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我是标准的不婚族。
对于婚姻,我总是不理解,一个人过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别人给拴起来呢?过去的婚姻是为了啥?
为了搭伙吃饭?
那我不用了,我能养活自己。
为了舒服舒服?
那我也不用了。
为了繁衍后代?
我心想,要是以天子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天下之人皆是自己的臣民,都是自己人,他们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何必非要娶妻生子呢?
我追求什么生活?
逍遥浪子,谈一辈子恋爱,永远不亏待自己,哪怕到了90岁了,我也要找个85岁的老太太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咋突然结婚了呢?
当时,女朋友不是一箩筐嘛,最听话的就是飞扬,百依百顺,她不是有钱嘛。老师让我去上心理学课程,我不想去,主要是疼钱,要交学费不?要来回机票不?
想想,觉得心疼,要不忽悠个人陪我一起?
忽悠飞扬去,帮我买机票、交学费。
结果,毕业后,我们俩结婚了。都怪心理学老师,她总是催眠我们俩,反复地暗示,总是当着同学的面说:你看他们俩,多恩爱呀?!标准的夫妻相。
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婚了。
心理学老师叫马宁,她有心疼飞扬的成分,每个人在心理学老师面前都是透明的,因为她会挖掘到你内心最深处的秘密,飞扬把我们俩的故事都告诉她了,包括我怎么劈腿了,怎么对她了……
马老师一听,这小子也太渣男了。
不过,私下里,马老师蛮喜欢我的,为什么呢?
上课时,大家都认真地做笔记,我在玩手机,但是她提问什么,我都对答如流,包括一些心理学专业术语,为什么呢?
我觉得做笔记的人,都是听课最不用心的人,他们试图把重点记录下来,回去再消化,其实你记录下来,回头也不会看了,但是因为你在记录,从而让你把焦点分散到记录上了,而不是聆听上了。
而我,不用记录,我会选择认真地聆听,当场就能消化。
至于笔记?
你们不是记了嘛,到时借我看看就是了。
包括,出国旅行也是如此,我很少带相机,因为带相机会影响我的焦点,我喜欢仔细地观察,静静地看,仔细去感受一些氛围,至于照片,你们不是拍了嘛,到时发给我几张就行了。
我不需要记录我来过,而是要用心感受过。
那时,飞扬每次跟马老师倾诉,马老师都会哭很久……
我在想,一个心理学老师,什么奇葩的情感故事没听说过?咋会哭呢?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在释放情绪。接受别人倾诉的时候,其实是在接受负能量,而哭一场,则会把这些负能量冲刷出去。
2010年,马老师找过我,意思是合作博客。
这是一个转折点,为什么呢?
因为,在过去,马老师走的是神秘路线,百度上你搜不到她任何信息,而课程却期期爆满,全是口碑介绍。
越是如此,慕名而来的人越多。
但是,时代变了,博客越来越火了,马老师的一些朋友在博客上人气越来越旺了,例如黄佟佟、麦小麦。
马老师的意思是怎么切入这个点?
我的观点是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标签全去掉,不再是大学教授,不再是心理学专家,就是一个情感专栏的写手,去切入这个市场,专注于家庭、情感、亲子。
她不同意,她想朝专业领域发展,类似学术论文。
我觉得没戏。
后来,彼此都太忙,这个事就搁浅了,没有再深入探讨……
佛说家常事。
你越是高人,越要接地气,文章入笔要浅显,农民也能看得懂,但是要有厚度,不同层次的人读出不同的东西,看似文章写得挺随性,但是力透纸背。
谁有这个功底?
方舟子。
他是科普作家,若是他整天写一些学术论文,没人喜欢看,但是你看看他写的博客,多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大家一看就能看懂。
这么多人讨厌他,却很少从正面去认识过他,在博客时代,方舟子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铁杆粉丝太多了,我全程关注了方舟子与韩寒的论战,实事求是的讲,两者的粉丝不是一个量级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还是忠诚度。
马老师有个学生,毕业后成了心理咨询师,在新浪上写专栏,马老师把我推荐给了她,让我给诊断一下,为什么不火?
