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蹭顿饭,因为我跟班长是朋友。
一群企业家,我们那桌10个人,有两位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听起来貌似很难接触,其实蛮好相处的。
在这以前,我也参加过一些互联网圈子的“高端”聚会。
回头一想,弱爆了。
什么高端?
不过是自己喊出来的罢了,想想都觉得挺可笑……
高姐谈过一个观点,做互联网的缺少沉淀,不如地面企业家有厚度。
表面上,我们未必接受,毕竟我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
实际上,高姐说的对。
偶尔,他们也喊我去参加一些聚会,据说因为我的出现,这场聚会就变成了高端对话,我都觉得挺可笑的,我高端吗?
我有自己的产业吗?我有自己的团队吗?我有自己忠诚的部下吗?
都没有!
我们嘴里说的高端是什么?
XX,卖面膜一年赚了几百万。
XX,有个天猫店,一天发货1000单。
啊?好牛B呀!
参加华商书院聚会时,我把车子停到了很远,为什么呢?
不好意思停在一起,人家清一色豪车,在这里740都算不上豪车,我朋友开去的760,另外一个朋友开的G65。
我跟他们停在一起,是给他们丢人。
当然,我们可以说他们装B,为什么呢?
因为,在我们看来,凡是开豪车的,都是装B,车子哪有好坏之分,能跑就行,何必多花那些钱?
接触以后,我发现他们其实没有装B这个概念,只是基本的生活品位而已。
你能买得起捷达,你会开奥拓吗?
你买法拉利就跟买白菜似的,你会买捷达吗?
不会!
那天,我还是蛮耀眼的,理由就是班长隆重推荐,他站起身说:这是懂懂,山东的,我老师,写了八年日记,每篇7000字,从未中断。
大家纷纷敬酒。
我有些恍惚,妈的,原来被人崇拜的感觉这么好……
班长是谁?
陈辉民。
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会佩服我?哪怕是装出来的,至少要有一个点能打动他们吧?
也许,就是这份执着与专注,有匠心。
对于他们而言,不会轻易崇拜创业者,因为他们比一般人要有钱,但是他们会欣赏有才华的匠人。
那晚,有个老头更出风头。
是个书法家,山东的,他是应邀来参加这场聚会,他穿的有点邋遢,看起来像种地的农民,是真像。
他写的是行草,而且是大字。
四个字,一气呵成。
谁让他写,他也给写,不要钱,仿佛是顺手而为之,字写得的确霸气,他没有丝毫的官方名气,年轻的时候做老师,就是喜欢书法,仅此而已。
貌似有人懂书法,评价他的字是无冕之王。
也送了我一幅。
他牛B在何处呢?
每天练字两小时,每天写三幅字,这个习惯坚持了40年,当他说完这句话,全场起立、鼓掌。
匠人。
老头走的时候,主办方要派车送他回山东。
他拒绝了。
他儿子在楼下等着,开了一辆北斗星,破破的。
当晚,老头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呢?
原来,一个人专注于一个点,研究到极致,就可以获取掌声,这个掌声是可以跨越阶层的。
等我65岁的时候,我也去参加聚会,别人这么介绍:懂懂,每天7000字,坚持了40年,40年是多少天呢?1万4千6百天,是多少字呢?1亿字。
应该也可以获取类似的掌声。
不过,我能不能活到65岁还是未知数,暂且不憧憬未来了。
在日照,我在刘哥办公室喝茶,杯子很有特色,类似汝窑,而又透光,上乘之作,我就很好奇问嫂子:这杯子是在哪买的?
嫂子说:“一个朋友送的,他自己做的。”
我说:“高人。”
现在很流行送杯子,杯子是什么概念?
一辈子!
