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去上班。
右转,封路了,大雨的缘故,几棵树倒了,要处理。
那我只能继续直行。
要绕老大老大一个圈,路上堵的死死的,途经朋友茶馆,看她车在。
要不,喝杯茶吧,等一会车少了再走。
到茶馆喝茶,特别是在大案板上喝,一般都是不要钱的,路过就可以来喝,这是所有茶馆的惯例,但是我总觉得不好意思,每次我喝完,都会顺手买点茶叶,也不买多,三五百块钱的,就当买单了。
朋友给我看打印出的设计图,她刚租了一套沿街的民房,带院子的,位置略偏,但很幽静,找青岛设计师给设计的,想改造成徽派风格,黑白色调,核心业务是喝茶+吃饭。
吃饭是预约制。
问我,这个风格如何?
我说,挺好。
当然,内心肯定不是这么想的,大家有个误区,总喜欢仿古,不用看别的,看山东的所有景点,有一个不是仿古建筑吗?
全是。
我喜欢现代的东西。
现代色调,现代格局,现代家具……
甚至是智能的。
不好吗?
包括我去一些朋友家,年纪轻轻的全是红木家具,我感觉缺少活力,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样子,里面充满现代气息才对,摆个头盔、足球、雪板,不帅吗?
泡茶中。
朋友说,你教教我,怎么把茶叶卖好吧。
我说,要给钱才行。
她问,还需要给钱啊?
我说,肯定啊,你找人打扫卫生不给钱吗?
其实我是调侃她的,只是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认识误区,总觉得体力的、物质的劳动成果是实在的,值钱,脑力劳动成果是虚的,不值钱。
这就如同大家找我发个广告,我一说是收费的。
接着没后续了。
他们觉得,你顺手给发个朋友圈的事。
还要钱?
对不起,就要!
因为,你们的朋友圈不值钱,所以为了省5块钱你们都能去集赞,但是我的不同,你不给我5千块钱,我是不会帮你发的,也并非是给我5千我就给你发,我还要看你能不能给我加分。
有时,我看他们发广告发的那么辛苦,我都替他们着急。
我帮你们发发就是了。
给我点钱就是了,只要你不笨,当天不就赚回去了吗?何况我的微信好友消费力不比你的微信好友强了太多?太差的好友早让我删的差不多了。
转不过这个弯来。
我问,今年茶叶卖的如何?
她说,很差。
我问,是因为没钱了吗?
她说,也说不出为什么来。
我说,你没看前几天人家茶小刘搞的开业典礼吗?签到400人,现场充值办卡,充值都要排队,你充个万儿八千的都不好意思往里排。
她说,我在朋友圈看了,的确厉害,她为什么起来的那么快?
我说,就是会员制,做圈子,你一年交2千元,每个月给你邮递一份茶叶和小礼物,茶叶是她推荐的,礼物都是会员赞助的,什么礼物都有,月饼呀,烧鸡呀,当时我也建议你这么搞过,为什么她一开业能去那么多人?都是会员,号召力没问题,大家也愿意捧场。
她说,总觉得,不会有人花2千元买个会员。
我说,你相信有,就真有,而且这个东西是一个加速过程,最初只有10个人,新来的会这么想,等于认识一个人成本是100元,但是你有2000人呢?他们会怎么想?认识一个人的成本只有1块钱,而且2000人基本可以覆盖一座城市,各行各业,每个人怎么都觉得能赚回来,你想办什么事都很简单,你想推广什么业务也瞬间覆盖。
她问,怎么开始呢?
