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在都江堰遇到了一个创业者,他叫新宝。
当时,他准备去四姑娘山,一个人。
我采访了他。
我很好奇,为什么要去四姑娘山呢?
他说:“这是四川我唯一没去过的地方了。”
我问:“旅游是有计划的吗?”
他说:“是的,每年去哪些地方,都是有规划的。”
他拿出地图,上面标注的密密麻麻,国内基本走遍了。他计划2013年前走遍中国,从而开始国际旅行。
他也是做互联网的,也是做域名停靠出身的,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他还曾经从上海骑行到珠峰,用了80天,还因此写了一本书。
我问:“旅行,不影响事业吗?”
他说:“不会,越是跳出团队管团队,越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体系。”
我问:“旅行,对管理有帮助吗?”
他说:“有,员工感觉老板是个有魄力、有魅力、有实力的人。”
我问:“旅行,纯粹是景点游,还是商业游?”
他说:“拜访朋友、参观当地市场、顺带景点游,总而言之,在路上。”
我问:“为什么喜欢一个人的旅行?”
他说:“可以跟自己对话,可以自察、自省。”
骑行拉萨那年,他两次进藏,第二次是自驾进藏的,自己开了一辆JEEP。回程走的内蒙古,还来我们家待了半天,也是一个人。
我跟他恰好相反,我喜欢热闹,喜欢前呼后拥,无论走到哪,总是一群人围着我,仿佛自己是个活佛一般。
他说:“旅行越久,越喜欢一个人。”
当时,我理解不了。
如今,我理解了,我越来越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待着,看看书,看看电影,写写文章,即便是出去旅行,我也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观察,静静的坐着。
的确如他所说,当我身边有人时,我的焦点是不可能在路上,而是在人身上了,风景成了背景。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365公司负责域名停靠业务,后来出来创业了,开发了一套总分系统,类似我在问学堂设计的那一套。应该也是受我启发吧,不是开玩笑,是真事,当时他去参观过,我们探讨过……
旅行为什么可以给他带来帮助?
因为,他每到一处,就去搜索当地特产之类的,这些都可以给他启发。
2010年,我计划众筹一辆PALADIN,花脸纪念款的,非常帅,脸谱彩绘,这应该是唯一可以合法上牌的涂鸦车型吧?
钱是众筹到了。
车子也订了,但是中途退了,为什么呢?
中日关系紧张,砸车!
有人就给了我一个建议,让我买辆最低调的车型,把剩余的钱拿来当旅行经费。于是我买了一辆捷达,花了8万3千块钱,上路接近10万块钱,我手里剩出了15万块钱。
我的想法是每个月组织一场旅行,每场旅行招募四个队友,然后用游记来推广他们。每场旅行至少可以产生3万元的利润,这样每年可以产生36万的利润,我自己还可以走遍中国。
第一站,选在了日照,为什么呢?
因为我对日照最熟悉呀,而且日照又是旅游城市,有山,有海。
价格1万元,其实人均消费1000元左右,每人至少能赚9000元,推广又没有成本,就是顺手写写而已。
一试,就成功了。
接着,又试了成都站。
一试,又成功了。
在成都站时,有个领导负责接待我们。这个领导官还是蛮大的,他给我们画个饼,就是都江堰做了一个YBC,正在招募,若是能够把旅行中国这个项目放在YBC,很轻松就能申请到创业扶持资金,从10万到200万不等。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想做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他个人的,不是公家的),想拉拢这些互联网从业人群过去,我过去了,肯定就一大批人会过去。
我还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秋水依旧”,一位大姐大,很豪爽,她在都江堰租了房子,注册了公司,当时是准备按照人才引进的方式把我们招募过去,每人送一套房子,就是地震安置房。当时为了证明自己是有实力的,还在那里搞了一场峰会,“秋水依旧”的粉丝前去捧场,几百人,让领导们很是震撼,咋这么有号召力?!
我算了算,假如我在都江堰待三年,就可以获取200万+一套房,对于一个没有房子和没有200万的人而言,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力?
