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酒足饭饱。
阿伟伙计先走,我们争着帮他叫代驾。
他说,不用了,我喊朋友来了。
他这个操作是对的,朋友从沂南打车过来很便宜,若是找代驾过去很贵,关键是他本身有一官半职,喊个小跟班来开车再简单不过了。
握手,告辞。
问我,董老师,啥时去沂南玩?
我说,随时。
他说,那等你。
我说,好。
阿伟说,董老师,我送你。
我说,不用,我已经叫了车。
我在路边等车时,发现名媛把车子发动着了,有代驾小哥过去推销,名媛的意思就两步远,没查的,阿伟的意思是让她下来,让代驾开。
阿伟拉名媛下来时,顺势抱在了怀里。
然后又给塞后座上了。
阿伟也上了后座。
也没喝多少酒,我们原本说好四人一瓶,但是喝到尽兴处,又开了一瓶,名媛喝的少一点,我们三人人均六两。
阿伟带名媛来参加这样的场合,很不上档次。
他自己意识不到。
2008年,我在青岛当网红的日子,有个小哥请我吃饭,他本身有身份,然后开了两个淘宝店,当时淘宝店刚开始流行,还属于很时髦的玩意,他们俩人请我吃饭,他与淘宝店的店长,店长是个大长腿妹子,他们有两家淘宝店,一家是卖教材教辅的,一家是卖成人用品的。
我们喝了不少啤酒。
他们送我的伴手礼是个震动棒。
这些也没啥。
我偶尔能收到,有个女读者还送了我个充气娃娃呢!
是散席时。
我去洗手间,回来,发现,他们俩在热吻。
在这之前,俩人表现的非常的有距离感,完全是上下级关系,这一刻,没了,是那么的忘情,甚至把我都忘记了。
后来,我写过这哥们。
是骑行莱州时写的。
青岛小哥是考到了青岛,他老家是莱州的。
还是莱州一中的优秀毕业生。
他后来出了事。
不仅仅砸了饭碗,还进去了。
就是因为教材教辅,越做越大,他卖的很便宜,但是涉案金额是根据定价来的,那玩意一套都是几百上千,他才卖几十元一套,这类执法多是教育公司自己取证然后直接报案,你发展小了,他们不管你,发展大了,就搞你。
当时求助于我的人,是他的妻子。
不是这个姑娘。
这个姑娘早离职N年了。
招大学生干兼职是很好的泡妞方式,当年互联网刚兴起时,第一波蠢蠢欲动的人,往往是体制内的,与计算机岗位相关的,我在青岛时,有个哥们做了个网站,卖鱼竿的,他自己身份不允许,就招了个大学生兼职帮着干,这个大学生还是校学生会主席,非常的干练,我记得小姑娘家是枣庄的,姓马,当年我是见一个撩一个,我撩过这个小姑娘,她颠覆了我很多认知,例如突然喊爸爸,咱哪见过这个架势?还跟我讲,那哥们不硬。
就说明,他们在一起过。
跟我没有。
那为什么喊爸爸?
日常喊的。
昨天在临沂,跟茶小刘闲聊,茶小刘说起临沂钓鱼界第一网红,堪比邓刚,是她的好朋友,也是她最大的客户。
我就给茶小刘讲了个故事。
我有个朋友,学生会主席,女的,上学时干过鱼竿电商,毕业后进了鱼竿世界品牌的中国区域代理,在里面做了业务,一直都是业务身份,没有做管理。
农村丫头,很早很早就买了帕纳梅拉。
是刚流行帕纳梅拉时。
十几年前的事了。
我不钓鱼,也不知道钓鱼有这么大的市场,是我关注了邓刚才发现,我草,竟然有1000多万人看钓鱼……
过去,我们的关系是不对等的。
她的老板是我的读者,也可以说是粉丝。
她见了我,都要筛糠。
现在呢?
反过来了,社交账号,我关注她,她不回关我。
偶尔,我给评论个朋友圈或微博。
她会问一句,董老师,什么时候来青岛?
没有然后了。
这个事,这个人,我写过很多次,我的感触是什么?管理、业务的确是有天赋的,她就是为管理为业务而生的女人,若是从政,她也能当上县长。
严谨,雷厉风行。
复盘我错过了哪些好媳妇?
其中有两个意难平。
一是她。
一个是另外一个她。
能当上班长的人,能当上学生会主席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大学,我们班106个同学,有40多个同学在小学中学当过班长,竞选班长堪比竞选州长。
一回忆这些,我又想念青岛了。
我在青岛是2008年前后的事,这是十七年前的事了,那时青岛就有哈雷俱乐部,一辆摩托车动辄四五十万,旁边就是路虎4S店,那时大家玩越野一般就是北京212、JEEP2500,反正是不超过10万元的车子,我有辆JEEP 2700,当时是3万5买的二手的,那时青岛车友就已经开路虎越野了,在咱眼里,妈呀,路虎不是应该拿来装逼的吗?竟然舍得去越野。
那时,牧马人也很少,偶尔在海边遇到一辆,感觉腿都拔不动了。
真耀眼!