我说,从第一个会员开始啊,每加入一个,人家茶小刘都给广告一番,干什么的,开什么店的,店在哪,主要做什么服务,还带二维码。
她说,总觉得学不来。
我说,这个东西不好学的根本,是看不到,就是你看不到这个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她说,咱这边茶叶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领导,领导是不希望被广告的。
我说,没事,会员有两个模式,可以选择广告模式,也可以选择潜水模式,潜水模式就是只介绍X先生,别的就没有了,但是作为你,你是知道他的身份的,当有会员求助时,你可以帮忙对接。
坐了一会,我就走了。
之前我给过她多个建议,她都没有落地。
最大问题,其实还是看不到。
本地茶馆做到最后,都成了超市,什么茶都卖,什么茶都有,就指望两个节卖点礼品茶,平时没有什么生意,只是个江湖驿站。
一年若是能赚30万?那就算活好的。
茶叶市场想赚钱,四条路可选。
要么,做品牌代理。
品牌茶是未来消费的核心,我一这么写,大家就轮番批评我,说我不懂茶,我总是反问一句,既然你说的茶叶这么好,为什么没成品牌呢?包括我一个好朋友,她前几天跟我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我的核心竞争力是品茶,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卖品牌茶的缘故,还是要卖小众的散茶。
使我想起了当年我带了一个北京的队伍,有新疆的朋友热情的送了大家一些干枣,有人竟然不吃。
不吃的理由是什么?
没有包装的东西,能吃吗?
这是十多年前的事,我一直都觉得矫情,现在回头想想,这其实也是阶层,越来越多的人不能接受散货了,例如散酒、散的红糖、散茶。
既然是入口的东西,哪能没有包装?
要么,做城市圈子。
类似茶小刘的模式,她起步很晚,也就是两年的时间吧。
要么,做茶具。
这个就有点理财圈子的意思了,帮大家选壶,我之前去了东营一家很大的茶馆,闲聊起来,老板说茶叶不赚钱,核心是茶壶,三五十万的茶壶一年能卖N把,整个大厅里全是茶壶。
这个一般人做不了,需要绝对的专业和绝对的信任和绝对的渠道。
有点类似我们做签名书。
都是直接到大师家里,例如你想买谁的壶,带着你一起去。
要么,做网销。
就是回归茶叶本身,就是卖茶叶,品牌茶、年份茶,做回头客,我有个读者,就在武汉做这个生意,有淘宝,有微信,通过公众号引流,我在朋友圈发过多次,现在一个月很稳定100万的成交额,基本都是朋友介绍朋友,他的价格也远高于淘宝同行,为什么他做的如此出色?
两大核心:
第一、货源优势。
第二、人品可信。
这个是需要绝对的时间沉淀,积累,欲速则不达。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我若是开个茶馆,我就只卖一款茶,选一款生普,品牌的,不要什么都卖,什么都有,说明你什么都不专业。
要让客户来适应你,而不是你总去迎合客户。
我一给出类似的建议。
他们就一堆反驳等着我:你跟我们不一样,你卖什么都有人买。
但是,从来不思考另外一面。
他说的是不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卖酒、卖茶,都干过,我都只做单品,客户普遍有选择困难症,我们帮他直接选了,你觉得贵了,你去买便宜的,你觉得便宜了,你去买贵的。
是不是太单调了?
我卖书也是如此,一段时间只卖一本书。
把复杂的游戏简单化。
有这么玩的吗?
茅台、苹果、国窖1573,不都是如此吗?
为什么大家开不了茶馆?
能量场太弱了。
人家来店里,总觉得是到青楼,咱一口一个大爷喊着,这决定了,你驾驭不了客户,从而处处被动,你为什么觉得没有人会花两千元买个会员?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太弱了,不值得对方这么肯定。
若是你有绝对的能量场。
那么,游戏规则就可以随意制定了,你让充卡就充卡,你让买会员就买会员,你可以看一座城市卖酒卖的出色的,多是“德高望重”的人。
真的德高望重吗?
真的!
在本地有个做酒的大姐大,比茶小刘做的圈子还出色,没有会员制,什么都没有,但是自然而然的成了一个圈子。
大姐大是做白酒的。
也是一个单一的品牌,但是这个品牌有三款。
粗略一点理解,有点类似天之蓝、海之蓝、梦之蓝。
就是从两百元到两千元,都有。
你需要什么价位的,就选什么价位,我之前送的酒,很多都是从她这里拿的,她定价很讲究,就是京东同价,京东搞活动,她就按照活动价,意思是京东就算最便宜的,咱不让你花冤枉钱。
我对她的定义就是隐形冠军。
为什么这么多人捧场?
她是一个时刻在为别人着想的人,成为她朋友的人越多,那么她帮助别人的能力就越强,你说你是想找律师还是医生吧?
