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我在论坛当写手的年代。
20来岁。
就是个屌丝青年。
当时,还没有屌丝这个词。
草根?
草根,这个词也没有。
可能有,至少没有应用开。
但是,出版社把我就定位成了草根写手,跟那些大作家的待遇不同,例如大作家住套房,住五星酒店,我呢?
就跟着编辑们住连锁酒店。
他们出行,可能是考斯特或GL8。
我呢?
跟编辑坐公交车。
但是,我有个优点,年轻。
从而,那些编辑干什么都会喊着我,去唱歌,去洗澡……
还会带着我去追星。
谁住哪个房间,他们都知道。
会带着我去敲门。
拿我当幌子,我们社有个年轻作者,很崇拜您,这不,带过来让您看看。
我最高光时刻,左边南怀瑾,右边马未都。
作家里,有很多酒鬼。
反正,一到晚上,怎么也要喝点。
当时,有个作家,也是大学教授,他有些黑白颠倒,晚上精神,白天萎靡,一到晚上就兴奋,一般人陪不了他,都困,我年轻,他就喊我,我酒量也不行,他就自己喝,他喝两瓶让我喝一瓶,一折腾就到一两点。
他说,真正好的作品,都是半人半魔状态写出来的,就跟歌手唱歌似的,要破不破的感觉……
我很尊重他,从来都是X老师,您怎么怎么。
接触久了,我发现作家这个群体,真的很有意思,越是天才级的作家,越是躁动的,他们的思想是旷野,没有规矩这一说。
那些很君子,很正经的作家呢?
写的东西也很好。
但是,缺少那种灵性。
这些天才级作家呢?
他们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
那时,虽然经常在一起,但是我们关系算不上很好,顶多是个酒搭子,他是没人陪着喝酒,我纯粹陪他打酱油的,偶尔也会有女粉丝来陪,但是他的女粉丝多是老太太,要么也是大学教授,师姐师妹,要么就是某地的公务员,也是濒临退休的那种,他不讲究什么一对一,能带着A粉丝去见B粉丝。
两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一是在郑州,他喝了酒,非请我去洗澡。
我们先去了在水一方。
结果,太正经。
我们换了衣服,结账走人,即便如此,消费也不便宜,一个人好几十还是上百,人家就是纯粹洗澡的地方,若是在山东,叫在水一方的,可能就有特色服务了。
在当时,这些业务都是常规操作。
记得胡律师在去拉萨的路上给女队员谈男人与找小姐,胡律师说,只要你是一个经常被人求的角色,这些东西就不可避免,因为社会就是这么一个文化,先吃饭再唱歌再洗澡……
胡律师讲,他出差,媳妇会把避孕套给放行李箱里,对他的要求是别把人带回家,别把病带回家。
在当时,的确有类似的文化。
朋友在一起聚餐,吃完饭再去找小姐,貌似就是基本流程。
我刚上班的时候,给大BOSS当秘书。
大BOSS喜欢写笔记,他就在笔记里写着,陪省里下来检查的去唱歌,若是自己不点吧?人家更不好意思点,咱若是点吧?人家会觉得,你看老X这个人,平时一本正经的,没想到是假正经。
特殊时期,特殊文化。
有年,我去东莞,直接开了眼界,这个世界竟然可以这样?
不过,我从来没找过。
前段时间,我看有人还在呼吁,要求适当的放宽娱乐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是一个纵深很深的产业,可以带动大量的消费,过去男人在一起谈业务,从下午四五点能谈到凌晨,现在呢?就是打打掼蛋。
若是男人没有亲密无间到这个地步,业务能谈成吗?
所以,很多事,要放在特殊年代去看。
我在日照读书时,日照最有名的就是海滨六路,那时骂人都经常来一句,你妈在六路上班……
就是红灯区。
各地都有类似的红灯区。
现在哪有了?
都转战微信了。
继续说老作家,我们从在水一方出来后,他不甘心,联系了他一个朋友,让给推荐个好玩的地方,他朋友开车来接我们,然后把我们送进了一个大院,这么说吧,你永远无法把这个地方与那个地方联想到一起。
也是要先洗澡。
然后有个防盗门。
打开防盗门后,是一个玻璃墙,墙里面或坐或站着上百个姑娘,每个姑娘裤衩上别着一个号牌,我哪见过这场面?!
使不得,使不得!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作家写性写的那么入木三分?
因为,他们真的什么都体验过。
也许还要跟小姐交谈一二,那些小姐都学过专业话术,会追销,不是让你加钟,你也不可能加,而是告诉你,她亲妹妹是39号,能否一起为您服务?
我是没体验过,他告诉我的。
今天,聊起这些,觉得这些男人,咋这么恶心?
