,可以去淘宝搜索一下,什么功都有,还有隐身术,有悬浮术,有轻功,关键是销量很高。
另外,就是做一些旧书,有些是从旧货市场收回来的,有些是从海关上收过来的,就是海关上查到的那些禁书,例如从台湾诚品书店带回来的《金瓶梅》,我读的那本就是他送我的,无删节版,其实没啥过火的,反正我读着很纯洁。
他放书的仓库,跟废品站差不多,一股霉味。
与我想象的不同。
在我想象中,藏书者应该是高雅的……
我经常在孔夫子上淘书,就是别人去签售现场搞的签名书,一本卖几百块钱,我觉得合适就收,经常会收到废品站里的书,一闻就知道了。我媳妇最近在看一本莫言的书,是莫言的真迹,是写给高密一个小姑娘的,还有名字,这样的书是不值钱的(400块钱买的),因为有名字,属于定向送书,我原本想给退回去的,媳妇说看上瘾了,留下吧,这本书就一股废品味,还缺了几页。
莫言在出名前,让他给写个字啥的,他很少拒绝,高密很多人手里都有他的字。2011年,我们去江苏玩,有个高密的朋友一起,他问我莫言的书法值钱不?我说,不值钱,这个人都没怎么听说过,咋可能值钱呢?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他知名度就是一般,如今呢?
只要是与莫言有关的书,那都抢破头,别说几百了,就是几千几万都有人抢,前提是真迹,上次我找了一个朋友,他是业内绝对的权威,知名大学(十大名校)的学院院长,他跟莫言是朋友,能给我签的最大量只是100本,这100本,用了半年时间。
标签,太重要了。
韦城送了我一套书,4本,是讲国内独立书店的,我挨着看了,把附近城市的也挨着逛了,没有书上写的那么好,多数已经落寞了,要么改成咖啡馆了,书只成了点缀,生存不下去了……
有天,朋友推荐给了我一篇文章,是一个公众号写的,寻找济南最美书店,我大体看了看照片,还是蛮有感觉的,只是有些凌乱,又是千纸鹤又是纪念信封,搞得屋子太满。
那就去看看吧。
在介绍书店的时候,是这么说的,这是济南最难找的书店,就如同《哈利波特》里的秘密通道一样,只有有缘人才能找到,给出了一张寻宝地图。
我一看,在二环东路跟花园路交汇处,金马大酒店旁边,这地方我还是蛮熟悉的,咋可能找不到这么一家书店呢?
我知道这个书店为什么这么搞,是因为没钱租门面房,故意来这么一套。
到了金马大酒店,我真找了四五个来回,硬是没找到。
我加了店主的微信,问了一句。
明白了,需要从停车场进去,果然是秘密通道,这也太秘密了,若是不提醒,一辈子也找不到,而且是停车场的一个偏门,就是农村猪圈用的那种铁门,红色的。
书屋很小,40来平,有些暗,有个窗户,阳光直射下来,正好落到古琴上,那玩意应该叫古琴还是古筝?
店主在看书。
穿了一袭长裙,素色的,应该是汉服?有点像迪拜女人的穿着,我甚至怀疑她是少数民族,但是一看又不像……
她这身打扮倒是蛮配这个书屋的风格,素雅。
类似的姑娘,我是第二次见。
上次去昆明,也见到了一个类似的姑娘,51普洱的前台,专门泡茶的,她就穿汉服,但是又不是传统的汉服,总之给人很古典的感觉。
这家书店叫SUSU书屋。
店主,那肯定叫SUSU了。
她在看书,起身笑了笑。
我说,随便逛逛。
她说,您看就行。
三面墙都是书,但是不是书墙,因为是竖着摆的,用不了多少本书,整个屋子里应该没有200本书吧?
每本书下面有张牛皮纸,上面是书评,2000来字。
我问:“这书评都是你写的吗?”
