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继续在书店跟松行长喝茶。
松行长感叹了一句,你这个年龄是最幸福的,父母不用你操心,孩子也还小。
我说,我咋感觉是最累的?上有老,下有小。
他说,你管过什么?
我说,虽然不管,但是也耗费心力。
他说,等你到我这个年龄试试,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父母要么老了,要么没了,儿女呢?刚成家立业,鸡飞狗跳,我现在左眼的视力只有0.5了。
我说,没看出来,感觉打牌时偷看邻家的牌还很专业。
他说,我从来不偷看。
我问,老花吗?
他说,白内障。
我说,去做手术。
他说,我去北京同仁咨询过,说还不是最佳时机。
我说,我做飞秒手术时,医生带我参观了山东最牛逼的眼科医院,他们医院最牛逼的就是白内障,国内TOP3,我了解到的跟你了解到的正好相反,老百姓的说法是一定要等白内障熟透了才能手术,医生的观点是越早干预越好。
他说,我这个需要植入晶体,说是晶状体核硬度还不够,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眼组织损伤。
我问,春节喝了几场酒?
他说,初一我们这边一大家聚了一下,喝了一点点,初二去你嫂子家喝了一点点,其它时间一场也没喝,跟你一样,忙着给家里灭火,忙着炒股。
我问,收益怎么样?
他说,不如你。
我说,我今年5个点,43万。(截止2月7号)
他说,咱俩差不多。
我问,依然看好张坤吗?
他说,当然,你看看他的历史年化收益率,19%,这是什么概念?我之前就跟你讲过,中国A股不是没有散户赚钱,而是自以为是的散户赚不到钱,总觉得自己比基金经理聪明,非要自己亲自下场炒,实际上,专业的就是专业的,你拿不住是另外一回事。
我说,我持有兴全合宜,我天天看股吧,我看了看,大部分人是2021年最高点买入的,一直在站岗。
他说,21年买入也不要紧,你要放长线,以10年或20年的时间去拿,你看看,可能年化收益率就达到了15%以上,你干什么能有这个复合收益率?这个话题咱探讨过无数次,A股里真正赚钱的散户,多集中在明星基金里,要当长期存款,不能动摇,不能当股票去做波段。
我说,不动摇是假的,我持有100多万兴全合宜,谢治宇被我骂成了猪,我无数次想清仓,自从谢治宇听了我的,割肉了快手买了小米,今年涨的非常猛,近1年33个点,近1个月12个点,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卖掉。
他问,你现在正收益了吗?
我说,20个点了。
他说,可以。
我说,我给架上网格交易了,逐步清仓。
他说,你就不听我的,你放着,10年后,你搞的那些定投,花里胡哨的,可能都不如这100万的兴全合宜收益高。
我说,不行,真是如此,我也不后悔。
他说,大道至简,你非追求复杂的。
我说,今年,我一直有个想法,要不要买些房地产ETF?因为我觉得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地产,楼房是阶段性住房,我们的收入都应该住HOUSE,但是大部分却住的是鸽子笼,你说中国地产潜力大不?
他说,短时间内,我认为地产难有起色,因为过去十年地产产生的泡沫现在还没消化掉,地产真正的机会并不在楼房与HOUSE上,而在产权上,是使用权还是所有权,这个问题研究最深的人叫许成钢,他的观点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丢了产权的人形同奴隶。之前牛哥谈过一个观点,玩金融玩投资,中国人是幼儿园水平,因为有金融投资这个概念也不过20年,2000年以后才兴起的,而老外呢?玩了200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只要是金融产品,就有涨有跌,有暴涨有暴跌,但是你看我们对地产的投资,所有人都是幼儿园意识,认为只会涨不会跌,并且全部使用了三倍杠杆,首付3成不就是3倍杠杆吗?所以,房价一跌,爆仓了,爆仓了为什么还在继续硬扛呢?总期待奇迹,觉得再过个三五年,可能又涨起来了。
我说,所以,大家都开始投资黄金。
他说,要投资非局域网资产,你持有的房产,属于局域网,不属于全球资产,但是你持有的股票、黄金是全球定价的,即便是A股也是全球定价的,茅台为什么跌?是在褪皮,褪掉金融属性,茅台也是局域网游戏,你看你持有的股票,在你不违法的前提下,永远是你的,但是房子呢?王家大院现在姓什么?乔家大院姓什么?尤其是数字化时代,国家也是数字化的,数字化就是国家的信用基石,货币、证券、黄金,至少这三样是绝对稳定的,至于你说,会不会突然没收一人的股票?那是不可能的,至于别的,例如乱世之类的,更不要担心,真到了那一步,你藏什么都白搭。
我说,谁也没想过地产会跌。
他说,是所有人都觉得,我们会走出不一样的线路,欧美走过的路,踩过的坑,我们不会掉进去,实际上,他们踩过的,我们都会踩,过去谁一说日本地产大跌,然后无数人骂,意思是我们跟他们不一样,现在发现没?都一样。同样的道理,欧美日精英家庭的核心资产增值靠什么?股票。未来,我们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财产与什么挂钩?与我们持有的股票挂钩。
我说,但是前提不能买个股。
他说,当然,这就是我之前反复提到的那句,凭我们的智商不配持有任何一支股票。
我问,我践行的如何?