找她就行了。
在做酒之前,她本身也算事业有成。
虽然传闻很多。
但是,在男女关系上,她是很干净的。
我觉得,这样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无论是卖酒还是卖茶,有时我在想,我若是在男女问题上再完美一点,我就能成为她。
先做人,后做事。
绝非一句空话,为什么同是茶同是酒,不同卖家差别这么大?就是老板本身的格局导致的,一提茶或酒,大家想到的几个,都是青楼模式。
真正牛B的,你为什么看不到?
对不起,你不在人家的目标客户圈子里,自然听都没听说过,很多人买酒,不是一次几千几千,而是一次几十万的买,上次打比赛,有个帅小伙直接买了30万的国窖1573,这是这个群体的消费常态,无所谓,慢慢喝就是了。
当时我为什么卖红酒?
就是刘胜老师天天给我发对话截图,A客户买了100万的酒,B客户买了300万的酒,他不是哄我,是真的。
我卖的时候,发现A客户没买我的,B客户也没买我的。
是我能量场,略差。
还降服不了他们,但是C客户买我5万的酒,D客户买我10万的酒,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东西的核心在于?
你是谁!
类似大姐大的人,我还认识一个,就是潍坊卖摩托车的,焦氏,在山东也能数的着吧?老板有个特点,不管什么时候,你找他咨询个问题,他都是非常热情的,包括一些很稀有的车型,他不确定的一些问题,也是去问询以后给你答复,说到就做到,摩托车这个行业他干了20多年,同行都死了,他依然活着,而且有点4S店的感觉了,展厅里什么车都有,你在潍坊溜达一圈,看看路上骑的摩托车,基本都贴他们家的LOGO。
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人。
周五,大姐大问晚上有时间不?去她的菜园烧烤,说是马上中秋节了,送两瓶酒给我……
不只喊了我。
是不是一种推销方式?
不是。
到了她这个境界的人,是不需要推销的。
他们都穿着裤子,就我自己穿着短裤,让蚊子咬了N个包,大姐大去找花露水。
我说,不用,不用,何况花露水也没用。
说喷上管用。
我顺便给大家科普了一下,花露水并不驱蚊,真正驱蚊的是户外驱蚊膏,而且必须是含有DEET的,DEET是啥?就是化学驱蚊液,最早由美国的农业部所制作,专供用于美军野战,后来被推广民用,花露水为什么不驱蚊?就是因为被民意绑架了,老百姓总相信什么天然的,不含化学物质的,总觉得化学物质就有害,所以各花露水厂家纷纷标注,不含DEET,其实是适得其反。(DEET对人体无害)
哇,你懂的真多。
这?
初中化学而已。
何况,我是理科生。
在闲聊时,我很愿意分享这些生活小常识,大姐大做烧烤,摆的几个盘都是罐头的,有大哥就说了,罐头类的还是要少吃,防腐剂太多了。
那我也可以顺便给科普一下,罐头食物多不含有防腐剂。
当然,这个我没给科普。
罐头当时为什么是罐头?就是想不加防腐剂而保证食物不变质而设计出的一个玩意,现代杀菌+现代灌装技术已经决定了,大部分鱼类、海鲜类的罐头都已经是0防腐剂的。
放心吃就行了。
若是需要加防腐剂,就没必要使用罐头装了,直接用普通的真空袋装就可以了。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中美战争。
前段时间我还发了个朋友圈,说几个球友喝了酒,因为中国能不能打过美国,差点打起来了,一派认为绝对没问题,中国的洲际导弹随时等着他们,航母来了试试?瞬间给你炸掉。
一派认为,不敢打。
大姐大组的这个局呢?
也有讨论,但是普遍是另外一个声音,那就是现代战争已经是科技战了,科技战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你不知道人家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我们对现代战争还处于想象阶段,停留在打伊拉克的阶段,这就如同苹果手机出来前,人们不知道智能手机是个什么样子,苹果不发布新手机呢?那么手机界都是瞎捣鼓而已,什么时候我们对现代战争有新的认识?下次美军出手的时候,我们才能哇塞一句,原来现代战争是这个样子。
所以,会打吗?
不会。
我们有数,对方也有数。
拿捏的死死的。
还有一点,现代战争已经没有平民什么事了。
以后,多是斩首行动!
