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苏樱问我,对武汉印象如何?
我说,热。
她说,这几天的确热。
我说,出门时,我还带着羽绒服。
她问,山东现在这么冷?
我说,现在的北方,基本没有春天,要么羽绒服,要么短袖。
她说,北方我待不惯,我考博时,有个老师希望我能读他的博士,但是他在北京,我一想到北京的风沙与干燥,就头大,我觉得还是南方更养人。
我说,我来武汉这两天,照镜子发现,皮肤变好了,真的好神奇,今年的北方格外的干燥,我手背都起皮了,脸上也起皮了,来武汉两天,好了。
她说,我给弄点护手霜抹一下。
我说,不用。
不知道她叫的外卖还是找人去买的还是他们本身就有?给我拿了一大瓶,一个像微商时代的产品,叫露比黎登。
一说功能,更像了。
可以擦身体,可以擦脸,可以擦手。
无所不能。
专门针对干燥的。
闻了闻,没什么香味。
我问,管用不?
她说,相信专业选手的推荐。
中午,她非要请吃饭。
我说,不要了,见个面,聊几句就好,打扰太多时间,不好意思。
她说,反正我也要吃饭。
我说,你还要处理工作。
她说,今天不忙,下午4点有个会,晚上请日本客户吃饭,若是晚上我就不陪你了,中午我正好没什么事。
我说,那叫外卖吧。
她说,那咋行,带你吃吃我家乡菜。
一家很偏僻的,很幽静的湖州菜馆,看外面平平无奇,一进去,房间装修的非常好,盘子、碗都宛如艺术品。
她点的都是我不喜欢吃的。
烂糊鳝丝。
说是最有特色的,一上来,她就先给我和小宝用公勺舀。
我不吃这玩意。
但是,也可以闭着眼体验一下下。
湖州靠近太湖,特色菜基本都是太湖概念的,太湖白鱼、太湖白虾,青菜则是笋类的,还有个味道怪怪的菜叫绣花锦。
作为北方人,到南方吃饭,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二。
一,用盘子吃饭。
南方人用碗吃饭,盘子是放骨头的。
北方人用盘子吃饭,骨头要么放在桌子上,要么放在盘子边。
这个,对我而言不是问题。
因为,我媳妇是南方人。
我们家一直都是用碗吃饭。
二,公筷使用。
从江苏开始,基本都是两双筷子,山东大一点的饭店多是把公筷配在菜旁边,要么是一个公勺,要么是一双公筷。
苏樱带我们来吃的这家湖州菜,则是双重配。
既有公勺,又给每个人配有公筷。
我特意请教了一下,这两双筷子,怎么区分哪是公哪是母?
她说,一个很简单的口诀,吃里扒外,外面的那双是公筷。
我问,有没有人,只使用一双筷子。
她说,大部分人都如此,但是我们招呼外国客户,都会严格遵守公筷使用原则,否则外国客户接受不了,他们比我们还专业,提前都做过攻略。
米饭,超级小。
一小坨,跟核桃那么大。
我问,这个能吃饱吗?
她说,董老师,您随意,要几份都可以。
我问,这就是正常的饭量?
她说,作为正餐,一般就是标配这么一份,现在很多女性压根不吃主食。
我说,再给我来三份。
她说,没问题。
我说,怪不得南方人瘦。
她说,江浙沪,现在基本都是这个饭量,我不知道董老师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碗越来越小了。
我说,没发现。
但是,这个观点到第三天,我就认可了,因为我去了景德镇,发现景德镇,无论是茶碗还是饭碗,都越做越小了,包括盖碗,超级MINI,艺术家跟我讲,北方可能还流行大盖碗,现在南方已经开始流行小盖碗了,景德镇这边全是小的。
人越来越精致了。
从最初的大粗碗到今天的小瓷碗。
湖州菜馆的这个饭碗,跟我卖的茶碗差不多大……
我问苏樱,小日本客户来,你们安排找小姐不?