我看了看,觉得写得太生硬,读起来太枯燥,干货有些太干了,全是干的。
我的意思是要娱乐化、大众化、故事化。
火了。
因为,她写成了《知音》题材的,类似八卦故事了,但忘记了她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忘记了输出自己的价值。
水太多了,没有干货了。
即便火,也是虚火,不会有铁杆粉丝,大家来纯粹是看热闹的,甚至当XX小说看了。
她来山东,我们深入聊过一次。
我说:“香水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但是酒精不等于香水,你写那些情感故事就是酒精,光有酒精是不行的,要有料,这些料就是你的专业知识,你要让别人读完以后,略有所悟,这才是通篇的价值所在。”
她问:“那故事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
我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是你一定明白,故事只是载体。”
2011年以后,她没有继续更新,可能觉得此路不通……
情感、家庭、亲子这三个题材其实是一个题材,是最火的。我怂恿过这么多人写文章,要说唯一成功的,我认为就是胡律师。
他切的主题好,没有谈创业,没有谈成功,就是谈的家庭与教育。
你看他有多少粉丝?
比我还多!
胡律师为什么吸引了这么多人?
他很善于把握比例,酒精用量恰到好处,而且他本身是律师,接触了太多的悲剧,悲剧就是最好的教育片,他会分析其中的根源。
读者里,也有写情感题材的,没火,为什么?
她自己都没搞明白什么是婚姻,就试图去教育别人了,这白搭,不是说你文笔不好,也不是说你酒精没有把握好比例,而是你的料子不行,例如你总是歌颂美好的爱情,总是写一些意淫出来的情感故事,经受不起理性的已婚人士推敲,吸引来的都是小女生。
博客里,谁写类似题材不错?
鱼顺顺就搞得不错,她采取的是咨询模式,你可以给她写信,但是要收费,2009年的时候每封信100元,我不知道现在多少钱,刚才我去博客看了一眼,现在搞培训是6800元。
她充当的就是树洞角色。
所以,她永远不用担心素材问题,人只有在面向倾诉对象的时候,才会什么都说,把内心最深处的秘密都告诉你。
越是底层的秘密,越有共鸣,因为这是大家想说,但是从来不敢倾诉的。
以前,我怂恿过红酒妹,让她去做类似的事,一方面她属于非常理性的女人,理性的女人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能从个体角度去看待婚姻,知道任何人不属于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另一方面,她文笔很好,不过有个缺点,太懒。
偶尔想起来写一篇,没有连贯性,也就没有形成气候。
这东西是有个临界值,当倾诉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不再缺素材了,理性不代表不会爱,理性是更好地去看待人性,更好地驾驭人性。
我有个读者,叫玲珑,公务员,她QQ空间里有很多照片,看起来很美。
我去车站接她的时候,吃了一惊。
咋?
她夹着拐杖,脸有点面瘫,牙齿有一半是微黄的,可能是刷牙不方便的缘故,我写过一篇专题,记得很多读者还跟我争论过一件事,就是一只手能不能刷干净牙齿……
我立刻没了好感。
她是出了车祸,老公也跟她离婚了。
我问:“离婚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她说:“是我让他走的,爱是价值交换,当我没有美貌的时候,没有价值的时候,是不应该拖累他的,爱不是绑架,我特别理解芮小丹的自杀,人要么优雅地活着,要么优雅地死去,但是我没勇气。”
我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是车祸前的她,可能我会主动献殷勤,甚至想点好事,而车祸后的她,实在让我不愿意正视她,我知道不应该有分别心,但是我还是忍不住难受,不是同情,而是不接受她。
爱,就是价值交换。
真是爱的她的心吗?
她没变过呀,她还是她。
昨天,在群上闲聊,谈到了找男朋友的事,我也顺便表达了我的观点:给自己一个假设,假设自己不爱这个男人,是否还愿意跟他一起生活?
为什么要这么假设?
因为,爱情过了保鲜期,就进入了合作期,当没有爱情作为庇护,他身上的缺点都会让你难受,而且是常态,你能忍受?那很好,若不能忍受,就要三思而后行。
为什么我突然决定写女人题材呢?
说来话长,有次谈到了小说创作,赵老师提议,建议我写写女读者的故事,从而出一个系列,会很火的,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
是谈到了几个共同的读者,她们都很有代表性,属于棱角分明型的,要么事业出色,要么学业出色,而且感情故事都有一箩筐,于是我就决定写写。
想写成系列。
梁晓声写过一个观点,写女性是最好的切入点,因为可以映射男人,可以映射经济,可以映射时代。
写女读者,在我看来就是酒精。
故事本身只是起载体作用,我真正要表达的东西,都在字缝里,需要去悟,我不是标榜自己写得多么高深,只是阐述了我的写作手法,我不是在写故事,也不是在写小说,而是用故事来说事。
前些日子,进了一个很牛的群,第一次让我觉得有了胆怯的感觉,说话要小心翼翼的,全部是邀请制,群主在介绍一位群员的时候,提到了一句:她是最有故事的人,若是她把知道的秘密说出来,可能要大乱……
我心想,夸张了点吧?
谁呀?
于恩胜!