于是,我乐不思鲁了,直接留在了蜀国。
“秋水依旧”大姐入驻创业园以后,一大批创业者纷纷过来了。
大家都以为是拣钱……
注册公司、租房子、来回交通费,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个人投入了10多万。公司还有注册资金要求,于是我又在朋友圈里融了一部分资金,当时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旅行事业当中去。
有些时候,人为什么很容易被忽悠?两大原因:
第一、缺。缺了就容易贪婪。
第二、嫩。没经历过,总觉得天上会掉馅饼。
做了日照站、成都站以后,我个人做了一系列的总结,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些参与者里,其实只有一个是真正因为旅行而参与到这个团队中来的,就是COLIN。他在新浪工作,私下里有自己的互联网团队,比我小好几岁,年利润应该在200万以上。他和新宝一样也走遍了中国,现在开始行走世界了,前些日子跟媳妇行走了欧洲列国,新书马上出版了,书名:《为爱牵手走欧洲》。
队友若不是因为旅行而参与进来,那么就有别的需求,例如找我推广、找我交流,若是有类似的需求,那么他们根本不在乎去哪里旅游,甚至全程待在会议室里更好。
此时,就要做战略调整。
要么,继续做这个模式,采取嘉宾制,用嘉宾+景色的双重震撼来吸引客户。嘉宾肯定比我有吸引力,也能贡献更多的价值。
要么,单纯做景色,吸引纯粹爱玩的人,那么价格就会降下来。
既然是商业项目,肯定是为了赚钱。当时刘克亚如日中天,而且我天天写他,已经把他写到99度了,简直要沸腾了。
于是,我喊他给我做嘉宾。
这也是多赢模式。对于他而言:
第一、他也可以跟我对话,虽然我不算个什么高手,但是知识面是比较广的,我可以给他很多启发,他很喜欢听我讲故事。
第二、可以一起去逛逛可可西里。
第三、我可以写他。(当时我人气越来越旺,日均关注量突破3000人了。)
于是,我推出了青海站,让刘克亚做嘉宾,价格调整为了2万。
我还是开着我的捷达,从都江堰跑到西宁,走的国道213。当时还走错了路,误入了甘南草原最原始的地方,这是我见过最美的景色,太美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像天堂。
我出发以前,成都那个领导给予饯行。
他给了我一个建议。
他说:“高端旅行必须对应高端服务,应该使用奔驰SUV,酒店只住五星,这样价格再高也有人选择。”
当时,我理解不了,因为我没有过类似的消费,也无法理解有钱人的消费心理。但是我还是尊重了他的建议,把刘克亚安排在这里的银龙大酒店,一晚上1800元。
我去酒店找刘克亚时,真的感受到了不同酒店不同气场。
我们从西宁先去了青海湖,又去了格尔木,又去了可可西里,我又从可可西里开车回了成都。这次旅行对我改变太大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使我对中国地理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一个人眼界打开有两个关键点:旅行、赚钱。
当你自驾过拉萨时,你会觉得中国很小,没有距离感了。
当你有百万存款时,你会理解有钱人的消费心理。
当时,有三个人报名参加了青海站的旅行,我都替他们觉得冤枉,就这么溜达一圈,2万块钱没了?
但是,他们觉得很值,因为去参加刘克亚的课程要10万块钱,而跟着刘克亚旅行一圈才2万块钱,还能被懂懂写到文章里。
后来,我写了一本电子书,叫《玩,也是一种事业》。
这本书,是把我跟刘克亚全程对话都整理出来了。即便是现在翻出来看看,也是充满了智慧的。若是今天的我去采访当时的刘克亚,应该会更有共鸣,因为当时我们俩财富不对等,我还是太穷了。一个人财富值不够时,眼界是不会高的。
后来,我又跟刘克亚去了内蒙古月亮湖、小兴安岭,而且价格越做越高……
我摸索出来一条赚钱最轻松的路子:嘉宾游!
这个模式的弊端是什么?