这些,都不属于我们操心的范畴,越把精力用到这方面,越是徒劳的内耗自我,有这个心思不如做点小生意,赚点钱。
我们总是说自媒体。
但是,多数人都不可能成为媒体的,又不写,又不拍。
我们真正要打造的是自威信。
就是在你的辐射范围内,你是一个靠谱的人,未来你卖什么都有人买,这比研究商业模式要靠谱的多。
是小城市好,还是大城市好?
都好。
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取决于,你是谁。
人是分层的。
这个层,并不以地域区分。
而是以财富值或才华值或权力值区分。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最通俗的区分就是财富值,我之前写过两个片段,一个是我儿子学校里的一个小姑娘,已经走过了150多个国家,只是个小学生而已,就是父母有钱,加上有相应的眼界。
还有一个,就是去年我们走丙察察进藏,在拉萨时,我们入住了一家五星酒店,恰好那天在搞什么丽人论坛,关于女性成长的,会场外摆了很多照片,是会员的,你会发现,原来西藏有钱人,特别是有钱女人,打扮的也跟北京上海一样,也穿泳装,去青岛拍写真,去内蒙古沙漠拍写真,也是全球飞……
当时,我还感叹的写了一句话:全世界富人过着相似的生活。
在我们的印象里,西藏的女人应该是高原红、脏兮兮的。
可是,当天我们遇到的,全是现代女性。
又反过来一想。
拉萨,是个城市,是个省会,这里聚集着整个藏族最有钱的群体,他们不可能再放牧,也会送孩子去北京上海读书,也会让他们出国留学,至于毕业后,可能有一部分就回到了拉萨,毕竟人都是有故乡情结的。
人往高处走。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财富值,从而提高自己的眼界,例如我虽然生活在县城,但是我自我感觉良好,感觉整个大上海大部分人,应该说至少四分之三的人收入不如我高,虽然偶尔写写自己去上海很自卑之类的,那都是为了写作需要。
更多的人理解为了什么?
人往高处走,就是往大城市迁徙。
南老师第一次找我,是问我一个楼盘值不值得买,上海的一个公寓。
我跟他说,不值得买,若是在上海想买房子,可以选法拍房,这是外地人买房的一个重要渠道。
公寓,不管是县城的还是上海的,都不值得买。
最终,都会沦为鸡窝。
之前我分享过一段话:很多公寓产品,交房的时候高大上,有大堂有前台,也有大理石水晶灯。但是过不了三五年就一塌糊涂了,卫生也不行了,地面也破损了,电梯也晃悠了,安全性也下降了。因为公寓八成住户都是租户,而租户是不会爱护房子的,而且三教九流,二十四小时不得安宁,这也是公寓产品很难增值的原因。
对于大城市,我的观点是什么?
第一、人生在哪,就是哪里人,这是一辈子的基因。
第二、让自己足够富有,具有随意在国内迁徙居住地的能力,例如想去上海,随时可以置办个家,要让自己具有流动性的视野和能力。
第三、我希望孩子的人生是立体的,从下而上,从农村到城市,至于到城市以后,他选择城市还是农村,那是他的选择,他会选择让他自己最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我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艺术家,艺术家是必须要有生活气息的,整个中国今天的主流群体是农民,未来的主流群体是县城居民。
南老师,夫妻俩收入都一般。
小康家庭吧。
但是呢,他们接受了另外一套理论,应该说是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就是人往高处走,就是去上海,一定要给孩子上海户口。
那么,子子孙孙都是上海人了。
我的观点是什么?
你有钱了,这些都不是事,你看本地这些土豪,他们普遍在大城市置有房产,就是说在那里有家,大约是2010年,虹桥那边要建高铁站还是啥,我跟陈辉民去见他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在县城生活,就是沛县,那哥们开了一辆宝马760,在沛县做了一家壁炉企业,主要是出口欧美,同时也在做地产,有几个地产项目,当时他们就在讨论,要不要去虹桥置办地产,置办的目标是写字楼,直接买一整层,同时在附近买几套住宅……
所以,我的观点是什么?
你的眼界,不取决于地理位置。
取决于你的财富高度。
所以,南老师问我的时候,我的观点是,在县城就挺好的,咱什么财富水平就匹配什么居住环境,小孩子有本事,让他自己飞,若是没本事?还不如回县城接咱的班。
我当时跟我哥也是这么商量的,咱的目标就是做一家可持续性发展的本土工程企业,甚至未来可能也会做地产,为什么要可持续性发展呢?