知道了,一说名字,我知道这个说辞并不夸张,她是潍坊的知心大姐,无数人倾诉的偶像,她的确知道太多人的秘密了,真说出来,那真乱了。
我跟红酒妹谈过类似题材的写作,就一个标准:一定要真实的故事素材,不能瞎编,只要是真的,再奇葩也能经受得起推敲,若是不真实的,再平常也是假的。
于恩胜的故事为什么吸引人?
因为,都是真人真事!
接受倾诉的过程中,互动很重要,要成为对方最信赖的人,因为她告诉你的这些话,是连老公都没说过的,甚至没跟任何人说过的,她只敢对你说。
让别人信任,这是大学问。
今天,又遇到了红酒妹,我又怂恿她了,建议她去开公众帐号,就做类似内容,一方面接受倾诉,一方面采访创作。
在我们的理解,作家创作小说就是靠编,靠想象。
其实,并非如此。
小说,基本源于事实,作家在创作一部小说的时候,要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这一点可以听听严歌苓的演讲,她写《陆犯焉识》的时候,去青海待了很久,实地走访,她写《妈阁是座城》的时候,深入赌场去体验,去感受赌徒心理。
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写手,会采访是很关键的因素。
我怂恿过大家去做采访录,为什么呢?
第一、我知道名人不会拒绝你,例如你来采访我,我就不会拒绝你,但是也没人来采访我,貌似真没人,可能是嫌我不是名人。
第二、你采访谁,等于借力了谁。
这几年,有人做吗?
基本上都自我否定了,还没出发,就觉得名人肯定会拒绝自己,从而放弃了这个事,前些日子我遇到了一个小伙子,叫鹏飞,他具有超强的执行力,最关键的一点,他不怯场,也就是说,他不怕所谓的名人,这是很厉害的一点。
我坚信,没人会拒绝他。
至今,他没被拒绝过,而且他拜访的都是互联网圈内人气比较旺的……
今天,在微信群上遇到了他。
他说:“名人真的很好接触,我觉得做这个事,接触到名人不是问题,采访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写?”
我说:“不要着急记录,用心去对话,然后反复地回味,想想对方的哪几点最打动自己,既然你被打动了,那么你就能打动读者,刚出道的写手有个特点,总是试图还原全程对话,这是错误的,你只需要摘几个比较关键的点就可以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废话。”
他说:“我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我说:“准确的讲,与写作能力关系不大,文章是否有吸引力的核心在于价值,价值又取决于三个面。”
哪三个面呢?
要么,你经历了什么。
假如,你活了200岁,你经历过清朝灭亡,那么你写出来的故事都是亲历,自然很吸引人。
假如,地震了,一个镇上全死光了,只剩你一个,你写了篇小日记,错字连篇,结果还上了《新闻联播》。
就跟昨天文章里写的一样,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这样的机会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真会有,例如前些日子我们本地有场很严重的车祸,8人当场死亡,那天我就在现场,因为事故就在我回家的路上,三车相撞以后,路就堵了,又下大雨,若是我把看到的写出来,会在论坛上很火很火,甚至N多记者采访我……
要么,你采访了谁。
例如,我采访了马云,不管我提问的内容是啥,都会成为次日的新闻热点,例如马云告诉我,他准备收购微信……
要么,你是谁。
假如,马云写篇日记,哪怕写的再短,也会被疯转。
从这个角度而言,单纯的写日记能火吗?
火不了,为什么呢?
因为,你经历太少,文章缺少价值,全是酒精,除非你先成名后写作,王锐写日记的时候为什么火?因为他本身事业有成,崇拜者无数,大家觉得有钱人写的文章肯定有价值,自然开始关注。
要么,你采访别人。
采访别人是一个高成本的事,毕竟需要路费,而且三五年内可能并没有收入,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谁有这个魄力三五年不赚钱而痴迷于一件事?
不现实!
除非,直接赢利。
看着他们搞百山百友,我也觉得这个事挺好的,例如每周爬一座山,两年就能爬完,我可以列出中国百大文化名山,我们山东就有两座:泰山、崂山。
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做呢?
每爬一座山,卖两个名额,每个1万元,我写他们的采访录,我顺便再喊上一个嘉宾,这个价格也不贵,毕竟有几万人关注,还写成了专访,两年后我可以写一本书,就叫《百山百友》,也是个很好的噱头,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每周末飞出去一圈而已,也不影响家庭。
商业模式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推广也没问题……
若是剖离了我作为主体呢?是一个陌生人搞,那么他能不能成功呢?