在当时那个大环境下,常规操作!
还有一次,更有意思,他喝多了,喝到了凌晨2点多,我记得回到酒店3点了,当时是他一个学生请客,这个学生是个杰出青年,否则也不可能有资格跟他走这么近。
他喝多了,握着学生的手说,你好好努力,好好发展,争取早日XXXXX。
我心想,也就是这个时代。
放在过去。
这句话,可以砍头了。
也真没把学生当外人。
他这个年龄了,竟然还有些愤青。
时隔多年。
我再次读到他的文章,谈到了类似的话题,我发现,他变了,不那么愤青了,而是更加的道教了,有点丁元英的感觉了,道法自然。
他认为,全世界的操作系统,各个国家的,各个地区的,都是匹配的结果。
相互选择的结果。
一定是最合适的。
若是不合适,肯定换了。
盲目的套用所谓更先进的模式,反而会失序……
当时正好有部韩国电影《熔炉》上映,是写老师、校长虐待特殊儿童的,我套用作家的观点写了一篇影评,什么样的学生就会对应什么样的管理手段,例如我们小时候,老师都是直接打,不打不听话,有来支教的大学生,跟我们谈感恩,谈爱,结果就是我们都骗他。
我读大学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竟然没有恶意。
谁见了谁都很热情。
很友善。
而我的小学、中学是一个丛林世界。
充斥着打打杀杀。
突然进了大学,很不适应,原来人与人之间交往可以如此的和谐?
所以,大学老师可以谈爱,可以与学生交朋友。
而我们的小学、中学老师呢?
则必须棍棒。
为什么北京上海的小学、中学老师不需要棍棒?
那些孩子跟我们也不一样!
看守所里有牢头,属于狱霸系列,为什么不打击?
这是最好的管理模式。
自我进化出来的。
我曾经问过精神病医生,这些病人好管理不?
他说,比正常人好管理。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知道约束带的厉害,把人绑床上一天,你试试?
再也不敢了。
所以,不要总是抱怨,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为什么人家是那样?
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这是最合理的。
这个作家有很多故事值得写,但是写了会容易使人对号入座,影响不好,他的脑残粉之一就是我们山东的,既在单位上班又是个富婆,关于他很多故事我还是从富婆这里听到的,例如跟富婆出去旅游,事后会算账,我给你买了多少东西,你应该给我多少钱,富婆就觉得他太计较了,我给你买东西都从来没说过,你给我买个什么就算的清清楚楚。
还有一点,晚上喜欢光着屁股抽着烟在电脑前改文章。
这个,记得我写过。
也是富婆告诉我的,但是富婆是赞美他,意思是永远是事业第一,永远勤奋。
这不是作家的基本操作吗?
还有很多骚操作,想让富婆的家人帮着递纸条,扶正他,他退休前是副院长,想当院长。
还喜欢秀恩爱。
给媳妇写诗,貌似还发表到《读者》上了,我当时还写过一篇文章调侃这个事,为什么作家写的诗那么真切?因为那是他又恋爱了,是蘸着荷尔蒙写的,只是事后把主人公安到了媳妇头上而已。
之前,我写过一个观点,一个人若有300个粉丝,就能体验当名人的感觉。
当名人什么感觉?
A,别人跟你聊天,会紧张。
B,异性资源过剩。
C,有粉丝的地方,一路绿灯。
300个粉丝,是不是听起来很少?
其实,举个更直观的例子你就懂了,在班上当班长,也就是管四五十个人吧?已经是无数人暗恋的对象了。
300个粉丝,可相当于同时当了五六个班长。
我妹夫当村主任时,他能量有点弱,从而有什么事,喜欢找社员代表商量,表面上很民主,有什么大的决策商量着来。
结果是什么?
每次都反复,有人坚持朝东,有人坚持朝西。
他听了多数人的,朝东。
结果,发现,错了。
又改朝西。
两边都得罪了。
你看乡镇上的大村,都有个特点。
一言堂。
什么都不会商量。
直接推行。
村里要不要卖地?要不要引进工厂?
社员代表一商量,都是反对票。
后来,眼看着别的村工厂都发展起来了,有社员代表提出,咱应该招几个工厂过来,结果工厂建到一半,有村民阻拦,村里又搞不定,平息不了,结果烂尾了。
我哥原来的老板经常讲一句话,不要跟下面的人商量大决策。
因为,他们都是干活的。
老板是干什么的?
就是思考+决策。
跟下面的人商量,岂不是倒退吗?
理解了这些,很多东西也就释然了,很多东西,都是阶段性相互选择的结果,已经是最优答案了。
很多女人找老公,喜欢找老实男人。
有没有考虑过一个点?