她说,一般不。
我说,也就是说,可能会。
她说,我原先在日企的时候,可能会有这个环节,因为那时整个珠三角也流行这个。
我说,当年还有过日本客户集体买春,新闻很轰动。
她说,你说的应该是20年前了。
我说,差不多。
她说,那时我做技术,本身语言也有一定的优势,偶尔晚宴会让我也一起参加,吃完饭一般就会让我们这些无关人员先退下了,他们会有下半场。
我说,我接触过的日本人、韩国人,在青岛做生意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超级好色系列,那时我每周都爬崂山,他们超级喜欢爬山,他们特别喜欢泡妞,很讲究仪式感,要约会,要送礼物。
她说,应该不用这么复杂吧?主动贴上去的很多很多。
我说,不一样,我们有个驴友,学韩语的,颜值在线,当时NIKE鞋厂有个高管在追她,从城阳赶到栈桥,每次都要提前半小时到。
她说,文化差异,他们的两面性很直接,好色是好色,工作是工作,我们的评判体系则是一体的,你好色就说明你人不行,工作也不行。
我说,要按照这个标准评判,民国前所有优秀的历史人物,全该杀,哪个不是妻妾成群,苏轼还娶妓女呢。
她说,日本人、韩国人的工作态度,全亚洲来讲,独一档,他们的信用体系,我觉得咱三五十年难以超越,日韩在全球的形象就是可信的,我们现在的形象怎么形容呢?四个字比较准确,出尔反尔。
我说,韩国当年从山东跑了多少企业?都是连夜跑的,扔了一个烂摊子。
她说,那是小企业吧。
我说,有的也不小。
她说,韩国比日本要差点,但是整个国际形象也要高于我们,我们现在最需要输出的文化是诚信中国。
我说,这玩意不是喊口号能解决问题的,当年徐玉玉案,安溪县委书记喊出诚信安溪的口号,没用,即便是今天,福建人依然是电诈主力军,这玩意需要事实来扭转……
她说,迟早的事,因为商业的本质还是契约,上午我说外贸人普遍是比较乐观的,这种乐观呢,其实也有一定的忧虑,很多明面的东西看似是很热闹,车水马龙,但是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在慢慢消失,如诚信,如形象,因为这两年,我们跟他们在做选择题时,往往选了不同项,人家选B咱选C,从而会让很多客户觉得,咱不属于同一价值观体系的。所以,等这一段浪潮退却后,我们需要系统的输出我们的文化,中华文明是诚信的,中国人是诚信的,中国人是善良的,有爱的,热爱和平,NO WAR。
我说,刚才我突然想起了一位退休后定居江南的朋友,我见她的时候,发现她逆生长了,一是工作压力小了,人松弛了。二是皮肤变好了,看来南方的确滋养人。
她说,气候,饮食,心情,都有关系。
我说,以前,网上有个图片,一个暴发户去打高尔夫,配的文字是气质还没跟上,我从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来看,我们成长的过程是越来越善良的过程,越来越有爱的过程,也是越来越遵守契约的过程,其实个人如此,国家也如此,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上高中时,一个班上能摸到篮筐的没几个,也就是一两个,那时食堂哪有肉?能吃个鸡蛋都算肉了,现在高中生摸到篮筐太正常了,动不动就能扣篮了,再看看奥运会选手,一届比一届颜值高,一届比一届有松弛感,这一届巴黎奥运会,中国选手完全有松弛感了,有点类似我们上学时的城里孩子,过去几届的呢?还有农村气息。
她说,整体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也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深水区变革窗口,关税问题其实是最浅显的冲突,我们现在的矛盾点是一方面需要国际化,一方面我们关闭了无数窗口,例如东南亚的人能否自由到中国打工?最简单的如菲佣。例如,能否允许外贸公司自由进口农产品?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农产品配额。例如,国际互联网平台能否自由的接入中国?相比关税而言,貌似都不重要,其实都重要,这也是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你不能对你有利的地方你呼吁人家放开,对别人有利的呢?你视而不见。很多时候,我们是把自己带入了立场,从而不能客观的分析很多问题,若是站在第三方视角,例如我们是和事佬角色,就会有不一样的观点。
我说,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普及逻辑课的缘故,因为逻辑课的核心就是第三方视角以及换位思考,当跳出框架去思考框架时,往往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她说,我们分析很多问题的时候,是带入了我们的从小到大的底层逻辑,用这个底层逻辑去评判对方的行为,例如欧美人不赡养父母,不懂生活,吃的多是预制菜,没有生活品味。
插个题外话。
后面,我去跨境电商小姐姐那里时,跨境小姐姐跟我讲,美国人很多逻辑跟我们都不同,例如我们做国内电商,刷评论是很重要的,给点小恩小惠对方就愿意,但是美国人不是如此,你给他们钱,他们也不愿意这么干,因为他们是崇尚自由的,他们认为你不该强迫他们去做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愿意干的事,他认为这是违背内心自由的,所以即便是提出返现,他们也不会给评价。
这点,的确让我觉得很诧异。
