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我来武汉那天,发了一路朋友圈。
江苏病友问我,不是说好一起去复查吗?
我说,我是出差,顺路。
敷衍过去。
当年,她住我隔壁病房。
次日手术。
病友之间,很容易组团交流,因为我在那住院时间比较长,就如同看守所一般,我成了牢头,从而一到晚上,大家就聚集到我房间里了。
她是唯一的女生。
应该说是女人,跟我一样大。
她仿佛有很多问题,又问不到点上去。
大家都退去了,她留下问了几句马路边的问题:疼不?害怕不?
我安慰了两句。
要熄灯了,回吧。
当时,就是这个季节,晚上还算凉爽,但是需要开窗,从而我能听到她房间里的一举一动,她在不断的打电话,给她大哥打,给她二哥打,给闺女打,还给一个男人打,这个男人打了好久,大半夜,这个男人来了,应该没啥故事,但是有概率抱着睡了一晚上,为什么?
因为,只有一张床。
我默认为是她老公。
次日一大早,男人去外面买了吃的喝的,伺候她起床,就走了。
这个男人是江苏口音,但是又有湖北腔调了。
应该是江苏人在武汉工作。
具体他们俩是什么身份,我无从推测,是同学?是亲戚?
反正,肯定不是老公。
咱也不能问。
原本,她手术排在上午。
结果,上午闺女没能赶过来,没人给签字,只能等下午。
闺女在长沙读书。
因为上午不安排手术,她也不用挂吊瓶,就到我房间里聊天,我能感受到她的恐惧,她为什么频繁的给亲戚朋友打电话,甚至喊人来安慰,就是恐惧,这种情况大概率手术前是不是需要给她注射镇定剂?
反正,小孩子手术前,是需要注射的。
我经历过。
她总是问我,麻醉是什么感觉?
我说,没有感觉,数到三个数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你问开始了吗?医生告诉你,结束了。
术前,她又哭了一次。
我们去手术室,都不需要护士引导,自己就跑去了。
她不行,需要架着上战场。
心理素质超级差。
这只是做个手术而已,若是去杀人,不吓尿裤子?
使我想起了当年学车时,那时学车的全是大学生,科目二我是第三个考的,第一个考的是复读了三届的一个师兄,平时训练,他的熟练程度宛如教练,很是丝滑。这次,他又挂了,下车后就跑了。我前面的考生是大四的师姐,师姐下车后,发现自己的屁股湿了,不是师姐尿了,而是前面的那个复读生尿了,怪不得他反复考不过……
心理素质太差了。
最初,我以为江苏这个病友50岁+了,后来才知道竟然也是83年的,我就在想,我们自己觉察不到自己的老,只看到别人在变老。
其实,在对方看来,也许以为我50岁+了呢?!
我爹,马上70了,因为去买菜别人喊他大爷,他难过了好久,意思是我有这么老吗?
你以为你不老吗?!
江苏病友出院时,那个男人又来了。
送她到高铁站。
我们彼此加了微信,偶尔也聊几句,我知道她是单身,一个人住,闺女在长沙读书,她平时打打麻将,也能喝酒,说啤酒能喝10瓶。
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猎物。
首先,她不是我读者,也不知道我真实的身份,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我告诉她,我是在县城开书店的。
那么,撩拨起来,很方便。
不需要考虑擦屁股的成本。
想是这么想的,真回到了山东,真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生活,也就把她忘记了,2024年5月份应该聊过几句,当时是手术一周年,需要复查,她问我去不去?我说不去,她说她去长沙看闺女,顺路去。
2024年10月1,儿子要去看外滩,我开车去上海,路过她所在的城市。
她刷朋友圈刷到了。
问我,要不要一起吃个饭?
我觉得,也可以。
就带儿子去吃了个饭,看来回到她本地,她更加的自我了,穿了一身迷彩服,仿佛是个农民工,跟我讲,是一起跳广场舞的姐妹约着去拍视频,拍完以后没回家,就这么穿着了……
她超级喜欢猫,养了好几只,我儿子也喜欢,跟我儿子聊了半天猫,我们家也养过一只,在我的强烈要求下,送人了,让我同事带回家了。
一方面,什么都抓,家里的皮沙发让抓的不像样了。
一方面,晚上叫春,一晚上不让人睡。
去给做了绝育手术,依然叫。
严重影响睡眠。
一起吃过午饭,她强烈建议我儿子去她家看看她的猫。
儿子同意。
她竟然住在高校里面,一个很老的家属院,全是二层小楼,带个小院,按照我们沂水人的说法,这叫将军楼。
我弱弱的问了一句,你还是老师呀?!