万一咱娃学习不中用呢?
至少,咱能让他们接班。
咱可不指望他孤身一人去上海写字楼里打工……
后续,听说南老师还是买了那套公寓,说位置很好,就当民宅住着,等他们拿到户口以后,再把这个卖了,置换成住宅。
可能对法拍房有什么忌讳吧?
大城市的法拍房,没有太多忌讳,毕竟咱以投资为主,但是小地方的法拍房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前段时间我那个朋友看了一套别墅,准备拍卖的状态,问我可以买不?
我说,不建议,一是那个位置太差,几乎进入农村了。二是这个房子没有给它的前任带去好的运气,房子都装修了,竟然破产了。
大家为什么喜欢买有钱人或领导的车?
一回事。
运气好的车子。
前几天,南老师路过我的店,看我在,进来聊了几句。
聊了聊他们的大上海之路。
他们的策略是什么?
先离婚,让媳妇跟一个上海老男人结婚,十年后,媳妇是上海户口了,娃也是上海户口了。
代价呢?
给对方20万。
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领证一年多了。
我问,是不是夫妻生活更好了?
他说,没啥变化。
我说,人家不是说了嘛,治疗阳萎最好的方式,就是闭上眼,反复的自我暗示:她不是我老婆,她不是我老婆……
他说,这倒是,真是天天抱着别人的媳妇睡觉。
我问,找的中介?
他说,是的。
我问,万一十年后,户籍取消了呢?
他说,这个不可能。
我说,你这个线放的太长了。
他说,最近遇到了点事,就是这个男的总是问我媳妇借钱,要么是说自己的老婆生病了,要么说自己的信用卡到期了。
我问,20万给了吗?
他说,还没有,约定的是每年给2万。
我问,借给他了多少钱?
他说,借了6千给他。
我问,媳妇跟他单独接触过吗?
他说,就是一起去过民政局,别的没有。
我说,你这个事,在我看来,太冒险了,虽然上海户口很重要,但是也不至于为了户口而跟人结婚,虽然我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我一直都无法理解为了买房或落户而假离婚的人,不让买咱不买就是了,不让落咱不落就是了,我媳妇提过要在深圳找人假结婚落户,深圳那个是最快的,但是我也拒绝了。
他问,现在止损呢?
我说,我的建议是止损,还有一点,欲望要略低于实力,会更好一些。
待南老师走后,我在想,南老师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是“结婚证”的神奇之处,虽然是假结婚,但是在女人心里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老头找南老师媳妇借钱,会借的缘故。
南老师觉察到了这种变化。
心里不是滋味!
他也憋屈,跟谁诉说?
使我想起了本地那个朋友,非送孩子出国留学,但是又没有匹配的经济实力,贷款+卖房,硬是把自己搞成了负债累累,拆了东墙补西墙,原本很老实的人,嘴里没有一句实话了,马上还,马上还。
在县城多好,每天活的潇洒自在,仿佛土财主一般。
非去幻想不属于你的世界,你以为去了上海就是许文强啊?天天在上海滩附近的活动,到了上海你才发现,普通老百姓就是蝼蚁。
我在上海生活了一年多,就是因为感受到了这一点,决定回农村的。
………………………………
特别说明: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C、公众号:懂懂朋友圈,每天更新健身、定投、私人生活。
………………………………
右转,封路了,大雨的缘故,几棵树倒了,要处理。
那我只能继续直行。
要绕老大老大一个圈,路上堵的死死的,途经朋友茶馆,看她车在。
要不,喝杯茶吧,等一会车少了再走。
到茶馆喝茶,特别是在大案板上喝,一般都是不要钱的,路过就可以来喝,这是所有茶馆的惯例,但是我总觉得不好意思,每次我喝完,都会顺手买点茶叶,也不买多,三五百块钱的,就当买单了。
朋友给我看打印出的设计图,她刚租了一套沿街的民房,带院子的,位置略偏,但很幽静,找青岛设计师给设计的,想改造成徽派风格,黑白色调,核心业务是喝茶+吃饭。
吃饭是预约制。
问我,这个风格如何?