而且不是一套一套的送,而是一个一个的送,偶尔有人送一套茶具,基本上就被我顺手送别人了,若是送一两个杯子呢?很自然的,我就觉得很珍贵,就收藏起来了,牛哥送了我一个,巨大的茶碗,我平时喝茶就用这个。
淄博有个姐姐,是做投资公司的,她送了我一对手工杯,据说是大师作品,但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丑。
不过既然是大师作品,说明丑也是艺术,收藏着。
小尾燕从日本给我发了一对手工杯子,也收藏起来了,她还写了一封信在里面,跟《千与千寻》上的信格式一样,是竖着的,像艺术品,我也收藏了。
这些事给了我什么启发呢?
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若是送个独一无二的杯子给别人,里面再有封手写信,岂不是让人很开心?
嫂子说:“一会带你去参观一下手工陶艺房,你们俩很像,都属于异想天开型的,应该能碰撞出很多东西。”
工作室在山上。
一个独家小院,里面摆满了各类瓶瓶罐罐,多是他自己的作品。
院子虽然凌乱,但是一看就有艺术气息,凌乱而不杂乱,茶台也很个性,用两块门板做成的。
瞬间喜欢上了这个小院。
字画也挂了不少,有自己写的,有自己画的,有老师写的,有老师画的。
我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我问:“你看着自己的作品,有没有越看越兴奋的感觉?”
他说:“有些时候,我自己坐在这里喝茶,一坐能坐一天,就是欣赏这些作品。”
我懂了,他是发自内心的爱。
我评判一个人是不是适合做一件事,就看这一点,是不是沉湎于其中不能自拔,若是,那么成事是早晚的事,若不是,他永远深不下去。
他是创作型艺术家。
所以,他拒绝评选工艺美术大师。
理由是什么?
工艺美术大师只是说把活做得精细,而不是说输出自己的设计思想……
我说:“懂你的意思了,你是创作,他们是制作。”
他说:“差不多。”
我喜欢随性的玩意,看了他几款随性的杯子,有些我是非常喜欢的,随性不代表随意,看似是随手一捏,仿佛是次品,其实做到这个效果比做一个正经的杯子还难,关键在于火候把握,捏多少,如何捏。
从小院出来,我觉得自己也是他的粉丝了。
太有感觉了。
他比我还小两岁,专注这个领域10年了,没有动摇过,就是喜欢,有没有钱赚都无所谓,如今当地有太多的企业家成了他的粉丝,大家也愿意带朋友去他那里参观,谁不愿意跟艺术家当朋友?
他拒绝量产,拒绝半手工。
作品供不应求,他的客户多来自北京、上海……
我看了他的作品,都觉得他有些超前,至少相对山东这个大环境而已,太超前了,例如我带回去的那个杯子,我爱不释手,但是媳妇看了觉得丑,这不是捏坏的杯子吗?
那天,春雨也跟着去了,春雨在四处找项目。
春雨比我小一岁,比他大一岁。
我问:“春雨有感触吗?”
他说:“触动太深了。”
我说:“不是你赚不到钱,而是你压根没有用过心,如果世界上有一个细分领域属于你,那也足够了,但是现在让你再熬10年去做一件事,也不现实了。”
他说:“是。”
我说:“赵德发老师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突然辞职去读书去了,那是80年代,去了山大学写作,为什么呢?因为他痴迷于写作,前些日子我见到了赵老师的老同事,你知道差距有多大了吗?因为多数人只是按部就班,从来没有挑战过自己,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决定开始,都不晚。”
当然,我不应该这么劝春雨,毕竟拿10年来试错,不现实。
他需要的是养家糊口。
春雨总是问:“董哥,我应该干点啥呢?”
我说:“我说个事,你试着去做做?每天快走10公里,每晚7点半出发,风雨无阻,哪怕是瓢泼大雨,也要坚持走完,能做到吗?”
他说:“能!”
我说:“如果能做到,你就是阿甘,追随者会越来越多,你身上只要有一点让人敬佩的,你就会成为焦点。”
他说:“没问题。”
事实上,他并没有做到。
为什么很难做到?