她说,我中专毕业,咋可能当老师呢?我父母的房子。
我问,跟叔叔阿姨合住?
她说,没,他们在南京,跟我大哥二哥一起住,我大哥给买的房子。
我问,都是亲的?
她说,亲的。
我问,那咋没计划生育?
她说,他们俩差的少,跟我差的多,他们那个时候应该没有计划生育,另外我妈妈没有工作,具体我也搞不懂,从来没听他们谈起过这些。
我说,那你属于家里唯一的宝贝。
她说,算是。
家里收拾的还不错,像个女人的家,既有狗又有猫。
我问,单身多少年了?
她说,一直吧。
我问,那咋生的娃?
她说,就那么生的。
看来,她也不愿意谈这些……
咱也不能多问。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好奇,那晚上,那个到你房间的人,到底是谁?
她说,是我二哥的一个朋友,在武汉做桥梁设计的。
我问,之前认识吗?
她说,不认识。
我问,不认识就一起过夜?
她说,哪跟哪呀?他陪我聊到了很晚,第二天早上又给我送来的早餐,算是我二哥的学生,对我们很尊重的。
我说,我还以为你约了个临时男友呢。
她说,咋可能呢?那个时候,吓都吓死了,压根不想这些。
约定,2025年再一起去武汉复查。
这次短暂见面,使我认识了一个很立体的她,她就属于老生闺女,父母老来得子系列,牛哥说过一句话,找媳妇绝对不能找老生闺女,因为你对她再好,有她爸对她好吗?有她哥对她好吗?就是你做到极限,也是不合格的。
她现在住着父母的房子,完全是鸠占鹊巢。
她自己的房子呢?
出租了,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租金。
她也没有工作。
也不上班。
天天就是打麻将。
要么就是跳广场舞、喝酒。
玩伴多是女的。
我的直觉是,她不属于那种骚气逼人系列,对男人很佛系,可有可无,甚至仿佛没有需求,这点我是能感受到的,她眼里没有火。
没有火,就很难点燃。
大哥二哥对她是真的好,有年,他们那边拍卖一家公司持有的地方银行股,大哥以她的名义给拍了一些,帮她养老的,貌似年年有分红,按她的说法,现在一年房租+土著民分红+股权分红能有10万多块钱,足够生活了,另外还有两套可以变卖的房产,她自己的房子以及父母的这套房子。
她的状态是?
40岁,完全躺平了。
绝对不上班。
没有任何野心,也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也不想伺候男人,就是想着怎么享受生活,跟着团出去旅旅游,要么就是跟姐妹们打麻将、跳舞……
在我自己的世界里,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年轻。
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在一直努力上进中。
而她呢?
已经开启养老模式了。
真有人这么佛系?
太多了。
我媳妇不就是例子吗?!
在江浙沪生活时,偶尔有读者找我闲聊,尤其是外地媳妇嫁给当地土著的,普遍有类似的抱怨,意思是自己做牛做马,而作为土著的老公呢?40岁一到,完全躺平,不上班,不上进,要么宅在家里打游戏,要么就是整天钓鱼旅行。
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梦想?
我儿子我闺女,大概率都是这类模式,我儿子现在动不动就跟我讲,他想躺平了,想啃老……
最初,我以为他们这类人是奇葩。
后来,我才理解,我们这类人才是奇葩,其实大部分人的人生梦想,就是什么都不干,这一点看县城里的球友、骑友就行了,一天到晚的核心工作就是怎么打发掉当天的时间,看看能否有个酒场混混。
我们群里有个乙烯小姐姐,跟我差不多大,不结婚,不生娃,也不谈恋爱,她有心理以及生理洁癖,总觉得男人脏,当然也有概率她吃多了,免疫了,大人糖买了一箩筐,平时她开个大卡宴,她上班的工资都未必够加油的,一到周末,她要么在日韩,要么在上海,要么在东南亚,而且是独来独往。
有时,突然开个大A8,我问咋又买车了?