时代变化真的快,过去谁开个什么车,头上会有对应的光环。
现在,一个亿万富翁开辆特斯拉,没有任何违和感。
去年,我去洛阳,一个别墅区,全是独栋别墅,里面有N辆五菱MINI,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格局?
因为,五菱的洛阳总代就住这里。
还是他们当地,应该是某个区的纳税NO.1。
邻居,相互感染。
说这个小车买菜很方便……
席间,阿伟说有段时间研究大G,越研究越魔怔,就是想买,实在忍不住了,跑天津港去试驾了一下,他肚子太大,顶方向盘,才放弃。
这玩意就是如此。
我现在时刻告诫自己,买车就跟娶媳妇一样,不买之前,怎么研究怎么美好,买回来之后呢?就吃灰了。
就如同我的摩托车,骑了300公里。
自行车?
一公里也没骑。
汽车也是,常年吃灰。
只要是一研究,百分百魔怔,因为阿伟让我帮着研究一下新霸道VX,我一研究不要紧,自己竟然想买辆,又研究了雷克萨斯同平台的GX550,又想买个GX550,我就告诫自己,千万别继续研究了,再研究就买上了,关键是买上也许就喜欢一两天,又扔那里了,浪费钱。
同样的配置,雷克萨斯比丰田要贵二三十万,该怎么选?
若是土老板,如阿伟。
就选霸道。
若是绅士,直接选雷克萨斯。
这是不同的品牌属性,雷克萨斯更有高贵感,我有个车友开的是陆巡5700,当时他媳妇让买LX570,他不买,一样的配置,咱又不需要装逼,何必呢?又不是买不起,买个实用的就行了。
结果?
后来又换了LX570。
客户群体画像都不同……
临沂十大企业家之一,也买了辆LX570,最经典款的,上次我坐了一路,他跟我讲,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辆车,以后也不打算换车了。
优雅,得体!
昨天,在临沂跟几个好朋友聊天时,我还谈过这个观点,我拿自己举例,像我们这样的男人,除了买车几乎没有大的消费,吃什么不讲究,穿什么不讲究,又不买房子,也就是喜欢研究一下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
但是,电车时代到来后。
突然把很多东西打破了,原先的一维评判体系不再适用。
从而,大家也失去了装逼需求。
有个电车开着就行了。
要什么大G?
人家开着特斯拉也不掉价……
她们跟我讲,女人也是如此,过去会聚焦在买个什么时装,什么包包,一夜间,发现欲望也变小了。
那天,我跟保时捷小姐姐闲聊。
她跟我讲,保时捷销量下滑了30%,她也有被裁的风险。
我问,是因为传统品牌颠覆了保时捷吗?
她说,不是,保时捷的画像群体家庭年入300万,有这个收入的群体,他们不会考虑国产造车新势力,可能会有部分人选择买个电车支持一下,但是审美决定了,大部分人还是不会选择的,保时捷销量下滑的根本,是中产阶层在消失。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
算是中产。
媳妇还整天在研究,怎么做财富传承。
我心想,痴人说梦。
学过历史,你就不会有如此的痴心妄想了。
直接说答案。
我们的子孙后代,大概率会返贫。
甚至,慢慢就绝户了。
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资格留下后代的。
你别看你儿女成群,这不代表什么,你可以看看统计数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在清朝的 267 年间,只有 13.61% 的人留下了自己的后代。
为什么会返贫?
因为,在历史的长河里,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今天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
财富都是两级分化。
2%的人掌握98%的财富,实际上要更极端,可能是1%的人掌握着99%的财富,这个财富结构才是历史长河里的主流模型,大白话总结,就是财富极端集中在很少人手里。
那,咱今天不是全民富裕吗?
例如县城里,到处都是宝马奔驰。
在历史长河里,社会财富普遍上升的情况,属于小涟漪。
英国、美国也有过类似的短暂全民富裕。
上世纪50~80年代的欧美。
当然,未来,所谓的贫穷,不是说吃不上喝不上,那个时代永远不会有了,而是说,一直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说富有吧?算不上,说贫穷吧,也不算,至少吃喝出行是自由的。
参考,美国常规家庭。
道理很简单,赢家通吃!
我们的孩子,要么,在我们的肩膀之上,扩大优势,继续朝上越级。
要么,拿不住财富,慢慢回归上班。
保时捷小姐姐,她不是销售系统的,也担心裁员,好在什么呢?这些跨国集团裁员的补偿政策很好,一般都是N+10,N是工龄,10是10个月的工资。
为什么这些企业,宁愿裁员也不降薪?
