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博主的分享。
他做了一个行为艺术,对陌生人微笑。
在国外,对陌生人微笑,得到的回应也多是微笑。
大家没有不适感。
在国内呢?
得到的更多是疑惑。
您有什么事?
您是不是认错人了?
您要推销什么业务?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觉得,我们不配得到陌生人的微笑。
陌生人必须足够陌生。
也就是我们那个成语,形同陌路。
在金乡服务区充电,一个鲁B的大叔走过来,先是微笑,然后问我这个车多少钱买的?充满电能跑多少里程?
我对他,略警惕。
第一,他虽然开的是鲁B,但是南方口音。
第二,他搭讪的内容很外行,问我为什么充电功率只有90,而他平时充都有200多。
我回复他,在服务区能有90的功率已经很牛逼了。
正常就是四五十。
我从厕所回来,他还站在我车旁。
我很委婉的采访了他一下,哪里人?去哪里?为什么是鲁B的车牌?
他是安徽人,一家四口都在青岛刮腻子。
老两口,小两口。
这个车是儿子的,他没怎么开过……
我表示理解。
我问,这是回家有事?
他说,原本清明回去,结果装修赶进度,只好拖到清明后了,回家给老爸老妈上坟。
临走,我拿两瓶水给他。
他不要。
走了。
路上,首先我很内疚。
因为,对他的第一反应不好。
为什么?
因为,惯性。
这些年,在服务区,只要热情搭讪的,基本没正经人。
推销茶叶的。
推销望远镜的。
借钱加油的。
偶尔遇到热情搭讪的,他怎么快速的消除咱的恐惧?
拿出证据。
例如,当年我买了一辆最高配的皇冠。
我在高铁站停车场等人。
有个大哥过来,围车转了一圈。
然后,他把老皇冠的钥匙拿了出来。
我就秒懂。
他也是皇冠车主。
因此,聊了几句。
我们对陌生人,真的不够好,这种不够好,就是被骗怕了,例如我去参观呼叫中心,凡是接电话很客气的,都可以继续打。
凡是,直接摁死或不耐烦的。
都是NO。
为什么摁死?
说明,他知道是骗人的。
之前,开电车跑长途,我是俩小时进一次服务区。
补电10~15分钟。
下一个俩小时,就是吃饭时间了。
补满。
一直都是这么一个节奏。
另外,我也没跑太远,貌似最远就是许昌,也没几百公里。
这次,我计划开着去武汉。
1000公里。
我在家充满,我计划沿途补三次。
从我家到金乡,三个小时。
我第一次补电。
补到80%,继续出发。
现在开电车跟最初开电车,心理变化很大。
第一,彻底没有续航焦虑了。
不再觉得充电是个问题。
现在充电站的密度远高于加油站。
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山东比较大的服务区,现在多是液冷充,跟特斯拉超充差不多了,基本就是上个厕所,在车外站个几分钟就OK了。
不觉得补能是个问题。
当然,节假日除外,主要是节假日我也没上过高速。
我一般都是猫在家里。
第二,若是长途+赶时间,例如我们去新疆的那种节奏,一天跑1300公里左右,那么电车完全跟不上节奏,我从家开特斯拉到武汉,要11个小时,相当于多两个小时。
上次,我从武汉开油车回家。
9个小时,整。
偶尔进服务区,要么尿尿,要么加油。
其它时间,都在赶路。
当时我是到武汉做手术,住了半个月的院,归心似箭。
一口气赶到家。
第三,跑长途,电车的用车成本无限接近于油车,现在电车对油车而言,若是说有用车成本优势,一方面是家充便宜,2毛钱一度电。一方面购置税+各类省补与国补。
若是把这些都除掉。
电车没什么成本优势。
高速上的电,现在1块5的都算便宜的。
相反,电车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就是高速事故往往会伴随自燃……
这次开特斯拉出来,我有点后悔。
首先,我没贴膜,特斯拉到处都是玻璃,里面热死了。
为了对抗这种热,我只能把空调调整到22度。
前段时间,在抖音学到了个小技巧,让空调朝天吹,这样可以在头顶形成一个冷空气层,就不会再感觉晒了。
外面温度低,有效果。
越往南走,室外温度超过30度。
没用了。
其次,路上充电浪费这俩小时,很心疼。
我跟武汉小伙伴们约的是6点。
早上7点从家里出发的。
若是开油车,下午4点就能到。
那能否跑的稍微快点?例如130到140。
若是油车,在非区间测速路段,跑这个速度没有问题,电车不行,高速上的电车,你仔细观察一下,能巡航120的都很少。
多是110。
为什么?