她说:“不完全是,也有小伙伴写的。”
我说:“真好。”
我问:“这书屋是自己设计的吗?”
她说:“仿的宽窄巷子里的一家书店。”
我说:“流沙河题字的那家吧?”
她说:“对,你去过成都?”
我说:“应该去过。”
她说:“我特别喜欢素色。”
我说:“无论艺术还是生活,到了一定境界,一定是素色的。”
她起身,陪我逛逛。
《子夜》,洋洋洒洒的三页书评。
我大体浏览了一番。
我问:“书评你写的?”
她说:“是。”
我说:“你没读懂《子夜》。”
她问:“为什么?”
我说:“男人的世界,女人咋可能懂呢?这本书不是写爱情的,不是写老百姓的,不是写战争的,而是写人性的,也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人性,而是上层社会的人性,是一群能够左右股价的人,放在今天,这些人就是马云、史玉柱。”
她问:“你是学文学的?”
我说:“不是,你这些书里,我就只读过《子夜》,我找点共同话题而已。”
她说:“不像。”
我说:“书评,其实是不适合摆出来的。”
她问:“为什么?”
我说:“盲人摸了象,写了心得。”
她说:“有道理。”
我问:“你山大的?”
她问:“你咋知道?”
我说:“直觉,你像学生,旁边是山大。”
她说:“我大四,中文系,实习阶段,开了这么一家小店。”
我问:“这琵琶你会弹?”
她说:“这是古筝,会弹,一点点。”
我说:“弹弹听听?”
她说:“没有氛围。”
我说:“我也会,从五六岁就会。”
她说:“童子功呀?”
我说:“我们家以前是种棉花的,我们村里的小朋友,都会弹棉花。”
她哈哈笑了……
我说:“你这书店,应该不是为了卖书,应该是卖的情怀吧?”
她说:“算是。”
我惊奇地发现,她也挂了一张世界地图。
我问:“去过哪些国家?”
她说:“韩国、泰国、南非。”
我问:“国内呢?”
她说:“除了吉林与贵州,都去过。”
我问:“富二代?”
她说:“不,不,不是。”
她书桌下面压着一张照片,日出照……
我说:“这是桌山吧?”
她问:“你也去过?”
我说:“应该去过。”
她说:“桌山太美了。”
我说:“我们家那边到处都是桌山,在国内这叫岱崮地形。”
她问:“你是做什么的?”
我说:“无业游民。”
她说:“不真诚。”
我说:“互加一下微信吧,慢慢就熟悉了。”
我随手拍了一些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里,N多朋友点赞,问:这店在哪里?太美了……
回酒店后,我就仔细扒了扒她的微信朋友圈,她是个分享达人,平均每天推荐一本书、一部电影、一篇文章,我最近周末推荐的小说,多是她推荐过的,另外她每天推荐一个人,要么是美女,要么是帅哥,还带着对方的微信号,除此之外,她还推荐茶叶,普洱、白茶。
她应该也会研究研究我?
第四天,我还在济南。
她说:“董哥,世界太小了。”
我问:“咋了?”
她问:“你认识小雪不?”
我问:“哪个小雪?”
她说:“塑小雪。”
我问:“胸特大的那个?”
她说:“哈哈,对!”
我说:“认识,我读者。”
她说:“我同学,我们俩一个宿舍,我说关注了一个旅行达人,结果一说,她认识,还见过你。”
我说:“岂止见过。”
她说:“懂了。”
我说:“别想歪了,她是我读者,跟我大哥谈过恋爱,仅此而已。”
她说:“有空没?过来喝茶。”
我说:“我就住格林豪泰,走过去5分钟,你等我一下,我刮刮胡子洗洗脸,好久没洗脸了。”
她说:“那我也打扮打扮。”
我说:“别忘记了抹上雪花膏。”
她说:“没问题。”
到了店里,她已经泡好茶叶了,还放起了古典音乐……
我说:“你是个营销天才。”
她说:“哪有。”
我说:“你太懂人性了,卖茶叶最核心的就是卖优雅,你做到了,人们只有臣服于一个人,带着崇拜的心态去看待时,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也不会跟你讨价还价,谁会跟自己的女神讨价呢?”