他说,我跟无数人讲过,你是唯一真正的践行者。
我说,我知道我不行。
他说,张一鸣说过一句话,认知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我说,张一鸣是占了低调的便宜,成了出海的漏网之鱼,当年大家都在布局出海,腾讯、阿里巴巴,结果全被叫停了,当时中概互联到了2块6,不仅仅叫停了,还被查了垄断,一口气跌到了0.8,张一鸣与黄峥为什么能成功布局海外?他们俩不出名,悄悄的干了大事。
他说,当时,应该有其它原因。
我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若是放开中国互联网出海,横扫全球,我一直认为中国三样东西最有竞争力,一是互联网应用,出国就知道了,中国的互联网应用是最便捷的。二是中国制造。三是农牧。
他说,农牧也耽误了一个窗口。
我说,小崔起了很重要的反作用。
他说,这方面,我也是接受了你很多科普。
我说,因为我有女朋友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农牧领域的教授,过去我们的种植、养殖高度依赖种源进口,现在这个问题逐步攻关了,为此我还跟孩子们讲过,若是想读博士,想真正学点东西,为这个社会创造点价值,就选这些领域,你看看这些领域的博士站,是真的在做事,牧原老板给母校捐了10个亿,因为他自己就是受益者,牧原目前在全球也是领先的。基于我的认知,我就布局了这三大领域,中概互联,上证50,养殖。
他说,牛哥推荐你半导体与芯片,你最终也没选。
我说,牛哥的标准是,要么改变世界的,要么不被世界改变的,改变世界的就是新能源、半导体、芯片。不被世界改变的,消费、医药、酒水。我跟牛哥讲过,中国擅长的是1到10,而老美擅长的是0到1,你若是觉得中国是0到1,那么你就选科创50或半导体ETF,你若是觉得是老美搞0到1,那么就选纳指,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就这么简单。
他问,养殖现在亏多少?
我说,17个点。
他问,还有信心吗?
我说,肯定有,我从30万股已经加到70万股了,在继续增持。
他问,还有在上海买房的计划吗?
我说,我从来没有,但是我媳妇有,我认为租房就很好,但是我媳妇总觉得租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计算过持有成本,还有一点,大家总觉得房价会一直涨,20年前三个人非常火,黄光裕、李开复、唐骏。
他说,书店里,是。
我说,当时书店里也有不少关于马云的,但是多用了一个定语,争议人物,还在讨论马云是不是骗子,当时大家最喜欢的是唐骏,因为他是打工皇帝,他有个观点是不能买房,他天天住酒店。
他说,鲁能泰山的双冠王主教练桑特拉奇,当时就天天住酒店。近一点的,阿里巴巴的张勇,从入职就天天住五星酒店,有人打扫,有吃的,有喝的,又很安静,多方便,但是需要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真的祛魅,觉得有没有房子都无所谓,就如同你说的大作家不会开车是一个道理,他不在意。
我说,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很多路,都跟着欧美在跑,过去很不理解,为什么欧美人可以不买房?对于我们农村人而言,最大的事不就是给儿女准备婚房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同学就有已经开始准备宅基地的,然后每年挖点沙,准备点石头,一点一点的积累,只有把婚房盖起来了,这才有可能娶上媳妇。
他说,蔚来的李斌,也没买房。
我说,勇敢的人,先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我现在慢慢觉得,什么固定资产都不持有才是最轻松的,木子美前几天写了一段话,她说自己持有8位数的资产,从而对很多东西都祛魅了,有人买辆豪车觉得很兴奋,有人觉得买个包包很兴奋,而她呢?可以用八位数去假设购买,一晚上可以购买N多N多,其实我是认可她的,我一直跟身边人讲,对于我们农村出来的屌丝青年而言,没有什么比现金给人带来的自信更真切了。
他问,木子美真的持仓1000多万吗?