她说,爸爸的。
她父母是做企业的,就这么一个闺女,房子给买了好几套,完全是一种什么模式呢?把闺女从小养到老。
前几天,我在无锡,跟顾大哥聊起了乙烯小姐姐,顾大哥竟然也认识。
顾大哥说,在苏南这边,太多女孩子是这个模式了,家里有钱,上班只是找个乐子,工资都未必够加油的。
这些创二代,多是躺平模式。
你能说他们不对吗?
太对了。
同龄人吃的苦,他们都没吃过。
而且审美一直在线,我作为她的偶像,她都拒绝我落地见面,只允许我活在虚拟世界里,这样她愿意跟我聊天,若是见一面,就把我拉黑了。
不是我不见她,是她不见我。
她会给我写信,给我买手表,给我转账。
我现在想想,我就是她的电子榨菜!
为什么我现在出门不戴表了,因为我一发朋友圈,她看到了就问,我给你买的表不戴了?咋又换表了?
过去,我接受不了他们的状态。
现在,我能接受的了。
孩子们若是选择这样的生活,我也觉得挺好,还是那个大前提,别伤害他人,在这个前提下,你干什么都可以……
王思聪,又何尝不是这个模式?
我现在越来越认可人生应该有多样性,谁说年轻一代必须按照上一代的优势和经验复刻?
爱是允许!
为什么我这次去武汉,没想过通知江苏病友?
我压根就把她忘记了。
忘记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了。
最初,我加她微信,是觉得可以当个猎物养着,后来通过聊天以及见面,感觉的确不合适,因为她已经完全广场舞群体化了,让人没了胃口,从而就PASS掉了,我现在写的文章文明了许多,记得之前我写过一句话,一个男人认识一个女人,大脑里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睡?
昨晚,我看到抖音上有个讨论,女人在职场中能不能喝酒?
这个,我可以给出那句最标准的答案。
女人,酒只能跟好朋友喝,或自己喝。
绝对不能在职场中喝酒。
一次也不要。
就是永远酒精过敏。
永远滴酒不沾。
一个男人,只要能让你喝酒,简单一点理解,就是给你注射麻醉剂,只要他有想法,他的兄弟们会极力成全他的,帮着一起劝酒。
太多太多故事,都发生在酒后。
女人酒后,有一个算一个,全反差。
在职场上,在江湖中,一定要把自己最脆弱的部分保护好,就如同我以前写过的一个段子,刘震云写的《我不是潘金莲》里面有个局长,一喝了酒就容易反差,所以他工作日里永远滴酒不沾。
永远不给职场上的上下级一个窥探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机会。
男人呢?
理论上,也要践行这句,酒要么跟自己喝,要么跟朋友喝。
但是呢,人在江湖,酒不由己。
老师来了,你要喝吧?
客户来了,你要喝吧?
领导来了,你要喝吧?
那,对小宝有没有动心思?
可能脑子里一闪而过过。
但是,现在的我,要好了许多。
第一,没有这个能力。
第二,整体比较阳光,避免让关系低俗化。
第三,我搞不定她,她属于那种把自己保护的很好的人,主动与人群挖了一条隔离带,避免别人走的太近。
在跟苏樱见面的第二天,她一直问我当天有什么安排?
上午,见个朋友。
午饭,另外两个朋友。
吃过午饭,就空闲了,小宝安排爬蛇山,从蛇山爬到黄鹤楼,若是觉得不过瘾,可以走长江大桥过,走鹦鹉洲大桥回,走一个长方形图案。
苏樱问,我能一起不?
我问,你不上班吗?
她说,上午有会,晚上有招待,下午也有一些零碎工作,但是可以安排给同事。
我说,不怕热就行。
她说,没事。
结果?
午饭后,我发现超级热。
若真的走这个线路?
要么,傍晚走。
要么,取消。
真能热死人……
劲松一直在喊人打掼蛋。
虽然我在山东偶尔打,但是我不喜欢打,我觉得打扑克太浪费时间,咱来武汉干什么?来头脑风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用心对待,都要用到交流上,咋能用到扑克上呢?