她说:“我主要做回头客。”
我问:“这白茶卖多少钱?”
她说:“498。”
我说:“太贵了,至少我喝不起。”
她说:“一会,我送你。”
我说:“不要,若是不加情怀,这个价就是天价了吧?”
她说:“也未必,白茶本来就是这个价。”
我问:“你每天推荐书、电影、文章、美女、帅哥的那个帐号是微信公众帐号吧?”
她说:“是的。”
我问:“是不是你推荐谁,谁就要主动分享?”
她说:“没有这个硬性要求,其实好的东西,大家自然就分享,例如我推荐了你,你的朋友看到了,也会主动分享,因为里面不仅仅有你的信息,还有你的需求,例如你想交朋友,你想征婚,你想求职。”
我说:“高手,等于你创造了优秀的内容源。”
她说:“我们上课就是这个模式,每天大家相互推荐文章。”
我问:“老师上课时,有没有推荐我文章的?”
她说:“这个应该没有,也许有,我没记住。”
我问:“你有多少订阅粉丝?”
她说:“6000来个。”
我问:“都是真实的吗?”
她说:“都是真实的。”
我说:“不得了的数字。”
她说:“我微信私人帐号上也加满了。”
我问:“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她说:“才做了不到半年,现在赚钱很少,一个月一两万?好的时候三四万,不过很快乐,认识很多人。”
我说:“这个书店应该是给你个标签吧?”
她说:“初衷是想开个属于自己的书店,每个文学爱好者都有这个梦想,没想到成了自己的标签,别人介绍我,都说这是SUSU书店的老板,济南最优雅的书店。”
我说:“这个地方太小了。”
她说:“准备搬到奥体西路上去。”
聊了很久,很是投机,商业天才,太懂男人……
…………………插播广告…………………
日记有偿阅读,自愿打赏,不强求,随心。
…………………精彩继续…………………
从济南回来,我去找米姐,米姐正在装修红酒小店,一面墙全是瓶子,空的,每个瓶子都有故事,谁送的,酒的产地,口感如何,当然应该很多都不是她喝的,光我送给她几十个空瓶子。
我说:“你这是要成为品酒达人的节奏。”
她问:“有没有喝遍世界的感觉?”
我说:“能唬住不少人。”
她说:“你想卖什么,必须成为什么领域里的权威,至少看起来像,要优雅,要品位,要阅历,这样才会被人供养。”
我说:“我刚认识了一个小姑娘,被上千人供养着。”
我把SUSU的故事大体一说。
米姐说:“这个,真一般,有机会我带你去猫草棚看看,那个老板又帅又有品位,卖茶叶的,无数女人供养着他,就是喜欢他的那股清高劲。”
我说:“装的,我关注了他的微信,每天都是高大上的生活,要么是奔驰G,要么是高尔夫,拜访八大茶叶名师,然后做成了国茶套装,里面有生普洱,有大红袍,有铁观音,有龙井,全是大师作品,一套1万元,第一次推出了10套,据说瞬间抢了,太能造势了,我都看不下去了。”
她说:“对,但是大家就信。”
我说:“牛哥不是有个徒弟就红珊瑚嘛,他姓单,叫单老师,其实他年龄很小,接近90后,他对外叫红珊瑚收藏家,怕露馅咋办?留胡子,穿汉服,录节目的时候像老头,平时有客户要求见面咋办?助理去,助理都是那种很有范的,一看,助理都这么牛B,单老师还了得?其实就是个孩子,但大家都迷信他,连李亚鹏都找他买红珊瑚。”
她说:“我就这么想的,平时我要上班,我就找个人在这里照看着生意。”
我说:“营造神秘感。”
她说:“装久了,自己就信了,果然有气质了。”
我说:“有钱了,自然就有范了,济南有个说相声的,平时也搞互联网,说白了,杂家,啥都干,他天天在朋友圈刷屏,又是晒自己的珠子,又是晒自己炒的菜,又是晒自己的旅行照,别说,还真有N多人找他买佛珠。”
她说:“微信营销转型了,升级了,要把自己塑造成行业偶像。”
我说:“微信营销的本质就是自媒体,别人为什么关注你?因为你有料。别人为什么崇拜你?因为你高人一等。别人为什么选择你?因为你代表着权威。”
营销,要解决两件事。
第一,让别人知道你。
第二,让别人选择你。
最难的是让别人知道你,这是一个明星泛滥的时代,我们连明星都不怎么关注,咋可能会关注一个平凡的你呢?