我说,是的,这样的人,炒股一定错不了,因为这些大V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人性大师,看人准确看事物运转的规律就准确。
他说,不仅仅固定资产是束缚,很多人际关系也是束缚,这就是为什么出家人讲究六根清净,那才是真的清静。
我说,我日本的那个女人,其实不算我的,过去我觉得她非常的洒脱,不婚族,这两年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想男人了,前几天过来跟我讲,说想了想,还是要找个人结婚,我跟她讲,婚姻就是围城,若是让我重新选择,我绝对不会结婚。
他说,你体验过,她没体验过。
我说,应该是,我怕她真的迷迷糊糊结婚了,劝了半天,昨天给我发了条信息,没发在微信上,因为发在微信上我总是骂她,发到了抖音上,我念念你听听。
现在想想,过去了适婚年龄就不要再去想过传统的婚姻方式了。有感情存在的时候就认真谈,不开心不舒适了就离开。能遇到认同的人并能愿意彼此去选择是宿命,选不了也是宿命。想要,羡慕的东西很多,得不到也是常态。普通人,没有理由和力量跳出,哪怕不合适的传统婚姻。
他说,字面意思是,目标男士是已婚状态。
我说,我也是这么理解的。
他说,你娶了就是。
我说,这一个我都弄不了,还弄俩,上次我不是跟你讲过嘛,我们村有个,还当过一官半职,媳妇乳腺癌死了,死的时候才60来岁,他又找了一个,结果后来找的这个也死了,他把这俩女人合葬了,他要死的时候呢?怕儿女们乱搞,他立了遗嘱,要求立碑时把三人刻在一起。
他说,我记得你拍过。
我说,是的,结果呢?他死后,儿女们越想越觉得不合适,竟然给一个陌生女人上坟,于是把碑上那个女人的名字给抹去了,但是呢,那个女人的儿女依然来上坟,这次上年坟,我听我爹他们在说,两家人在商量,准备起坟,都觉得不合适。
他说,死了还想双飞。
我说,说是家里总是不顺,找神婆给看了,说俩媳妇在那边天天打。
他说,我岳父也是这个情况,我岳父退休老师,一个月八九千的退休金,岳母死了十几年了,找了个老太太,当时几个儿女一商量,不同意,意思是你们好归好,不能结婚,但是老爷子非想要,最终想了个办法,让老爷子净身出户,房子给卖了,然后呢,在东环路那边给弄了个平房,俩人住那边,到处旅游,去北京,去海南,在一起了十几年,离婚了,因为老爷子身体不行了,老太太小十几岁,还能找下家,老爷子不舍得,那也没办法,老爷子也是给买了墓地……
我说,关键是一分钱没捞到。
他说,钱,应该是给了,老爷子一共还剩3万来块钱,说是都花了,咋可能呢?就是一点点都给了老太太,否则人家咋愿意伺候你?人真的很好,八面玲珑,能歌善舞,俩闺女俩儿子,都在城里,有正式工作,也定期过去看妈妈。
我问,儿女当时没反对?
他说,应该也反对,但是老太太是那种很强势的,儿女都有点怕她。
我说,XX他娘,这单身多少年了?XX就是不让找,说谈恋爱可以,改嫁绝对不可以,就凭我们这样的大户人家,老太太改嫁了,成何体统。
他说,不该干涉。
我说,说是这么说,真到咱自己头上,咱可能也不让。
他说,以后,这都是咱面临的人生课题。
我说,顺其自然吧。
他说,好好攒钱,好好健身,无它。
我说,我现在的重点研究方向就三个,一是现金流。二是与现金流对应的定投模型。三是存量的长期增值。昨晚,我还问了一个做房产投资的大V,他跟我讲,近十年最大的错误就是投资地产,甚至跌的有些魔幻,竟然问我:持有五年十年会回本吗?我咋知道?我又不研究这玩意。我是只研究股市,我觉得股市这个游戏最有意思,既有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人,又有全世界最疯狂的一群羊,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与最聪明的一群人刀口方向一致,一方面我们要时刻保持与羊群逆行。很多人对A股是失望的,我是永远看好,看多A股,看多中国,我的信心来自于学习历史,你若是看历史,历朝历代就是一个比烂的过程,但是稍微积极一点的看呢?每个班里都有尖子生,改变世界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尖子生。永远不用担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真绝。
他说,人生,每十年有一次大运。
我说,昨晚我跟维维还探讨了这个话题,2011年,我们俩环骑海南岛,我昨晚问他,今天的生活,当年敢想吗?他说打死也不敢想,就是把自己想象力的极限乘以10都不敢想,所以,再过十年,我们的人生样本也是不敢想象的,前提是一定要有指数级的增长,要么是事业,要么是理财。
晚上十点多,我陪松行长步行回家。
回家后,我把自己的持仓又认真的剖析了一遍。
德国ETF,今年一直在不断创新高,一方面,德国指数的确创了历史新高,一方面,游资在爆炒,把德国ETF在创新高的前提下又炒出了20%的溢价。
导致,触发我大量的卖出。
持仓从70万卖的只剩40多万。
虽然,的确是赚了一些钱。
但是,从超长线投资来看,有些急功近利,毕竟攒这70多万用了接近七年的时间。
这个事,使我思考了又思考。
决定把收割比例从20%提升到50%,这就是为什么在唱山羊账号下面总有人问,明明是价格在年线之上,为什么还是买入?
