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的“外三关”都在忻州。
东边是雁门关。
西边是偏头关。
中间是宁武关。
我这次来忻州,被纠正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过去,我以为内三关对应的是内长城,外三关对应的是外长城。
其实,不对。
外三关与内三关,都修在内长城上。
内三关是防止蒙古进军北京的。
外三关是防止蒙古人南下中原。
都是外长城的加强版,外三关并非直面蒙古大军,北面从张家口到大同到榆林还有一条外长城。
外三关里,目前最冷门的是宁武关。
雁门关,5A。
偏头关,4A。
别看偏头关是4A,门票比5A还贵。
宁武关呢?
没A!
压根没做旅游开发……
又是那个循环思考,是因为没有入选十三关而没有做旅游开发,还是因为没有做旅游开发而没有入选十三关?
还有一点,宁武关上发生过长城史上最惨烈的绞肉战。
官方,输的很惨。
被屠了城!
对手呢?
农民起义家,李自成!
喜欢听戏曲的,肯定对“宁武关”三个字不陌生,京剧里有个名段就叫《宁武关》,又名《别母乱箭》,我直接摘抄简介吧:明末,李自成率部攻打宁武关,守将周遇吉固守,终难抵挡。周遇吉突围探母,欲保护老母及妻儿等逃离,周母誓与城池共存,令其再战。李自成兵逼城关,周母令媳、孙自杀,然后放火自焚。周遇吉力抗义军,被乱箭射死。
这剧,慢慢失传了。
题材,太有争议!
明朝这外三关里,宁武关修建时间最晚,“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明朝政府更加重视对长城修建,宁武关就是这个背景建设起来的。
因其位置位于偏头关与雁门关中间,宁武关修成后,三关总兵从偏头关迁到了宁武关,作战更加的机动,可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
因此,宁武关也成了山西镇所在地。
京剧里的守将周遇吉,不是虚构的人物,他就是明末时任三关总兵。
李自成个傻瓜,为什么不走雁门关或偏头关?
明明知道三关总兵在宁武关驻守,你还走中路?
这三关里,最好走的就是宁武关。
偏头关,有黄河。
雁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宁武关守兵不过几千人,而李自成有五十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守兵淹死,李自成采取的也是人海战术,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一批又一批的死亡,尸山血海,鏖战了七天七夜,攻开城门后,李自成下令屠城,解恨。
此时的李自成跟还没入关的清军一样,不自信。
离京城这么远的宁武关都使自己大伤元气,前面的关隘越来越重,这样打下去,哪受的了?
算了,先回陕西休整一下。
当时的他,没敢想过打进北京城。
刚准备班师回陕西,忽然接连收到明朝大同府和宣州府的两位总兵的投降书,信心大增,等于可以直通张家口了,拿下居庸关,北京城就是自己的了。
打居庸关,也没有宁武关这么费劲。
来到宁武关,学习了宁武关的建设背景,突然发现,原来明长城不是明朝一建立就大张旗鼓的修建,大部分是中后期修建的。
不难理解,为什么土木堡事变时,蒙古人那么容易刺穿紫荆关。
有没有可能,紫荆关当时只是个裸关?
没有配套长城?
我特意搜了一下,土木堡之变是1449年。
浮图峪长城是1573年。
果然是。
亡羊补牢!
忻州乃至整个晋北的长城,多是土坯结构,在雁门关时,长城保护员给我科普,明初修建的长城,如居庸关八达岭一带,多是砖墙结构的,明中后期的长城乃至城墙,多是夯土建筑,包括北京城的城墙的包砖工程也是在嘉靖后期才完成。
我个人觉得,与建筑时间关系不大。
要看就近有什么材料?
晋北,到处是黄土,夯土几乎是零成本。
八达岭、浮图峪这些地方,除了石头就是石头,而且山体陡峭,夯土夯不住,砖头、石头反而更好用。
我小的时候,村里很多房子还是夯土结构的。
长城保护员跟我讲,内三关主要是防瓦剌、鞑靼的,属于国家级对手,外三关主要是防今天属于呼和浩特-包头一线的土默特部,差不多就是河套地区的游牧部落,土默特部成年男丁的数量一直在万余徘徊,就这万多人对于丧失野战能力的明军而言,就是搞不定咋办?