特斯拉若是跑100到110,基本能跑出表显里程。
说多少续航就是多少。
若是跑120?
那就要打折扣了。
速度越快,折扣越大,若是下赛道?
要打一折。
理论续航600公里的,赛道也就是60公里。
特斯拉的三电管理是真正的遥遥领先,看一个细节,其它品牌的电车,电量越少,动力越差,有点类似我们骑的电瓶车,快没电的时候,车子加油门也不走了。
你看那些宣传赛道很牛逼的电车品牌。
都需要满电。
一圈一充。
不是满电,速度就衰减的很明显。
特斯拉不是。
特斯拉,哪怕只有1%的电了,依然平稳输出。
我买了特斯拉后,以为现在电车普遍如此,后来才知道,不是,是独一档的存在,特斯拉是所有电车品牌里,唯一一个开起来最像油车的电车,没有突兀感,超级线性。
一路南下,没什么车子。
路上遇到了几辆拉小米汽车的大拖车。
小米汽车,真火。
在梁祝故里那个服务区充电时,我要处理一下定投,顺便回复一下信息。
我一看股票。
小米竟然跌到了38。
前几天,可是眼看突破60。
那时,大家都在跑步入场,已经喊出了100的口号。
甚至,100都是低估了。
那时,表弟到我书店,问我中概互联能买不?
就是因为中概互联里有小米。
我问,那为什么不直接买小米?
他拍大腿,意思是没有资格买。
具体我也没研究过,是不是沪港通跟过去的创业板一样,有资金量的门槛?
跟着我做定投的一个朋友。
超级米粉。
他买入了20000股小米。
截图给我看。
亏了286308.97元。
然后说了一句:跟着懂哥学习定投,股票玩不了哈哈,先买了2万股,51进的涨到了58.59没注意看,前几天一波亏损了。
当然,对于他的财富体量而言。
这点亏损,毛毛雨。
否则,他也不至于没注意看。
若是全部家当的话。
肯定,时刻盯盘。
理论上,若是真的跟了我的定投逻辑,首先要自宫。
怎么自宫?
凭我们的智商不配持有任何一支股票。
哪怕是茅台、腾讯、小米。
也不可以。
我们不配!
算力不够!
所以,大家找我交流股票,我都首先说明,我不炒股。
对方就觉得,你真能装逼。
天天晒朋友圈,说今天涨了多少,又说自己不炒股?
我是真的不炒股。
我不持有任何一支具体的股票,我首先要催眠自己,是践行者,这样才可以严格遵守自己的规章制度。
实际上,我不是催眠。
而是发自骨子里的认可。
这么说吧。
这么多跟着我做定投的。
应该说,有8成人,依然会买具体的个股。
就凭这一点。
他做不好定投。
因为,他还是有侥幸心理。
做定投是什么?
我找一下去年八九月份,市场最低迷时,我分享的一段话,当时我是把自己从2018年定投一路走来的EXCEL表发给了大家。
配了两段话:
第一段,定投,考验人的,不仅仅是大涨大跌时,更是平淡无奇时,依然在默默的坚守,今年,跨境ETF均创新高,回头看看,当年最迷茫的时候的买入,却是最高收益,同样的道理,今天是A股最迷茫的时候,其实也是未来收益最高的时候,我今年已经陆续买入了上证50与中概互联100万,虽然一直在跌,但是我坚信会有美好的未来,与大家共享。
第二段,发给大家定投表格的意思是,可以看看,投资,就是打仗,大涨,大跌,小涨,小跌,甚至僵持平盘,也都有对应的方案,投资是严谨的逻辑,不是玄学,不是感觉,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也就是潮起潮落,物极必反。
这个截图,我昨天发过朋友圈。
不是马后炮。
我搜了一下我谈定投最多的八个字是:潮起潮落,物极必反。
2024年,年初,我说的那句是,卖外围,买A股。
2025年,年初,我说的是,卖A股,买外围。
我坚信外围一定会跌。
因为,涨的太离谱了。
日经、纳指、德国,都是历史高点,单纯的高点还没啥,关键是在创新高以后,又涨了几十个点,什么样的经济能配的上这个涨幅?