曾钧每次来我这里,你能感受到他在努力的珍惜每一秒。
会不断的问问题。
你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碰撞?
不断问问题的碰撞。
你有很多问题问我。
我有很多问题问你。
问代表着什么?
观察+思考。
若是跟小宝这个财富量级的人,我是愿意一对一的,就是我可以有无限问题问她,她也可以有无限问题问我,我们俩CITY WALK两三个小时都聊不完。
若是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朋友来找我。
我就不是很喜欢一对一。
要么,他没有问题,希望我主动分享,我不知道你想要听什么?
要么,我回答的问题,他听不懂。
从而很容易俩人坐在那,尬聊。
这种情况下,我更喜欢四五个人,他没有问题的时候,他朋友有问题,总有人能互动,不至于尴尬。
问题,不一定高深。
完全可以从你感兴趣的,你好奇的问题开始。
若是你想掌握主动,想挑逗我的G点,那么应该从我擅长的领域问起,例如羽毛球,例如自行车,你摸到了我的G点,我可能直接滔滔不绝,刹不住车。
这取决于你的水平。
我自诩自己是一座金矿,有人一铲子下去是金子,有人一铲子下去是屎,挖到金子还是挖到屎,取决于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又取决于你的思考。
山东的掼蛋,主要是两种情况。
一是消耗时间。
二是破冰游戏。
大家彼此都不熟悉,打个掼蛋,熟悉一下。
真正的头脑风暴,也不打掼蛋……
劲松说找了茶馆,打掼蛋。
那我也去吧。
我的原则是,人够了,我就不掺和。
我让小宝给苏樱发信息,可以一起,来认识认识,只是通勤成本有点高,因为她要从光谷赶到汉口,晚饭前再赶回光谷。
我让她自己评估时间成本,值不值?
若值,就来。
不值,就下次。
她决定来!
到时,我去门口接她。
她说,昨天忘记拍照了,先拍个合影。
我问,为这个来的?
她说,是的。
我说,早知道我给你P个。
她说,那不一样。
过去,我很排斥合影,因为我长的不好看,我现在很能接受,我就是这个样子,就跟小宝说的一样,我又不靠颜值吃饭,哪有什么容貌焦虑。
拍完后,我跟她讲,拿回家打印出来,当结婚照挂墙上。
她说,等着让嫂子打死。
合完影,拥抱了一下!
我说,你可以回去了。
她问,会打扰你们吗?
我说,他们在打牌,我没事。
她说,那再聊半小时。
劲松找的几个牌搭子都不怎么会打,劲松在临时培训,看来牌瘾够大的,打牌其实最有意思的是旗鼓相当,有技战术,有来有往,跟新手打没意思。
不过,那是一群美女,也还有意思。
就图哈哈一笑了。
我,小宝,苏樱,进了另外一个房间。
继续前面的话题。
谈特朗普。
她说,国人对他的误判,最根本的原因是新闻来源,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疯子、傻子,这些新闻是怎么来的?我们摘抄于美国主流媒体,尤其是民主党旗下的那些,看一个细节就行了,大选前,中国媒体还认为哈里斯会当选,因为美国主流媒体的民调显示,哈里斯的支持率遥遥领先,结果呢?说明民主党已经失去民心了,否则不至于全方面溃败。
我问,那你觉得他是什么水平?