第一、推人有风险,多数人都会顺势推出培训,例如跟着我们去青海的那个小兄弟,招了很多学员,最终退出了互联网。
第二、没空看风景,对于我而言,全程都是服务者,不仅仅要服务嘉宾,还要服务参与者。
优点是什么?
只要能喊到嘉宾,随时可以起步!假如我现在喊马云给我做嘉宾,做一场旅行赚500万很轻松……
后来,我也帮很多朋友当过嘉宾,如2014年出国游,嘉宾跟组织者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2012年,这个模式为什么我没有继续做下去呢?
原因有两个:我太恋家了、不想折腾了。
当时,媳妇跟儿子想回山东了,儿子已经会喊爸爸了,我心接着就酥了。我想做一个安安稳稳的父亲了,不想在外面花天酒地了。
一共赚了多少钱呢?
我按照110%的结算方式给了股东,最后剩3万块钱给了合作伙伴,我亏4万块钱。
2011年,我的捷达跑了7万公里,当然有好多路线是重复的,光成都来回跑过8次。
其实不亏损,为什么呢?
因为,中间我们投资买了一个域名,花了6万块钱,后来让我卖了,卖了6万5。还有就是中间每个月给媳妇1万块钱,其实这都是利润。
小躺老师非让我把游记出书,因为没有合同约束,我没同意。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我以日记为生了,若是去写书,至少要耽误两个月,我耽误不起,最终放弃了。但是新宝和COLIN都看到了机会,他们发现原来游记出书这么简单呀?!他们俩,纷纷出了。
当时,我被读者惯坏了,习惯了高高在上。我不愿意伺候人,这也是我不愿意继续这个模式的心理原因,即便是你给我钱,你也要听我的,我没有服务者心态。那些参与者都怕我,甚至不好意思跟我讲话。
在旅行过程中,刘克亚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他有个观点是这样的:培训的最高境界是震撼,旅行的最高境界也是震撼。
那么,游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也是震撼。
震撼来自于什么呢?
深邃的思想+优美的风景。
这样的游记,恰好是我最擅长的。当时我就有个想法,有一天我有100万了,我就不当这个破懂懂了,我去闯荡一片新天地出来。怎么闯荡呢?
首先,我要借力于懂懂。例如我要搞个中国边境游,全程3.5万公里,共101个景点,全程大约需要150天,我先卖广告。我会在景点前面手持您的广告,每份广告5000元不算贵吧?毕竟会有上千万人看到,这个数据不夸张,有人做了类似的旅行,一家四口环游中国,帖子浏览量过亿了,例如我手持你的广告旗在珠峰前拍个照,5000元贵吗?
那么,我可以获取101*5000=50.5万。
足够我的启动资金了吧?
我不急于出发,而是做好充分的功课,找个助理帮我搜集每一站的游记,我挨着学习,把地理、历史、人文都提前学习好……
同时,对应淘宝数据,我研究各地特产的销量,例如五常大米,宁夏枸杞等等,我要作为专题去旅行。
我出发啦。
这期间不写文章,全身心的投入旅行,仔细观察、仔细拍照。
150天回来后,再闭关100天,干嘛呢?
仔细写游记。
游记分为三版:
第一版:游记版,在各大论坛同步连载,用来展现那101个广告,因为都是跟风景合影的,不会被和谐。
第二版:美女版,找个美女模特拍摄一些风景照,特别是跟车子的合影,随意找个外景拍摄一些就行,用来干嘛的呢?
写一个美女白领辞职了,准备环驾中国,同时推出一个淘宝店,线路跟第一版不同,假如第一版是从青岛出发,那么美女版就要从昆明出发,确保两版在同步连载时不撞车。
第三版:纯净版,跟第一版类似,但是是用来出版的,不搀杂任何广告,纯粹是为了提升名气的。
仅凭第二版,赚100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游记是最容易有带入感的,而且游记的威力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可以给淘宝店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当一个人因为崇拜而选择消费时,是不会考虑价格的。
我的计划就是我的“懂懂”退休以后,我就去实现这些理想……
这个事,有几个门槛。
第一、眼界必须已经打开了。
2014年,有个人开着悍马走边境线,路过我们家,我们专门交谈过。他七次进藏,所以他眼界早打开了,没觉得环旅中国多么难。
第二、必须是精心策划的,而不是走马观花。
单纯的跑这么一圈,谁都能跑下来,但是能不能写出有深度的游记,关键在于前期准备和线路安排。
第三、最重要的是会拍照、会写!