怎么解决推广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我为什么说SUSU是牛人,她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她等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交友台,每天晒一个美女,要么晒一个帅哥,这东西就怕养成习惯,每天一晒,我们总是蛮有期待,明天会不会来个美女?若有,咱主动加一下。
期待。
她现在每天推出一美女,一帅哥。
更是大宝天天见了。
我们俩在哪一点有了共鸣点?就是培养读者习惯上,一旦习惯有你,就如同抽烟的人离不开烟,真是瘾吗?不过是习惯而已,手里没个东西不舒服。
见过这么多卖货的,我还真没见过比文怡卖货快的,800块钱的锅,一分钟能抢上万台,粉丝的力量太大了……
N多人黑她。
黑就黑吧,黑了你不关注就是了。
但是,新人会不断出现的。
不断有人崇拜,不断有人消费,不断有人抱怨,抱怨者离去了,新人又成长起来了,很多人就是抱着崇拜的心态去消费的。
经常有朋友谈起微信营销,我就建议去关注一下文怡,看看人家是咋卖的,平时什么都不卖,只提供价值,偶尔来这么一次,就特别火。
是偶尔,很偶尔。
你做微商为什么讨人厌?
因为,你总是卖货,偶尔分享,分享还是用来洗脑的,不拉黑你,拉黑谁?
你没有让别人欲罢不能的东西。
昨天,大家喊着去博山吃饭,大家又聊到了微商,方薇谈到了一个观点,每当有同学或朋友问她微商值不值得做时,她总是要谈一通,结果过一些日子,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但凡是问你的,其实是已经有意向的了,他问你,其实是为了获取肯定的回答,若是你给出了否定的建议,他就视你为敌人。
为何不顺着他说呢?
李光提出了一个疑问:微商现在的代理模式,会不会是趋势?
我说:“不会,任何商业模式,都要遵循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什么?市场是由有能力的人去拓展的,绝非人人都会成为渠道商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去中介,而代理恰好是中介,由此可见,代理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圈钱的模式,苹果要想做微商,不需要找任何人做代理,只需要开一个公众号就可以了。”
人人皆商,本身就是一句谎话。
所以,若是真的想做微商,就一个原则,可以拿好的产品去放代理,目标明确,就是赚代理费,东西是好东西,卖不了他们自己用了……
这是可以的,但是也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指望把这个事做的多大?
很难,也不现实!
要想把东西卖出去,先把自己卖出去,自己都是别人的偶像了,你说的话,谁能不听?
你说打倒谁,咱就打倒谁,你说让咱冲锋陷阵,不就一句话嘛,冲!
2011年,在日照,喝扎啤,吃烤串,跟一个做保险的朋友,他是退伍军人,蛮壮的,据说一人能打三四个,带了个小兄弟,小兄弟看样子也就是十七八岁,端起酒来敬他大哥:哥,以后我就跟你混了,你让我干啥我干啥,你让我坐牢我坐牢。
做保险的这个朋友,从包里拿出一把刀,裁纸用的,递给小兄弟:去,把老板杀了!
小兄弟,扔下刀,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