理由都很多,例如昨天太忙,今天太累……
前些日子,张朝阳发了一张照片,他在跑马拉松,陪谁跑?一个网友,这个人人送外号中国阿甘,他发起了一个活动:百日百马。
就是连续100天的时间里,每天跑一个马拉松,每场马拉松都有名人陪跑,因为你已经成名了,你邀请谁,谁会拒绝你呢?
假如每天有1万人追随你,晚上7点半准时开始快走,你可以举办一个百日百城,每个城市都有一群粉丝陪你走10公里,你想不火?
难!
你为什么没有被认可?
因为,你缺少绝活,哪怕是一丁点的。
多多姐想做骑行的时候,我就想给她这个建议,让她搞百城百骑,每个城市骑行30公里,选择风景最美的线路,例如油菜花乡间小路,例如海边木栈道……
骑完这100天,咋可能不成名呢?
成不了大名,也会成小名。
至少可以当噱头来写一本书。
多多姐想法也很多,例如搞高端俱乐部之类的,无论做什么,肯定要先成名,我跟她讲:成名的关键点在出书,出书那一瞬间,你很多想法都变了。
出书和不出书,绝对是两个概念。
她还没转过弯来,应该把焦点放到出书上,你说自己是个名人,名人的标配是出过书,你至少要有作品吧?
没有作品,也要有故事。
例如苏夷风骑行了18个国家回来,电视台也邀请他,报纸也采访他,为什么呢?
有故事呀!
你需要先给别人这么一个故事,例如我曾经在100天的时间里,骑行了100个城市……
我师妹拿到了出版合同,她写了72个女生的毕业故事。
我觉得选题很好,因为每个女人都可以在里面照到镜子。
昨天,给我打电话。
我问:“合同签了没?”
她说:“签了。”
我问:“几个月交稿?”
她说:“三个月,不过我准备提前。”
我问:“你是不是有应付的心态?”
她说:“我想早点写完。”
我说:“你写完第一遍以后,发给几个目标读者看看,例如咱的同学、你的朋友,然后由他们提出疑义,例如哪里不合适,哪里不通顺。”
她问:“然后呢?”
我说:“然后,推倒,重新写一遍。”
她说:“啊?”
我说:“必须要这么做,我问你一个问题,一篇文章你修改一遍变化大还是翻写一遍变化大?”
她说:“知道了,翻写。”
我说:“翻写完第二遍,就给老师级别的人看,例如写作老师,但是有个前提,必须要出过书的,因为他们更懂出版注意事项,大家提出建议,你再次翻写。”
她说:“知道了。”
我说:“第三遍,交给编辑,编辑提出修改建议,你不再修改,直接翻写,你要表达的和出版市场需求往往是两回事,例如你是不是想把每个细节都写出来?”
她说:“是。”
我说:“图书和电影一样,电影拍摄1000个小时,最终才剪辑出来2个小时,图书也是如此,你写20万,编辑一删,可能就剩10万了,多是废话。”
她问:“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我说:“好用,而不单是好看,就是每一段都是用来输出你的价值观的,但是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别人悟出来的,不同层次的人悟到的点不同。”
她说:“懂了。”
我说:“这是你的成名作,你要当艺术品去打造,只要你自己觉得不满意,就不应该出版,你老师觉得不满意,也不应该出版,什么时候大家都觉得很优秀了,作品可以打动自己的时候,那么就一定可以打动市场。”
她问:“你写《木老虎》系列的时候,真哭了?”
我说:“我是下午3点开始写的,一口气写到了凌晨1点,中间哭了好几次,写了2万4千字,我已经好几年没有一次性写这么长了,我写完就坚信可以打动读者。”
她问:“是因为你在法庭上有了亲身经历?”