应该说,这个事能不能成,写占到了99%的因素……
例如,有几个青年用600天环游世界,团队名称叫:不可掉头。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推出系列游记,至少现在看来,他们的硬伤是没有优秀的写手。
你经历再多,再刺激,在你肚子里,你描述不出来,别人就感受不到。
越做越成熟,可以增加很多商业元素在里面,例如每到一站采访一个商业名人,这些商业名人也是喜欢关注旅行者的,例如在《开讲啦》俞敏洪就提到了《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鹏。
每年可以做一条主题线路,唐师曾的丰功伟绩,很大程度就是来自于类似的策划,包括重走玄奘线,重走丝绸之路等等。
当然,若是想赚钱更轻松,可以每站卖三个同行名额,但是又会出现2011年我做“旅行中国”时的弊端和问题,需要不断的为别人做嫁衣。
假如,我还没退休,懂懂就已经声败名裂了呢?
我不做广告就是了,只开淘宝店,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观点:流量为王,而游记连载解决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流量问题。
假如,我走到烟台了,我深入苹果基地,采访资深果农,让他告诉我,哪种苹果好吃,哪种苹果营养价值高,N多人愿意买……
甚至,每年可以把游记拿出来重新发一遍,就如同《西游记》每年暑假放一遍是一个道理。
旅行,什么最难?
决定出发!
旅行,真的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2011年我旅行了整整一年,感觉整个眼界接着打开了,北到漠河,南到三亚,西到拉萨,感觉中国地图在缩小。各省的地理位置越来越清晰,一提起一个省,第一反应就是:我知道在什么位置。
边境线还是有难度系数的,若是想简单的打开眼界,去趟拉萨,去趟漠河,去趟三亚就足够了。若是再有兴趣,就去趟云南。
2011年,峰会准备继续搞,但是刘克亚不想搞了,他觉得降低身价,但是可以由别人来搞,他来讲。
谁搞呢?
王紫杰,在广州。
因为我眼界低呀,我只盯着门票,当时卖了有50张门票?差不多吧,其实聚会只要连续搞,基本上没人报名,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特别是王紫杰搞的噱头太大了:世界互联网峰会。
搞的有点像成功学,热血沸腾,讲师在台上喊听众上台买单,10万元可以跟王紫杰做朋友,刷卡的排队……
我看不惯。
我觉得很心疼,心疼被我忽悠来的这些人,我让负责接待的朋友给大家群发了短信:莫消费!
但是,还是有不少消费的。
事后,王紫杰返给了我2万5千佣金。
我想,以后我是不会再推类似的聚会了,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弄丢了,为了这么点钱,把整个人都搭上了。当时我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推广优势。别看一天只有3000人关注,但是这已经是我们圈子里关注人气最高的了。同时我还有个很稳定的事业,就是从2008年春天开始做的圈子,圈子这个玩意肯定是越沉淀越有魅力,也出了几个很牛B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轰然倒下的缘故,有根基。
一方面,我内心深处很疼很疼自己的读者,仿佛是自己人一样。
又一面,我往往很廉价的就把他们送给了别人。
为什么缺少骨气?
没钱!
而且,习惯了这种被人送钱的感觉,已经没有耐心去赚钱了……
这场会议上,王紫杰讲的成功案例是亚狮龙裤子,主推的人是KK,我认识了KK,他送了我一条裤子。
其实,在这以前,我就见过他,不过是好多年前,他那时一身肌肉,标准的健身男,貌似是在房产公司创业。
跟KK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会上,维维问我:“董哥,去海南岛干一圈?”
我说:“好!”