她说,看两个细节。第一,若是一个傻子都能把你折腾的痛不欲生,那么请问,谁才是真傻子?第二,你看看那个1997年出生的女发言人是什么水平?!这就代表了他团队的真实水平,一定是精英云集,为什么我们觉得他们很LOW?因为我们还是评判传统政客的方式去评判他们,实际上,这是错的,他们是一群商业精英,把美国当一家企业去改造,美国优先,利益优先,这就如同当年我们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先行,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
我说,2010年,我们自驾雪乡,天黑的特别早,下午四五点就黑天了,没事干只能喝酒吹牛逼,有个年长一点的大V给我们科普了一个观点,若是看《三国演义》时,能把曹操当主角去看,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你会发现,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是那么的性感,表面上是三足鼎立,实际上,曹操一家独大,他就是事实上的王朝统治者,包括新三国跟老三国最大的改变就是曹操的形象,从黑转成了中性,甚至一次比一次性感。
她说,其实,我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先假设他是睿智的,是站在世界之巅的,他的逻辑是对的,然后再去解读,再去应对,解读的方式是逻辑与事实,而不是阴谋,今天互联网语言演化方向是暗器化,要么在阴谋化对方,要么准备打造阴毒。
我说,是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丛林社会里,不得不如此。
她说,外贸人算是国内为数不多有独立思考的群体,一方面接触的客户全是老外,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一方面又有机会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但是,大家为什么不说?因为说了就成了反贼,大家只能保持沉默,最后若是真的让二选一,一些比较大的企业,自然不自然的就去建厂了,我们这个行业的说法是未来市场之争是中国工厂与美国华人工厂之争,今天我们有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产业集群。二是人力成本低。但是我们的其它成本高,土地、税收、能源都比美国高,记得曹德旺谈过这个观点,美国工厂的成本低于国内,也就是能跟你谈谈,平时我们从来不讨论这些,何必惹别人生气呢?
我说,看来,这次是个持久战,前几天因为关税问题,全球股市暴跌,我今年前三个月赚的70万全赔上了,这几天又回血了不少,但是按照我过往的经验来分析,我觉得这可能是惊涛骇浪的开胃菜,精彩还在后头,只是不知道会持续多久?昨天我还给群里朋友发了段话,不要去赌,不要去猜,用确定性的模型去应对不确定性。
她说,我认为不会太持久,因为现在的关税完全是锁喉状态,双方不松手的结果,就是总有一方被掐窒息。
我说,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世界,还是世界需要我们。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乱折腾,不负债,抓住因为恐慌而形成的黄金坑,过几年回头看看,也许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问,你美国读者多吗?
我说,还可以,郭彩荣今天还给我发信息,说她儿子问她,妈妈,懂懂什么时候来美国开读者见面会?她儿子喜欢看我写的历史系列。
她问,一般,你怎么管理这些读者?
我说,我不怎么管理,喜欢给我钱的,我就重点关注一下,给予情绪价值,其他读者普遍离的比较远,我现在都刻意保持距离,避免给别人期待,也避免背书,我们这次一起来的大姐,她也写公众号,现在一天两三百个铁杆,路上我还跟她分享了这个观点,要以地理为锚点去管理自己的读者,例如武汉,谁是你的读者小组的组长,先整理省会的,然后整理各省第二大城市的,陆续扩展,久而久之,全国地图以及脉络就很清晰了,可以理解为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走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再陌生了,当然,若是记忆力足够好,地理足够清晰,例如我,你说任一城市,我都非常熟悉它在什么位置,有什么特色,然后我能立刻联想到谁在那里,我见没见过,有过什么来往。
她问,有来往重要吗?
我说,非常重要,你看我卖东西,其实不怎么赚钱,就是图个哈哈一笑,但是当他们收到懂懂从现实生活中发来的顺丰时,感觉懂懂一瞬间具体了,另外我也经常会“使用”读者,例如我想在武汉处理点什么业务,我就会问谁在武汉?然后让对应的朋友去帮我解决,前几年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发生在四川那边,我就发了个朋友圈,问谁能帮我解决?结果正好有个手机号码是北京的读者联系我,他说他可以帮我过问一下,然后告诉我,可以,就是我悬赏了N久,被骗了N次没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他轻松帮我化解了。因为这个事,我们就偶尔聊几句,昨天他看我在武汉,问我董老师有没有兴趣进武汉大学逛一圈?我安排人出来接你。
她说,要多使用。
我说,是的,我采访过资深渣女,单身,跟我同龄人,银行分行的行长,我问她拿捏男人的核心是什么?她说了两个点,一是,男人爱你的终极表现方式,就是给钱,舍得给就是爱,不舍得给就是不爱。二是,男人不是拿来爱的,而是拿来用的,你使用的频率越高,他越离不开你。
她说,学会了。
我说,学会了,别用到我身上。
她说,白搭,你不吃这一套。
4点多,我怕路上堵车,让她先回。
她问,明天走不?
我说,明天去宜昌。
她说,要是不走,我带你逛逛我们上下游工厂,给你提供点素材。
我说,等我从宜昌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