很多时候,我们把大跌归结为了某个事件。
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涨多了。
你看看上哪了?
现在的暴跌,看似很离谱吧?
其实是8848跌到了7000米而已,依然是绝对的高海拔。
我看了一下我的跌幅。
当天,开盘跌了39万,这是清明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我预期所有持仓会跌停。
也就是60万的跌幅。
我一看,比预期的好,我接着发了个朋友圈,不过如此。
我下一次充电呢?
跌了52万。
我发了个朋友圈。
我发了朋友圈不久后,我一刷朋友圈,N多复制的,都说是自己跌的,我不介意,但是呢,为什么装的一看就是假的?
因为,真有持仓1000万的人,尤其是做定投的,又是经历过疫情多次熔断的人。
他对这种指数级的跌停,完全是佛系的。
甚至,很兴奋。
为什么很兴奋?
因为,里面会埋着多个条件单,会密集触发。
等于捡钱了。
情绪是股市波动的主动力。
从而。
涨的时候,一定是非理性的大涨。
跌的时候,一定是非理性的大跌。
对于极端行情,我们都有条件单在候着。
为什么抖音上那些晒实盘的,一看就很假的,哭、喊、装疯卖傻,真正持仓过千万的人,他没有绝对的逻辑,他能拿钱往里放吗?
凡是这些一惊一乍的。
您相信我。
要么,是假的。
要么,纯粹是为了逗粉丝开心。
你一直想买辆大霸道,过去霸道60万,现在告诉你,已经跌破40万了,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肯定是开心。
所以,对于定投者而言,根本不怕跌。
反而怕,不跌。
我今年,最高收益是79万。
清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后,只剩2万正收益了。
充电时,我就觉得很搞笑,今年一直没出门的理由是,在家炒股,天天盯着,天天装逼,发朋友圈,MARK一下,持仓又创历史新高了。
还得瑟不?
三个月涨的,两三天,没了。
我刷小红书、抖音,又刷到了我的持仓数据,有煽情一点的,说不想说话了,难过。有说,想跳楼的……
我就在想,若是真的想装逼,想让人觉得持仓是你的。
什么都不用说。
就如同一个简单的日常。
正好,那晚,我刷到了薛松的视频,是视频还是直播,我忘记了,反正是临睡觉前,半迷糊状态,他在嗔怪自己的粉丝,让你们逃顶你们不逃,我有什么罪过?无非就是逃顶逃的早了一点,还在假装生气。
最早,我觉得薛松是做财经不错的博主。
后来,我发现,他水平,有限。
除非是刻意表演的。
第一,动不动喊大家空仓。
第二,高度情绪化。
我没有接触过他本人,无法判断是真的还是演的。
有可能只是一种常规套路,就如同余欢跟我讲,他参加过那么多财经论坛,只要专家一上台发言,就是骂,各类骂,骂政策,骂环境。
然后,台下一片喝彩。
郎咸平就是典型代表。
我写过,他来沂水演讲,我去听完以后,三伏天都突然觉得心拔凉拔凉的,因为听他一分析,感觉一切都要完蛋了。
地球要爆炸了。
可是呢,后来事实证明,一年比一年好。
余欢推荐给了我一个公众号,叫什么小明,也是写财经类的,那是疫情时,我关注了几篇后,我觉得他不靠谱,总是让大家逃顶+空仓。
正确吗?
一定程度上,是。
我是正40万几天跌成了负数。
当时,朋友圈下面的留言全是建议我空仓,说疫情政策不明朗,全球感染率在上升……
当时,我的确知道明年还是跌停。
但是,我依然坚定持有。
我们做定投的,若是跟炒股的一样,一会躲风一会躲雨,那还做什么定投?
直接启用散户模式就是了。
追涨杀跌。
然后,就在他不断唱衰时,他的粉丝在下面留言普遍空仓时。
我的持仓从负收益到了正120万收益。
后面,就有N多不同声音了。
我当时就在想,做财经类博主,你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必须记住六个字:只描述、不判断。
不要左右别人的决策。
因为,与钱相关的决策,是最容易反噬的。
亏了钱,他认为是你导致的亏损。
有一种情况比亏损更让人难受,那就是踏空,一天比一天焦虑,焦虑到极致追上去了,结果挂在了山顶。
这种情绪总要有个出口吧?