我这个人就这个特点,别人喊我干什么,我都说好,但是干不干是另外一回事。维维以前在IT公司上班,准备辞职了,他是想喊我去海南骑行。
我说:“我先回家看看儿子,媳妇和孩子回家了。”
他说:“我等你,你给我个时间。”
我飞回山东,在家待了一天,接着飞海口了。维维坐汽车,带着两辆自行车去海口集合,我们俩开始了环岛行。
那时,我们俩其实都挺落魄的,他一共还有3000块钱。
我把钱包交给他,让他负责安排一切行程。
我们俩都有背包呀,骑行的时候特别累,于是我们俩把俩背包合为一个,最初轮着背,后来他一个人背,一个人背太累了。
很巧,缘分。
我们在捷安特俱乐部门口遇到了邢台顺驰单车俱乐部的车队,周队长喊我们加入,于是我们加入了。他们平均年龄50岁,多在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我们相处的特别好。后来我专门去过邢台,他们也来山东找过我,成了亲密无间的队友。
十天时间,我和维维环岛完毕。
最后一天,我们骑行了200公里,骑到凌晨。
期间,我累的骑不动了,我想放弃了,我问维维:“咱骑行的目的是什么?装B?告诉别人我们骑过?”
其实,真没意思,就是一直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出发。
他说:“董哥,你搭车走吧,我自己骑。”
后来,我们俩并肩骑完了全程……
我钱包里的钱,他都没动,花的他那3000块钱。我把钱包里的钱拿出来给他,他不要。
他说:“你给我,我回家还要用支付宝打给你,怪麻烦的。”
没再推辞。
当时,我带出了一大批小兄弟,现在依然跟随我的还有维维、杨文剑,偶尔彼此也有怨言,这很正常。
那次,我跟维维也探讨了这个话题。
我说:“夫妻是感情最深的,但是彼此还是会吵架,会对外人埋怨,兄弟之间也会如此。所以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时,不要去怀疑对方,而是要先考虑一下对方的情绪,是不是咱哪里做的不够好?”
我跟媳妇闹离婚的时候,有喝彩的,有同情的,有两个人安慰过我。
一个是维维。
维维说:“把嫂子接回家吧。”
还有一个是韦铖,他说:“懂懂,我给你买上机票,你快点接回家。”
当时,我很生他们的气,感觉他们不站在我的战线上,事后我想想,这才是真兄弟。韦铖每年都过来找我,无论我贫穷与否,他都不介意。
维维,我最近见他是去南非时,他去北京机场送我,没说话,就是握着我的手……
近两年,有时我在反思,为什么现在很少遇到优秀的小兄弟?
其实,不是我没遇到,而是我没有耐心去栽培了,也没有耐心去交流了。因为当初创业时,我是跟他们一起开始的,大家最初是平等关系,是兄弟关系,而如今呢?我对人指指点点,谁受的了?
以前,没钱的时候,总喜欢装有钱人,生怕被人识破,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
在回顾自己的这些经历里,两件事是最荒唐的,也是对我改变最大的:回农村、做旅行。
回农村,使我彻底认识了真实的我,我是谁?
农村户口,农村出身,有地,标准的农民!
做旅行,使我眼界打开了。
在海口,我们分手时,维维问我:“董哥,我回家开个淘宝店如何?”
我说:“可以!”
其实,我觉得他属于心地太善良型的人,是不可能创业成功的,适合做一个优秀的执行者,但是他说去尝试,我肯定鼓励。
回家不久,他就开了一个手机壳店,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熟悉了,他在这个行业做的风生水起。
我们骑行到三亚那天,刘克亚给我打电话,很激动,他说自己签约了郎朗,要做个亿元级的策划,同时准备宣布退出培训界。
他的意思是喊我做他的专职写手,写写这些策划幕后的故事,他每年策划四个明星,我每年写四本畅销书,30万不就可以赚到吗?
这个事,当时我也挺兴奋,原来我还可以面对面采访明星呀?!
我内心不想做这些事,但是我还是答应了,因为我这个人永远都说行,这是很多问题的根本源泉。
最终,这个事没有后续,我就回归了农村,安心过起了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