我说:“是的,感同身受,所以才把这种情感传递出来,发出来以后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读者进去过,这也是我要向你表达的观点,文章必须要基于真实情感,不能杜撰,可以移花接木,但是不能凭空想象。”
她说:“明白了。”
我说:“你写的每个女生,必须有真实的人物原型。”
她问:“我是不是应该保密,我出书这个事。”
我说:“是,书没有出来以前,谁都不要告诉,等拿到书的时候,让他们惊喜,因为出书是漫长的过程,至少一年,若是他们提早知道了,早就已经没有丝毫的惊喜了。”
她说:“我不想让单位的人知道我出书了。”
我说:“越神秘,越有影响力,《遥远的救世主》的作者是豆豆,没人见过她,越是如此,大家越是传播,很多人甚至猜测是林豆豆,你永远不要露脸,刀郎的陨落就是从露脸开始的。”
她说:“我知道了。”
我说:“你要有艺术品精神,不是精品,绝不出手。”
她说:“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样,我明白了,这个电话太及时了。”
我说:“你是作家,每一部作品都代表着当下最高水准,所以你不应该让错别字出现,不应该让常识性错误出现。”
她说:“人家XXX马上要出书了,在众筹,跟女朋友拍99张婚纱照。”
我说:“他是玩票,缺少策划,要想玩好这个概念,必须要有导演级的人物给策划,每一张婚纱都要有地域特色,我推荐你看篇文章,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具体名字我想不准,你去百度搜索:女朋友带我游世界。”
她说:“行,我记下来了,一定要用心。”
我说:“用心只是基础,其实核心是策划,必须要有高人指点你,剧本是最关键的,你有没有看过吴京拍的《战狼》?吴京的确用心,用了七年时间筹备,连房子都抵押了,虽然很用心,但是电影依然很烂,标准中国式电影,是吴京的问题吗?不是,是剧本太烂,还沉湎于武侠小说里,同样题材的电影,我推荐给你《黑鹰坠落》,你看看两者的差别。”
她说:“我回头就去看。”
我说:“美国大片有个特点,哪怕是拍科幻片,也让你觉得是真实的,例如《阿凡达》,仿佛一切就是真的。国产电影普遍硬伤是经受不起推敲,冯小刚拍的《集结号》、《1942》算是精品,为什么呢?因为很真实,你怎么推敲,都觉得就是真的,你写书的时候,哪怕你写的是假事,也要有带入感,让别人觉得就是真的,否则别人很容易出戏。”
她问:“怎么带入呢?”
我说:“就如同迷魂药,让人莫名其妙就跟你走了。我给你讲个故事,我写完了《木老虎》系列,群里很多人好奇,懂懂刚出来三四天,咋就写了这么一篇大作?他们上个月还跟我去新加坡了,他们产生了恍惚,到底有没有去过新加坡?”
她说:“我也有类似的恍惚。”
我说:“出书后,你的人生会开始新的篇章。”
下午,她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她说:“我看了你推荐的《女朋友带我环游世界》,照片拍得太美了。”
我说:“能传到国内,说明已经火遍全世界了。”
她问:“你觉得核心的点是什么?”
我说:“都是摆拍,他们要的其实就是那张照片,懂吗?我跟多多姐她们反复地讲,她们就是没理解我的意思,你骑行不重要,照片最重要,而且照片一定是专业级的,专业到什么程度?类似拍电影这个级别,因为你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出书做准备的,出书是唯一目的。”
她问:“现在他们拍的不行吗?”
我说:“不行,至少不能让人一看就惊叹,真美!”
她问:“为什么呢?”
我说:“没有理解真正的高端。”
每天都有人拉我进群,我基本上都拒绝了,但是房老师拉我进群,我没法拒绝,我老师,我咋拒绝?