性能力是什么?
是生命力的象征。
一个事业优秀的人,他一定是一个性欲爆棚的人。
您若是不承认这一点。
就说明,您太嫩了。
性能力又一分为二。
一是字面意思,行不行的意思。
二是获取异性的能力。
男人老实,就是因为性能力不行……
我爹,一辈子只跟我娘好。
若是无数女人主动贴我爹,你看我爹浪不浪?
他没有这个能力!
昨天,还看了句话,觉得很有意思,婚姻的尽头是什么?
是良心!
只要对方有良心,这就足够了。
你指望更多?
咋可能呢?
我认识的80后企业家里,创业最优秀的那个,也是找小姐最疯狂的那个,那他们为什么不找情人呢?
觉得浪费时间。
要守护核心精力。
女人喜欢做什么梦?
高富帅,只全心全意爱她一个人。
所以,女人们喜欢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就是最完美的诠释。
那,咱可以看看现实中的都教授是什么样子?
现实中的金秀贤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绝对忠诚,愿意为我去死。
能自力更生。
我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
我不需要的时候呢?
别来打扰我!
至于我是不是只爱你一个?
你猜?!
在我的世界里,也是一言堂,无论是家里还是店里,基本就是我说了算,很少讨论什么,包括我对读者的管理也是一言堂,你看文章下面的回复,其实我是不审核的,系统自动过,您留言就过,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为什么?
就是一言堂。
形成了压迫感。
大家会担心,若是我说了懂懂不喜欢的话,他的读者会不会冲我?
看别人,包括看大环境,我很不喜欢一言堂,觉得不管什么事只有一个声音肯定是错的,为什么不能公开讨论,允许不同的声音?
当我自己站在管理者的角色时,我又突然觉得理解了一言堂。
一言堂,是内耗最低的管理模式。
尤其是高歌猛进时。
上下一个声音,很容易形成合力。
前面我写过,百家争鸣多出现在弱环境里,就是没有领头羊能HOLD住全场,从而出现了杂音……
杂音是很容易扰乱军心的。
尤其是成长期。
山东台有个节目叫《拉呱》,整天播放一些负能量,婆媳关系,村里占地等等,我姥姥就说,看《拉呱》没有一件好事。
我就突然GET到了《新闻联播》的价值。
就是传递正能量,本身就是最大的积极意义。
我写过一个场景,去听郎咸平的演讲,那是一个夏天,穿着短袖进的会场,听他讲完以后,就一个感觉,中国要完蛋了。
出了会场,感觉天咋这么冷?
事实上呢?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去拉萨的路上,长途跋涉,动辄连续赶路48小时,人的情绪高度内耗,疲惫、心情也不好,从而会有抱怨。
牛哥说过一句话,情绪引导非常重要。
例如,今天,我们开个小会,谈谈懂懂的优点以及懂懂带给了我们什么价值,越探讨越感恩。
若是反过来呢?
今天,批判一下懂懂。
越批判越觉得他不是个玩意。
所以,情绪引导者很重要,若是新闻引导中国越来越好,那么你会觉得干劲十足,若是新闻里全是负面信息,卫生巾不能用,鸡蛋不能吃,你会觉得地球要爆炸。
做学习群,我也是这个管理模式。
除了我,全部禁言。
若是有人不认同我的观点怎么办?
很简单,离开就是了。
最近,北纬姐又回国了,让我办护照,跟她一起去芬兰,我一直懒的没去弄,她写小红书,从而吸引了不少人举家搬迁去芬兰。
她是来搞咨询会的。
我就问了她一个问题,你在酒店会议室搞这个说明会,难道没人管吗?
她跟我讲,有没有想过,让想走的人走,让想留的人留,不是好事吗?压根不管,其实酒店里天天都有人搞类似的咨询会。
我想了想,有道理!
今天,第一次在学习群遇到了怼我的人。
起因是她来了一句:懂老师,天天黑中医,说中药是草,我老公甲状腺结节,断断续续喝了半年中药,结节从4B到C级,这个怎么解释,都是天津市总医院检测的。
因为,我知道中医问题的本质是信仰问题。
于是,我调侃的回了一句:董老师知道个P,你听他天天瞎说,有效果就继续喝。
她又来了一句:听懂老师的,甲状腺结节4B就应该去医院拿一刀,过2年长出来在接着刀。
其实,这是胡扯,我压根没跟她联系过,她的意思是按照医生的建议,应该是要手术,复发后继续手术……
我又回了一句:董老师这种人,初中都没毕业,听他的过错了年,该吃吃该喝喝。
她又来了一句:别看中医,别喝中药包括中成药,做个合格的中医黑。
我说,您放心,我会的。您喝好了,是好事,偷偷喝就行了,没必要跟我们这群傻逼计较。
然后,她开始声讨我了,意思是整天在文章里黑中医。
我说,我弱弱的提醒一下,从4B到了4C,是不是说明恶化了?