其实关键在于有没有人给你背书,若是你愿意花钱找人推广你,例如你花5万元让鬼脚七推广一下你,那么卖十座山没问题,可是问题的关键是你不舍得这5万元。
我们有个小队友做过类似的策划,用10万换了150万。
但是,他有很大的风险,就是这10万有打水漂的可能。
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呢?
也有,就是你直接邀请嘉宾同行,例如你要采访我吧,你喊我陪你去爬泰山,你说以后要写到书里,那么我肯定屁颠屁颠就去了,而且还会把这个事写到文章里,顺便推广了你。
这么做,你是有成本开支的,而且不小,例如吃住要你负责吧?我来回的车票要你负责吧?你还要送我块泰山石吧?这么一折腾,一个嘉宾少不了5000块钱,加上你自己的成本,采访一个人,至少1万元。
貌似又超出了你的预算。
但是,你咋没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人家用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聚集起来的人气,咋就那么容易送给你呢?
事情,一旦启动开,就好了。
因为,人们有个特点,喜欢扎堆,越是热闹的活动,越有人关注,越有人传播,陈盆滨最初招募陪跑者时,是想每一站邀请一个马拉松爱好者……
但是,公司第一站搞定了姚明,后续全是一线明星陪跑,最初报名的那些跑友也只能充当替补队员,即便是能参与进来,也是千里挑一,李晨缺席了,陪跑的是纪中大叔,他也是马拉松领域的知名选手,至于其他跑者,压根没戏。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只要你有旗杆,下面就有人。
祥子策划跑车走中国,他以为没人赞助,没想到他把招募广告一打出来,大家就纷纷给他打钱,其实就是赞助了一个梦想。
在跑吧里,几个朋友在讨论陈盆滨在玩虚的,不如干点正经事……
他们说的一些事,与事实不符,因为我参与过现场,肯定比他们认识稍微全面一些,我就问了一句:什么是虚的,什么是实呢?
无非就是以结果论英雄。
他跑这一圈,对于一个人而言,这是一辈子的光环,这是实的吧?
他可以赚到一大笔钱,这是实的吧?
难道非要去上班才是实的?
大家认为他虚,无非就说他能力不行,要么就是一场炒作,可是换句话说,谁又不希望被认可?谁又不想被全世界的人知道自己?炒作无可厚非,就怕想炒却没料。
调侃完他们,我又在反思自己。
若是我去做百城百山,两年后,我爬过百座名山,采访过百位创业者,毛赚过200万,写过一本书,路上遇到过N百个人,可以受更多人的关注。
难道,这也是虚的?
是实的。
可是,我太懒,总是希望别人去做类似的事,我去扶持一把,除非当任务去完成,例如十年走60个国家,最初高姐给我提出这个建议时,我觉得有些夸张,60个国家,太不现实了。
但是,当我按部就班的走的时候,每两三个月出去一次,发现其实并不遥远,再过8年,我真的可以跟高姐似的,拿过地球仪如数家珍,这地方我去过,这地方我也去过……
以结果论英雄。
调侃完了跑吧里的兄弟,我又去了创业群,不是我的,不知道谁拉我进去的,有个女生挺能蹦达的,我就喜欢对付能蹦达的,特有成就感。
我说:“我要是个女的,我就把做互联网的大佬睡个遍,我出本书。”
她问:“为什么非要睡呢?”
我说:“困呀!”
她说:“我不困。”
有这样的女生吗?
也有,有跟我倾诉过的,圈里说得上名字的人,她都能说出HOW LANG。
貌似拼错了,是LONG?
这些事,我从来不站在道德角度去批判谁,遵循自己的内心,没有对与错,就跟《死亡诗社》里的台词一样:不需要表演,做你自己。
貌似我给人道德败坏的感觉?
有时,心情好,我也喜欢去探讨写作话题,毕竟这是饭碗,咱不能总是说自己的饭是最好吃的。
我,不一定是我。
我,像什么不重要。
我,是什么很重要。
我时而扮演着睿者,时而扮演着混混,时而扮演着农民,时而扮演着土豪,都是我,也都不是我,是与不是,不重要。
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让“我”出演呢?
对于写作而言,“去我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一旦有“我”的参演,很容易让读者反感作者,因为我在跳牛B舞的时候,你越看越生气,这个人咋这么嚣张?不喜欢了!
“我”参演的好处是什么?
很容易把读者带入状态,让他们有感同身受,莫言最擅长这种写法,你读他的文章,感觉他咋这么多故事?
其实,他只是扮演着某个角色而已。
“我”的存在,会让反感的人更反感,让喜欢的人更喜欢……
“我”在文章里,其实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出我要表达的观点,我在里面更多的是扮演着小丑的角色。
其实,我也睡过。
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