就是举报他。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写股评的,动不动换号的缘故。
无一例外。
要么,做多,导致了粉丝亏损。
例如鼓励大家买各类龙头,这个理论上是最安全的,结果前几年,龙头普遍腰斩了……
要么,看空,导致粉丝踏空。
例如,建议粉丝最近空仓。
你有多大的能耐?能看透股市?所谓能看透股市的就两类人,一是疯子,二是骗子。
谁都不知道明天是什么走势。
前几天,说要买坦克300,很巧,我们小区有辆,我拿快递时遇到了车主,我问能试一下不?与我想象的有差距,反过来一想,20万,你还指望什么?
我考虑买与不买,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停车位与使用频率,我不开的时候,我能借给谁去开?若是总放在家里,一年跑个一两次,买它干什么?
LC76车友跟我讲,可以买新霸道的丐中丐版,35万左右,叫BX版,是最像LC76的,也最符合丰田定位的,工具车,没有太多电子功能,织布座椅,从长远来讲,也是未来这一批霸道最保值的,可能开几年还能卖35万,而且BX是唯一的圆灯,复古版。
我觉得也可以,毕竟差不了多少钱。
从家用车的角度,这个价格买这个车不合适,因为什么配置都没有。
若是对比LC76。
已经算豪华了,关键是LC76什么价格,能买这个两台。
一天跌了50万后。
我觉得,不能买了。
心境接着变了。
去年买特斯拉也是如此,其实我是交过两次定金的,从深圳回来就交了定金,后来取消了,取消后定金就被没收了。
后来,为什么我又决定买。
表面上,我说是因为我跟儿子去逛4S店。
儿子看中了。
根源是股票涨的太疯狂了。
那个月,我是91万的收益。
买个特斯拉算什么?
才35万而已。
同样的道理,小米股价在突飞猛进时,是利好小米销量的,股价翻了三倍,等于相互成就,大家通过小米股票赚了钱,再去买小米汽车,等于小米汽车是白送的。
若是反过来呢?
例如50元买的小米股票,现在成了40元。
原本有汽车订单,也会选择取消。
从而产生了利空。
最关键的一点,小米越在风口浪尖,越容易形成话题效应,次日早上在武汉吃早餐时,隔壁桌七八个人在聊小米汽车与特斯拉,有些描述不是很恰当,我都有忍不住想给他们科普的冲动,例如磷酸铁锂与三元锂,很多人选特斯拉标序就是因为使用的磷酸铁锂,说是更安全。
你接受了错误的科普。
隔壁桌的观点是,小米的几起事故正好叠加了特斯拉的几起事故。
等于完全利好特斯拉。
很多人认为外观好看。
说一下我做红酒的经验,我做法国红酒时,喝过两次大拉菲,都是刘胜从法国背回来送我的,我的观点是,酒的口感跟价格呈反比。
入口最好的,一定是最便宜的。
它就跟廉价香水一样。
就一个味,直接调整到目标味道。
不分层。
不变化。
总有人喝便宜的红酒也要醒一醒。
其实,没用。
醒是为了变化。
普通红酒没有变化这一说,只有越变越差。
现在当小姐的,多用香奈儿香水了,过去KTV的姑娘用的多是劣质香水,猛的一闻很好闻,闻久了就觉得刺鼻。
好的香水分前中后三段。
好的红酒、咖啡都是如此。
好的审美也是如此,猛的一看很好看,持有一段时间后,貌似又解锁了一段,依然觉得很好看,过了几十年,再看,依然好看。
这就是为什么国外那么多收藏老车的。
流行、底蕴、经典。
不断的循环。
而有些设计呢?
没有家族传承,没有迭代变化,直接出来了一个高潮版。
猛的一看,很好看。
开一段时间后,越看越别扭,过去北汽有款车叫BJ40,仿牧马人,买这个车的人都是因为买不起牧马人而又喜欢这个造型。
路上遇到牧马人呢?
会自卑。
这也是众泰汽车为什么迅速陨落的缘故。
我觉得,一定要训练自己的审美,知道什么是设计感,什么是山寨感。
有些潦草,路上随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