她在群里介绍,懂懂每天有5万的关注量。
为此,我特意声明了,不是5万,是2万。
房老师出具了具体的数据,就是跟踪数据,包括转载的和二次阅读,的确可以达到5万的阅读量,但是我微信和QQ空间加起来每天的确只有2万多一点。
在群里,我很少发言,毕竟高手云集,要多听少说。
房老师每天都会介绍几个群友……
这个事给我特别大的触动,平时我们经常说谁谁有个比较高端的圈子,相比之下,真是弱爆了,这里面还有大学校长,有区县一把手,有医院的领导,有学校的领导,有企业家,有艺术家,有名人。
选的点非常好,就是教育。
大家只能讨论与教育有关的话题。
我问了一个问题:我爹有静脉曲张,怎么办?
几个专家联系了我,而且特别热情,把电话号码都给了我,让我直接去医院找他。
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平时说的高端,其实都是自己意淫出来的,这都是一群我们压根就接触不到的一些人,大家相处得特别好。
当时,我给房老师提过一个醒,小心借钱,这是最大的风险,圈子的破裂多是因借钱而产生的,一旦有高能量的人借钱,谁也逃脱不了,谁好意思说不?
房老师说:“不认识的、不熟悉的、不知底的,我都没让进来,所以这个问题不会发生。”
我问:“为什么选教育这个切入点?”
她说:“这是人人都关心的,要么有孩子,要么有孙子。”
我问:“有成功案例吗?就是这个模式。”
她说:“有,清华大学就有这么一个圈子,我们就是仿的他们,他们创始人也在我们群上。”
我说:“懂了。”
昨天,多多姐又杀到我这边来了,还是商量骑行和高端俱乐部的事,她的梦想是做成人脉中转站……
我在想一个问题,房老师为什么无意成了人脉中转站?
因为,她是资深媒体人,类似杨澜,她本身是名人,那么才能吸引到众多人的围绕,若是她是个很普通的家庭主妇,谁也不搭理她。
由此可以推测出,模式不重要。
若是多多姐注重了模式,只是试图去做一个高端俱乐部,你茶舍做得再好也白搭,因为你缺少了最核心的磁力,你吸引不到别人。
喊我去?
喊我去也白搭,我才几斤几两,说白了,就是一介跳梁小丑罢了。
房老师给了我一些启发。
例如,我手里也有很多的资源,虽然未必有那么高端,但是也遍布各行各业,例如出版行业,作家圈,农业圈。
若是我也罗列一个表格,让大家根据需求来找我。
例如,你想找律师,那么我牵线联系老胡。
我也做成人脉中转站,皆大欢喜。
前天,我去交房款。
小伙子非让我把隔壁也买下来。
我说:“我真没钱了,骗你是小狗。”
他说:“哥,你别骗我了,你光车好几辆。”
我一听,乐了。
原来,有车就有钱啊?
我们没有在意的东西,外人往往会关注,我提走了我们本地第一辆新款皇冠,晚上小区QQ群里就有人发出了照片……(在我们这里,四五十万的车子都能装高富帅?真逗~)
我在想,假如我开个玛莎拉蒂?
岂不是要接受膜拜?
真是如此!
我要表达的意思其实蛮简单,有些东西,靠装是装不出来的,在没有开上玛莎拉蒂之前,喊着做高端俱乐部,都是瞎扯。
你只有站在了那个高度,你才有能力吸引到同频的人。
不要着急,先有作品,再有标签,该有的,自然就有了,着急也白搭,无论做什么,欲速则不达。
每过一两个月,我总会找房老师问一个问题:我进步了没?
多数时候,得到的答复都是:有,很明显。
但是,上半年,得到的答复都是很委婉的意见。
我明白了,没有进步。
可是,我又该怎么变呢?
房老师建议我去拜访高人,高人的标准是什么?超出一般的企业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你单凭输出你自己的价值,那么只能吸引你同频或稍低的。
你只有输出了更高的价值,那么才能吸引到更高的人群。
你想吸引到中小企业的老板,那么你要输出的是企业家的素材。
有道理不?
有!
房老师的观点是什么?
一定要让社会的中流砥柱群体关注你!
他们关注啥呢?
旅行、教育、理财、信仰、资源。
我还差点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