这就涉及到了管理学。
降薪的结果是?
优秀的,不甘于被降薪,会主动跳槽。
不优秀的呢?
留下了。
而裁员呢?
是主动减掉了不优秀的。
是不是豁然开朗?
前段时间,我听跨国企业的读者讲,为什么这些跨国企业补偿这么高,一个原因是资金换汇出去很难,不如当个好人,发给员工。
我觉得,这个说法未必准确。
更多,可能只是尊重法律,法律就是这么要求的。
好久没见松行长了。
今早,我想,要不,问问他去看杏花不?
下面一个乡镇搞杏花节。
有一年,赵德发老师来采风,我给当的司机,就去看的杏花节,当时负责接待的是驻村第一书记,也是个文艺青年,也可以说是个作家。
赵老师把这些扶贫故事写成了书,《经山海》。
有天,有人逛书店。
突然发现了这本书。
觉得,写的好。
马上安排上CCTV1。
于是,接着拍成了电视剧,《经山历海》。
真如赵德发老师经常说的那句话,每本书都与属于它自己的命运。
万事,随缘。
松行长喜欢搞摄影,貌似还花钱买了个协会副会长……
我给发信息,在沂水不?
他说,一会去找你。
我问,去看杏花不?
他说,见面说。
见了面。
我问,最近咋没动静了?出去旅游了?
他说,昨晚,刚从济南回来,有个小兄弟,出了点事,看看能运作不。
我说,找我呀,轻车熟路,我哥,全程都是我跑的。
他说,性质不一样。
我说,然后得出了一条结论,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他说,说是这么说,不甘心。
我问,金融系统的?
他说,嗯。
我问,牺牲品?
他说,是的,一把空缺了很久,最近半年一直都是二把手实权,二把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基础很好,空降了个一把手,很年轻,而且是跨行业空降的,纯粹是为了刷履历的,不管是单位还是区域,只要摊上了这样的空降,很难受,做业绩有两种,一种是做长线业绩,做民间业绩,真为老百姓着想,一种是做短平快业务,不计成本,不计后续,只要短期结果,越是着急提拔的,越容易短视,那么俩人自然就有冲突,一有冲突,下面自然就会分成两队,我这个小兄弟是二把手提起来的,业务能力也可以,若是说有什么缺点,就是跟二把手走的太近了,几乎鞍前马后,形影不离,这种情况下,一把手怎么提醒二把手?直接动人,不需要明示,只需要跟相关负责人问一句,那个XX平时表现怎么样?!就这么一句话就行了,材料马上就收集好了,一请示,接着就拿下了。
我说,看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说,所以,又回到那个问题上,你40岁能不能当上校长?即便能,也随时会失去,一中校长不照样被抓进去?在这些问题上,最终就是拼了一个谁命硬,你说你都当到校长了,分管过学校基建了,你可能没收过5000元吗?
我说,那个XXX进去的时候,我爹吓的躲起来了,因为我爹送过他5000块钱,送过半扇猪肉,当时给我大姐找工作,结果虚惊一场,人家压根没记得这个事。
他说,5000块钱对于他们而言,压根不叫钱。
我说,我学历史的时候,学着学着都害怕,风平浪静,上下一条心的时候,是最美好的时代,一旦有立场冲突,接着就发烧,就拿康熙来举例,三次大发烧,第一次是鳌拜时期,冲突点是汉人能不能进来?第二次是明珠徐乾学时期,满汉谁说了算?第三次是还珠格格,阿哥们夺嫡,决定谁来接班。这就如同轮船开的好好的,几个人抢方向盘……
他说,这样的故事,我能给你讲很多,但是你不能写,写了太多人容易对号入座,俩人搭配成班子就跟两口子过日子一样,刚开始不熟悉,彼此有距离感,你敬我,我敬你,时间一长,就彼此不满意,若是别太过分,一般都还能凑合,毕竟到这个级别了,修行都可以,但是,你若是太过分了,可能也不会当面提醒你,而是会拿你的人,我拿你一个,你拿我一个,相互较量,下面的人就吓的瑟瑟发抖,有个很粗俗的说法,就跟那个什么豆似的,上挤下压。
我说,高危行业。
他说,绝对的,所以当个小商小贩就挺好,自由自在的。
我问,需要我喊小律师来不?
他问,人家方便不?
我说,我问问就是了。
我给发信息,没回。
过了一个多小时,说刚开机,一会过来……
小律师来了。
松行长把事情前后讲了一遍。
小律师说,连研究都不用研究,没有任何意义,该交代的早都交代了,任何人都不可能见上,他们这种还不同于别的,若是真的关心,就等到宣判进监狱后,给写信吧。
松行长叹了口气。
小律师要帮人改合同,不在这里吃午饭了,跑了。
俩人加了微信。
我问松行长,你亲戚?