修长城。
这三关里,他们最爱走宁武关。
宁武关的一侧防线是恢河,恢河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等于门户大开,他们就沿河谷挥师南进。
因为宁武关靠水守城,我看介绍里是这么写的:长城从恢河通过,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铁牛镇守,被称作明长城上唯一的水关。
又见唯一。
黄崖关也是这么说的。
因为“宁武关”没有入选十三关,在最初设计线路时,我就没把它纳入计划中,是雁门关的长城保护员极力的科普,我才来的,来了一看,就剩个破城楼了,除此之外也没啥,拍个照,就找酒店住下了。
意外的是,这里竟然有连锁酒店,白玉兰。
叫了个外卖。
俩小时才送到。
外卖小哥告诉我,实在不好意思,运力紧张。
我问,这边外卖小哥多不?
他说,全县四个。
要说我对宁武县城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白事店特别多,棺材、扎花,看来这边对白事非常讲究,竟然有扎纸一条街……
住进酒店,在酒店大堂看到了不少越野俱乐部的旗帜,原来,芦芽山竟然在宁武县,那我就懂了,芦芽山属于越野圣地。
正常情况下,爬一段古长城之前,我都提前做好功课,然后根据时间、路程来进行取舍。
宁武关的配套长城,我直接没爬,只是到此一游。
走了后,我静下心来研究了一番,后悔不已。
宁武关既是唯一水关,又有我国目前长城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刁口,还有宋辽界壕,也是全国唯一。
另外,还有一段赵长城,算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之一。
这个倒不是很稀罕。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修过长城,例如山东境内的齐长城,也自诩最早,直接自封为爹:长城之父。
有机会,来芦芽山玩穿越时,再补一遍。
值得!
今年,我二刷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
不由的感叹,山西的旅游越做越好。
几乎,无淡季。
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变坑蒙拐骗为热情服务了。
过去,五台山上,除了坑就是骗。
现在?
大家比拼的全是口碑。
纷纷挂出了美团或大众点评的奖状。
我是夜穿的五台山,准备住宿到山下农家乐,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提前帮忙打了电话,店老板打着手电钻进原始森林迎接我们。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五台山,整个山西旅游,氛围都很好。
回来时,我还写了篇文章,建议山东文旅部门到山西去学习一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咋全年无淡季?想当年,泰山是全国信仰,现在呢?泰安人都组团到五台山去烧香……
山西,每个角落都是宝贝。
全境都可以做旅游开发。
只能说,未来可期。
现在,还不行,现在热的主要是南北线与东西线,南北就是太原到大同,沿线有忻州古城,五台山,雁门关,恒山,东西就是太原到壶口,沿线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壶口瀑布。
长城外三关,一个5A,一个4A,听起来都很霸气。
但是,依我的直觉。
对当地带动很有限。
原因是游客很难过夜……
雁门关在代县,代县我转了两圈,就一家还算不错的酒店,还是当地品牌,没有连锁品牌就说明过夜客流量很有限。
宁武关所在的宁武县,就个芦芽山,也就是玩越野的去玩玩。
偏头关呢?
偏头关很漂亮,长城与黄河交汇,绝对的绝绝子。
偏头关所在的县城叫偏关。
别说连锁酒店了。
整个县城感觉就是个乡镇。
唯一像样的酒店是县招待所,就在县政府旁边,装修以及设施,还是上世纪的风格,我房间里的马桶盖还是坏的。
住下后,我分两天打卡的偏头关,第一天是对整个县城以及周边村子、烽火台进行了一个CITY WALK。
第二天去的黄河边,徒步了与黄河并行的长城以及老牛湾。
偏关整个县城很小,真的仿佛只是个乡镇。
多是低矮的平房建筑。
整个县城地处洼区,从而浓烟出不去,无论走到哪,都一股烧煤味,路边的门头都有朝外的烟囱,呼呼冒着烟。
当我CITY WALK到周围的村子时,靠近山体的多是窑洞,离山体远一点的则是类窑洞,每家每户都有七八个烟囱,甚至更多,算是一大特色,这个特色在整个晋北都很常见,也不难理解,禁止烧煤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瑟瑟发抖。
我来的那天,零下16度。
当晚,我总结了CITY WALK的见闻,三多。
烟囱多,狗多,女人多。
我去烽火台需要穿过村子,真是百犬群吠,使我想起了课本上学的那句: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还有狗跟着我追。
这狗不知道我是农村长大的,有对付它的绝活。
为什么女人多?
山东那边,冬天,大街上扎堆聊天的多是男的。
这边,竟然多是女的。
我看了看这边农村的生活条件,只能说,够吃!
我还顺手写了篇文章,问,为什么山西农民走不出去?
扶贫,最有效的就是移民。
你们为什么不去太原?去北京?去上海?
送个外卖当个家政,不都比蹲在这里强吗?
有当地读者给我评论:因为,有脚镣。
深爱这片土地!