因为,持仓的定投没有达到50%的收益率,当然肯定超过了20%,放在过去是收割的,放在现在则是继续加仓。
德国ETF今年还有个错误操作。
按照往年的惯性,爆炒不可能超过10%的溢价,到5%已经是极限了。
于是,在5%的时候,我就开始逐步减仓了。
结果,最终炒到了20%的溢价。
导致,我长期空仓。
于是,我修改了躲避高溢价的策略,以后不管是10%还是100%的溢价,都持仓不动,哪怕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不动。
很考验人。
交易系统是怎么进化的?
就是在一次次犯错中,不断的复盘。
日经ETF,也是类似的问题,也做了对应的优化。
好在什么呢?
随着跨境ETF的爆炒,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做场外申购,然后到场内套利,从而盘子越来越大,以后高溢价的爆炒概率越来越小,我以前写过一句话,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大家是亏不了钱的,就怕暴涨暴跌。
看似是大行情、大机会。
要么,你追涨了,买在了高位。
要么,你割肉了,卖在了低点。
中概互联,今年感觉慢慢起来了,持续加仓中,这是我最看好的版块,记得从2块6跌到1块3的时候,牛哥给我打电话,说可以进了,别人回本咱就翻倍,结果呢?一口气又跌到了8毛。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不知道牛哥现在什么仓位。
我是从2块6定投到了8毛钱,从30万本金盈利30万到持仓亏损20万,风雨无阻,一直在加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现在持仓接近100万股,收益40万+,我准备陆续加到200万股。
若说什么遥遥领先。
也就是中概互联。
前几天在群里还探讨了这个话题,我说若是牛市要来的话,能飞起来的,就三大版块,一是中概互联,二是科技股,三是小盘股。
上证50,今年没跟着大盘涨,而且茅台一直在跌,我看股吧里全是骂的,意思是资金都去炒AI概念了,上证50完美的避开了所有AI概念,不是酒水就是银行。
若是让我重新选,我会选沪深300ETF。
但是,我已经开启了这么多年的上证50,而且持仓市值已经接近200万了,从正收益几十万到了负收益几十万又到了正收益,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若是把它换了,实在说不过去。
另外,我认为上证50是中国的基本盘。
它不会是涨的最好的。
也是最难跌下去的。
属于股市里的防守版块。
纳指ETF呢?
那句话最经典,相信国运,定投纳指。
我现在纳指持仓成本已经是负数了。
等于所有持仓都是上帝送的,为什么我觉得20%的收割线太短视了,若是我当时设置的是50%的收割线?纳指ETF的收益率还要翻一倍。
兴全合宜呢?
虽然松行长让我长线持有。
我依然决定,逐步卖出,哪怕卖错了,我也这么做……
对于定投,整体我是满意的。
当然,弯路也走了一些。
弯路是学费。
24年收益160万。
25年,我认为会200万+。
当然,这只是设想,未来走势如何,一切不可预测,24年我的核心战略是卖外围买A股,25年的核心战略是卖A股买外围,我预测外围会大跌,原因就是涨的太多了,拿纳指举例,前年40%,去年30%,关键是前年之前一直都是大牛市,这个涨法若是不跌一下?要上天!
任何资本游戏,都逃脱不了那八个字:潮起潮落,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