他说,不是亲戚,也不是同事,我做地产项目时,经常需要帮客户协调贷款,加快审批呀,利率下浮呀,我都是固定联系他,非常能干的一个小伙,按照我看人的标准,我认为他能干到市级中层,学历也可以,家庭出身也不错,也正是因为家庭出身不错,从而使得他有机会接触核心层,否则也出不了这些事。
我问,谁联系的你?
他说,他媳妇,越说越近,他媳妇就是以前跟着我的一个会计,后来自己独立出去做地产代理了,四中有个楼盘,当时炒的很热,就是她搞的,我那么多员工出去单干,我都是反对的,我跟他们讲,这个行业看似很简单,谁都能搞,但是进入的结果就是你之前赚了多少钱赔上多少钱,然后再回来上班,几乎没有例外,但是她出去单干的时候,我坚信能干起来,咱阅人无数,一眼就能看到底,当时我就提了一个要求,我适当的入点股,确保一点什么呢?竞争里有合作,就如同小米、小鹏、理想、蔚来相互持股是一个道理。
我问,没让你睡了吧?
他说,哪能?咱不搞这些,她真干的不错,但是后面有些盲目,我给过她一个建议,做房产代理与放高利贷是一样的游戏规则,不能拿自己的钱进去,就是你不能自己下场炒房,她后续抄底应该是被套牢了,做中介的就是做中介,就跟赌场里放贷的一样,自己绝对不赌,你不能什么业务都干。
我说,姜是老的辣。
他说,你这房子,当时我不让你买,我让你租,你非买吧?
我说,腰斩了。
他说,腰斩了你也卖不出去,没人要。
我说,的确是,不过当时我不差钱,200来万,无所谓。
他问,现在心疼不?
我说,心疼。
他说,你看,现在提出消费贷,为什么股市不买单?因为消费贷的本质是需要还的,在银行风控领域,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的消费贷是不可能获批的,贷款买个包?贷款去酒吧?贷款去旅游?咋可能批给你?除非是你贷款买车,买家电,搞装修,这些是可以的,说的直白一点,贷款不可能刺激消费,消费贷一直都有,也几乎没人靠贷款来消费,消费贷的第一用途是拆东墙补西墙,这个根据资金流向能很明显的看到,多用来还债了。第二用途是网络赌博。第三用途才是大件消费。
我问,你去济南跑的结果是什么?
他说,暂时没有结果,我的想法是能否丢工作,背处分,甚至可以背缓刑,人是自由的?
我说,很难。
他说,怎么说呢,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你要知道,能决策这个的人,每天有多少人找?你觉得,他若是随便开口子,下面的人怎么开展工作?你知道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求我可以,只有一次机会,你确定是这次用吗?!你思考好了,告诉我。
我问,这么直白?
他说,直白才是最好的表白,那咱马上就会撤回自己的请求,意思是人家不会对任何人开口子,愿意给你一次机会,因为是老朋友,但是有且只有一次机会,下次你就别开口了,那么你再权衡一下,这次要不要开口?
我问,你跟他媳妇反馈了?
他说,我就是这么反馈的,无能为力,看他自己的造化,能否自圆其说,同时呢,又要看下手轻重,是下决心送进去,还是只是撸工作。
我说,你这当老大哥的,尽力了。
他说,人,只能靠自救,其他人,都没有太强烈的迫切性,尤其是非亲非故。
我问,现在每天早上还去公园遛狗吗?
他问,你咋知道的?
我说,我媳妇送完孩子在公园打球,她说看到你和嫂子在那遛狗。
他说,那天,在公园溜达,你嫂子看到了二十四孝,说懂懂嘲讽过这个。
我说,是的,你没读读介绍,很荒谬吗?
他说,的确是。
我说,古代人做事,很容易极端,为了当公务员,能接受阉割,你想想在这个基础之上,什么事做不出来?二十四孝的故事多发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源当时不是科举制,而是 “举孝廉” 的选拔制度,谁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子,谁可以当公务员,于是,各类极端表演开始了……什么时候这些故事就没有了?隋唐后,因为科举制开始了。
他说,还有你写的那个信佛的皇帝,烧手。
我说,当时比较极端的修行方式,叫“舍身”,例如老虎饿了,主动跟老虎说,你吃了我吧,比这个轻一些的,则是部分献身,前段时间我在群里发过一张外国记者拍的照片,拍的是武汉一个尼姑,她脖子上挂着一个风干的手,就是她自己砍下来的左手,献给佛祖的,比较近现代的事了,不超过百年。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灭佛运动有三武一宗灭佛,宗就是周世宗柴荣,他为什么灭佛?一大原因就是他看不惯这种极端修行方式,所以他颁布了三大禁令,其中一条是:禁止自残式布施,例如斩断手脚、热油烫脸、火烧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