去年,我骑行过山东136个区县,换句话说,我去过山东每一县,农村也走了,县城也去了,山东没有这么穷的地方,山东穷的地方就是朱之文的老家,菏泽,但是那边农业比这边强多了,至少地好,又可以机械化,当地可以打工的工厂也多。
晋北这些地方,仿佛被时间给冻结了,二三十年了,农民没有长进。
在这里,我还接触过扶贫干部。
蹲上几年。
也灰头土脸的了,思维也僵化了。
这边执法也落伍。
警车满城按喇叭,城管用车逼补鞋的老头,意思是你再不收摊就压过去了。
人也不热情。
我在偏关最高处的小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干部模样的大叔,我问他远处那个烽火台怎么走?
他不说话。
过了好久来了一句:你走不过去……
我自己瞄着方向。
到了村口,遇到一个村民,我问村后的烽火台怎么上?
他先反问我:你干什么的?
我说,游客。
他说本地话,我也没听懂。
后来遇到了一个戴眼镜的女士,她告诉我,从村东头有条小路可以上去。
偏关的烽火台很漂亮,很圆。
咋保存的这么好?
当地人跟我讲,偏关县城就是由明朝军堡演变而来,这里的人多是当年的守军之后,对长城有感觉。
县城周边的烽火台是点状分布的,为什么没看到配套长城?
当地人的说法是,偏头关的主要任务是防黄河结冰后,蒙古人踏冰而过,所以长城都是平行于黄河而建的,这些烽火台的作用是黄河边上发现了敌情,第一时间多米诺到偏关县城,这边派兵过去增援。
偏关县城与古城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不分古今了。
当我站在烽火台的位置俯视整座县城时,发现,偏关县城也不完全都是平房,也有现代城市的影子,有几座高楼,在角落里。
不知道房价几何。
偏关所处的这一段黄河,有两个考点。
第一,黄河是自北向南流的。
第二,这里的黄河是三峡式的,两侧是大峡谷,叫蒙晋陕大峡谷。
若不是冬季?
蒙古人骑着马几乎没有过河的可能性。
崖面太高,水面太宽,太湍急。
巧的是,我来的这天,冰面很厚,对偏头关的认识又深了一层,真的可以踏着冰面走到对面去,据景区的工作人员讲,再过半个月,冰面能有一米厚,铲车都可以开上去。
铲车开上去干什么?
搞冰雕节。
铲车、电锯以及东北师傅都来了,就等冰厚达标就开工。
这个季节老牛湾游客多吗?
有个毛。
大门都紧锁了,值班人员被我喊起来的。
门票是六十多还是八十多,反正比雁门关贵,我跟他商量,我也不要票,反正也没人,你放我进去,我转你微信上,少要点。
他被我说的动了心。
后来一咬牙,坚持了原则。
因为,他们是俩人值班,一个负责卖票一个负责开门……
老牛湾这个位置,有两大交汇。
内长城与外长城。
长城与黄河。
有大开发的迹象,正在建房子,刚修的长城一号公路,我特意看了看介绍,山西计划深度开发全境游,利用旅游做好扶贫工作,计划修三条旅游专线。
长城公路。
黄河公路。
太行山公路。
有的修好了,有的正在修中。
到老牛湾这条路,崭新,应该刚通车没多久,去年我到隔壁的乾坤湾时,还有一段是土路,现在也全是柏油路了。
偏头关与老牛湾,我都是推荐的。
到偏头关,是看看晋北人是怎么生活的,真实的晋北,真实的窑洞,以及古城墙与民居是怎么结合的,有的老百姓直接把城墙当窑洞挖了住。
到老牛湾,看看不一样的黄河,清澈,深邃,这哪是黄河?分明是长江!
再看看屹立在黄河口的敌台,看着很小。
走到跟前,很是高大!
后来,我发现,其实从河边能钻过去,我出来的时候没走正门,走黄河沿线一路南下,差点走到了乾坤湾,沿途都是长城,这个长城很长,一直与黄河并行到河曲县,甚至南边还有……
这边的土比雁门关、平型关那边的都要细,我走在地面上,就仿佛走在面粉上。
很软,一步一个沙尘暴。
是不是更干旱的缘故,还是与土质有关?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把今天的内蒙古地界理解为当年的匈奴地带,那么偏关的重要性就能很直观显现出来了,站在老牛湾,西边是鄂尔多斯,北边是呼和浩特,直线距离都不到100米。
呼和浩特那边,现在也搞了个老牛湾风景区。
当时,我问工作人员,对面的那些建筑也是咱的吗?
我想顺着冰面过去。
他告诉我,那不是,那是内蒙古地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