其实,甲状腺别说结节了,就是癌都无大碍,记得我写过,在意外身亡的解剖中,有30%的存在甲状腺癌,一辈子也不会发病的,现在之所以甲状腺癌这么多,就是因为检测手段好了,前面我写过,现在医院偏科很严重,这两年比较火的就是甲状腺系列,根源是体检。
但是,频繁的喝中药,是错的。
我提醒她,让老公注意肝肾。
她以为我诅咒她。
来了一句,老公的肾好的很。
她以为是啪啪的能力。
那个是睪丸,肾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所以男人点爆炒腰花,吃了以后,除了整个人会变骚外,对性能力没有半点改变。
中药最容易损伤的就是肝肾。
后来,我在想,老公摊上这样的媳妇,也是祖坟冒青烟了。
但是,反过来想。
他能认同这些,就说明,他大概率也没什么科学认知。
一切都是命。
认知就是命的一部分。
作家写中医才恶毒呢,例如那句话,你也知道,中药里最有效的成分是热水……
我媳妇,信中医。
天天用中药泡脚。
也吃中药。
我不管,我觉得这也是她的命,我给她科普过,她接受不了,因为她没上过学,她的逻辑理解不了这些,引用我今早分享的那段话最合理:不同人的大脑也是不同的LLM模型从小到大的经历就是数据训练集,有的人的训练数据集很优质,有的人的数据集很廉价……最终不同人的大脑模型可以在不同领域解决不同的问题,有的人拿高薪,有的人就注定是低价劳动力。
这就是我之前谈的那个观点,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医学。
我爹我娘这种,学的是民间医学。
我们这种人,是学的现代医学。
从而,什么体系先入为主,什么就成了主流信仰。
我前妻,前岳父都是中医,错了,我前妻是兽医,我闺女是现代医学派,因为他们洗脑能力没有我的强,另外闺女是理科生,这些道理一说她就懂,我也跟前妻讲过,你信什么都行,哪怕你信那个也没问题,但是对于闺女,你不能传教,要让她拥有现代性,生了病要去最好的医院,而不是去找她姥爷。
以上,是上午写的。
下午打完球,我又想起了两个点。
一是羊汤店老板的姐姐,也就是我同学,她一直都对男人怀有敌意,导致30岁+了才结婚,因为她小的时候受过刺激,她妈带着她去抓爸爸,爸爸跟服务员搞到一起,妈妈动不动就要闹自杀,还要带着他们兄弟姐妹一起死,然后就是说爸爸的坏话,让他们去跟踪爸爸……
老了以后,貌似夫妻俩感情也很好。
有时我去吃饭,夫唱妇随。
二是想起了糖果厂的这个副总,我以前经常写一句话,我们要修炼不拿不占的能力,哪怕群里的红包都不要点,不属于咱的东西绝对不碰,你随意问一个人,你能做到不拿不占吧?都觉得自己能,其实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个多数要占到9成以上,就如同我做农业的时候,我去那些帮我干活的人家里,几乎都有从我那里偷回家的树苗,越是给私人老板做事,越要掌握这个界线,不是我的,绝对不拿,前两年有个朋友出了事,还把我牵扯进去了,因为我们有账目往来,怀疑我是利益输送方,他是上面出事了,他分管财务+办公室,自然就被隔离审查了,在里面待了那么久,后来又回去上班了,这个牛逼不?
没人捞他。
就因为一个原因。
从他手里走的每一笔,都记的明明白白。
光他采购的茅台就一卡车拉不了,他没拿过一瓶,一方面他不喝酒,一方面他本身是富裕家庭出身的,他自己就说,那点东西我从来没看在眼里。
前段时间还来我这里了,聊了很久。
我们都以为我们能做到不拿不占,实际上,我们管不住自己,类似的不拿不占其实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吃了人家的要回请,打球要拿球,就是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例如球馆里打球,女士是可以不用拿球的,现在一个球十几块钱,几局下来要用四五个球,有些女士,她们很尊重自己,从来都是先拿个球出来,人家未必是多高的工资,例如医院里的大姐姐,她每次都是先拿球,这是为什么?出身,父母都是青岛的大学生,支援沂蒙山建设而来沂水的。
我总是写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大家就觉得,你的世界咋这么小,光盯着谁拿球谁不拿球。
其实,这就是以小见大。
绝对不允许自己随意占别人的便宜。
是不是听起来很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