苏樱说,2018年,我们去德国参展,我就住在我们一个德国客户家里,德国人是超级自我的,永远是自己优先,老人退后,孩子也退后,孩子吃的多是预制菜,饿了,做父母的给搞几样预制菜,一搅拌,吃吧,孩子也是吃的很敷衍,应付两口要么一边玩去,要么去睡觉。德国那边孩子一般8点前就要上床睡觉。孩子睡后,他们两口子的生活才开始,很认真的烹饪,很认真的吃饭,很认真的交流,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孩子随便养养就能长大,不能因为孩子的存在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我们中国人正好相反,是我们成年后,要牺牲自己的一切,去给予孩子,其实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并不希望你如此,他们希望你有自己精彩的一生,就如同咱小时候,父母哪管过?很多底层逻辑都不同,自然有很多误解。
我说,我炒股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买纳指,他跟我讲,什么是成熟,接受我们自己是普通人,接受我们父母是普通人,接受我们子女是普通人,同时呢,要接受我们的国家是个普通国家,并不是我们身在其中感受的那样,一个最简单的点就说明了一切,世界头部精英的流动方向,他们有没有来上海定居?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要买纳指,就如同跑马的朋友讲,过去上海跑马的洋妞是真多,现在是真少,这个问题是需要认真打个问号,洋人为什么跑了?!
她说,福建人是晴雨表。
我说,上次爬慕田峪长城,我是第一个登城的,也是第一个登顶的,长城不是闭环,是需要朝一个方向走到头再折返再去另外一头再折返,第一次折返时,我遇到了福建姊妹俩,妹妹爬不动,姐姐就跟着我,这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姐姐是个公务员,她只带了个手机,别的什么都没带,我把帽子给了她,中间还给了她一瓶水,我把她带到了最高点,路上,我们聊了一路,她认为福建人是中国人里最优秀的群体,因为福建人具有超强的攀爬能力,不是爬山的意思,而是去世界最优秀国家定居的能力,例如日本、新加坡、欧洲、美国,全是福建人,这与保守的中华传统格格不入……
她说,福建人是最立体的,有穷有富,有认真做品牌的,有搞诈骗的,也有打鱼的,也有种地的。
我说,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她应该是沿海地区的,我当时问她是不是经常爬山?她很有优越感的跟我讲,她那里没有山,意思是有山的地方属于福建的穷地方。
她说,很多人其实没想明白一个道理,市场或者说大环境倒逼我们改变,其实是利好老百姓的。
我说,我也是这个观点,我一直都觉得,我们文化输出错过了互联网最高速发展的20年,若是从2000年开始,允许我们自由的输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全是中文,同时全民英语水平也会非常高,日韩就占了这么一个优势。去年,我去爬长城,站在虎山上看对面,我就在想,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吗?他们依然是用牛在耕地,没有摩托车,没有汽车,老百姓就是骑自行车,有村民在盖房子,几乎没有现代化机械,全是人工,若是突然把罐头瓶子打开,老百姓该多么幸福呀?!网上很多专家怕我们会发展失速甚至老百姓会过穷日子,其实这些都是多虑的,我们的日子一定是越来越好,政策也越来越好,根源就是国际化进程是不可逆的,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只能越来越密切,不会反过来的。这是市场经济的未来,会主动改变一切不配合的限制,前天,我接到了我们当地的电话,工作人员竟然说话很客气,让我一度怀疑是诈骗电话,是让我填一个调查表格,我填写完了后,他竟然还在微信上对我说了谢谢,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市场经济,招商引资先行,税收先行,要放在20年前?他给我打电话都是先来一顿训斥,我上学时,他们挨着摊位收税,你敢多说一句话?秤杆接着给你折断,我还见过卖炭的被监管部门抓到,接着就是两个大嘴巴子,那时煤炭貌似是不允许私自买卖,当时我还在读小学,就在我们学校门口。
她说,有些事,是因为我们太弱小,怕世界对我们造成毁灭式的冲击,当我们成长的足够大时,放开也不会是洪水猛兽了。有些事呢,则是试错,虽然有些时候的确会走错,但是不要紧,我们掉头速度超级快。
我说,我以前经常写一句话,相信我党的纠错能力,计划生育、疫情政策,哪个不是瞬间180度掉头,反正我是坚定的看多派。
她说,我也是。
我说,我现在还有个观点,就是不管整个时代如何,潮流如何,我们要把自己朝更好的方向去规划,例如诚信、契约、不坑人、不害人,既不能有这种主观,也要规避系统性风险炸到别人,例如恒大、哪吒汽车,坑了多少上下游?你可以说他们是无意的,但是因为你没有做好风险控制,从而坑了合作伙伴,也是一种恶,李嘉诚至少没坑上下游,至少没让咱买到烂尾房。
她说,英雄所见略同。
我说,外国人,有一点,我觉得就领先我们很多很多年,就是穿着得体。
她说,不仅仅是穿着,吃饭也很优雅。
我说,这几年,社交媒体流行斗地主,从而很多优秀的人不再晒自己的生活了,从而关闭了让我们模仿的窗口,其实很多上海人的生活已经是与世界接轨了,自媒体这个行业里,只要是上海的大V,尤其是二代以上的上海人,只要参加晚宴,他们一定是正装,口袋里还塞个手帕,为此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对于普通人而言,一辈子能移民上海就算人生赢家。
她说,出差时,也会经常遇到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别说老外对我们有误解,他们对我们都有,他们没有亲身经历到中国这20年的变化,从而心理很分裂,一方面觉得我们很LOW,一方面又觉得你们咋经济收入那么高?
我说,别说他们很少来国内了,就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人,很多地方都觉得不可思议,例如过去沙漠里,不是牧马人就是大丰田,现在我看沙漠领队发的视频,清一色的长城系列了。
她说,中国人出去,有个最大的问题,永远入不了主流。
我说,张朝阳20年前就谈过这个观点,边缘化群体,所以我的观点是有生之年移民上海就很好,既国际化又足够现代,只要你有钱,那里应有尽有,甚至可以过上古代地主家的生活,有管家团队,上次我采访过在上海做家政服务的,我问客户里驻家最多的服务人员有多少?他们跟我讲,10多个,有管家,有司机,有保洁,有厨师,有奶妈,一个系统的团队。我这次出来,有一点感触特别深,就是城市大了以后,你有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例如在武汉,像样一点的餐厅,人均大几百甚至大几千都可以,在我老家那边,人均两百就算宴请的天花板了。这几天在武汉吃的这些,见的这些,都是我在我老家那边拿钱买不到的,一个摆盘如此漂亮的樱桃,夹到碗里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感觉软软的,以为是巧克力,吃到肚子里,东家给咱科普,咱才知道是鹅肝,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她说,董老师谦虚了。
我说,我是认真的,今天吃的这些,都好好吃,我也解锁了鳝鱼,过去我从来不碰,我不吃内脏,不吃内河鱼虾。
她说,希望是真心话。
我说,我现在跟过去有一点变化特别大,可能是我长大了的缘故,总能看到事物以及人美好的一面,我的赞美都是发自肺腑的,不是开玩笑的,也不是虚情假意,是如此就是如此。
饭毕,她也快到上班时间了。
我开车把她送回了单位,我和小宝回汉口。
我开的是小宝的宝马SUV,可能是她喜欢大家伙,宝马这些车里,我只喜欢小的,例如宝马140,宝马M2、M3,普通的325也可以,我现在开的就是325。
我觉得我的325比小宝的这个SUV舒服多了。
SUV在我看来,是只集成了硬派越野车的缺点,颠、重心高、油耗大。
又不能越野。
当然,也不是说SUV不能买。
宝马X5M,多帅。
若是哪天中国进口车0关税了,卖肾也要去买辆。
普通版的X5,还是算了吧。
硬派越野车能上山,能下河,想想都很爽。
我买过十几辆硬派越野车,我最讨厌的就是下水,包括下大雨我都很少开着出去,任何车任何底盘都怕水,越野车也不例外,那些老玩家都是玩一次水换一次润滑油,拧开放油螺丝后,那油里都是一半水一半油。
昨晚还刷了个视频,越野车玩水时,后排俩护士淹死了。
这都是傻逼系列。
下水、上山、上沙漠,都是极限运动。
事故是常态。
你看看沙漠一年翻多少越野车?死多少人?
越野车最好玩的游戏,我认为是穿越,例如穿越罗布泊,没有大的风险,又有征服欲,无非就是不断的陷车以及救援,出不了大事故,这是我唯一愿意参加的,其它类的越野游戏,在我看来,都是作死,我天生保守。
写跑题了,也写超了。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