我说,挺好。
当然,内心肯定不是这么想的,大家有个误区,总喜欢仿古,不用看别的,看山东的所有景点,有一个不是仿古建筑吗?
全是。
我喜欢现代的东西。
现代色调,现代格局,现代家具……
甚至是智能的。
不好吗?
包括我去一些朋友家,年纪轻轻的全是红木家具,我感觉缺少活力,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样子,里面充满现代气息才对,摆个头盔、足球、雪板,不帅吗?
泡茶中。
朋友说,你教教我,怎么把茶叶卖好吧。
我说,要给钱才行。
她问,还需要给钱啊?
我说,肯定啊,你找人打扫卫生不给钱吗?
其实我是调侃她的,只是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认识误区,总觉得体力的、物质的劳动成果是实在的,值钱,脑力劳动成果是虚的,不值钱。
这就如同大家找我发个广告,我一说是收费的。
接着没后续了。
他们觉得,你顺手给发个朋友圈的事。
还要钱?
对不起,就要!
因为,你们的朋友圈不值钱,所以为了省5块钱你们都能去集赞,但是我的不同,你不给我5千块钱,我是不会帮你发的,也并非是给我5千我就给你发,我还要看你能不能给我加分。
有时,我看他们发广告发的那么辛苦,我都替他们着急。
我帮你们发发就是了。
给我点钱就是了,只要你不笨,当天不就赚回去了吗?何况我的微信好友消费力不比你的微信好友强了太多?太差的好友早让我删的差不多了。
转不过这个弯来。
我问,今年茶叶卖的如何?
她说,很差。
我问,是因为没钱了吗?
她说,也说不出为什么来。
我说,你没看前几天人家茶小刘搞的开业典礼吗?签到400人,现场充值办卡,充值都要排队,你充个万儿八千的都不好意思往里排。
她说,我在朋友圈看了,的确厉害,她为什么起来的那么快?
我说,就是会员制,做圈子,你一年交2千元,每个月给你邮递一份茶叶和小礼物,茶叶是她推荐的,礼物都是会员赞助的,什么礼物都有,月饼呀,烧鸡呀,当时我也建议你这么搞过,为什么她一开业能去那么多人?都是会员,号召力没问题,大家也愿意捧场。
她说,总觉得,不会有人花2千元买个会员。
我说,你相信有,就真有,而且这个东西是一个加速过程,最初只有10个人,新来的会这么想,等于认识一个人成本是100元,但是你有2000人呢?他们会怎么想?认识一个人的成本只有1块钱,而且2000人基本可以覆盖一座城市,各行各业,每个人怎么都觉得能赚回来,你想办什么事都很简单,你想推广什么业务也瞬间覆盖。
她问,怎么开始呢?
我说,从第一个会员开始啊,每加入一个,人家茶小刘都给广告一番,干什么的,开什么店的,店在哪,主要做什么服务,还带二维码。
她说,总觉得学不来。
我说,这个东西不好学的根本,是看不到,就是你看不到这个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她说,咱这边茶叶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领导,领导是不希望被广告的。
我说,没事,会员有两个模式,可以选择广告模式,也可以选择潜水模式,潜水模式就是只介绍X先生,别的就没有了,但是作为你,你是知道他的身份的,当有会员求助时,你可以帮忙对接。
坐了一会,我就走了。
之前我给过她多个建议,她都没有落地。
最大问题,其实还是看不到。
本地茶馆做到最后,都成了超市,什么茶都卖,什么茶都有,就指望两个节卖点礼品茶,平时没有什么生意,只是个江湖驿站。
一年若是能赚30万?那就算活好的。
茶叶市场想赚钱,四条路可选。
要么,做品牌代理。
品牌茶是未来消费的核心,我一这么写,大家就轮番批评我,说我不懂茶,我总是反问一句,既然你说的茶叶这么好,为什么没成品牌呢?包括我一个好朋友,她前几天跟我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我的核心竞争力是品茶,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卖品牌茶的缘故,还是要卖小众的散茶。
使我想起了当年我带了一个北京的队伍,有新疆的朋友热情的送了大家一些干枣,有人竟然不吃。
不吃的理由是什么?
没有包装的东西,能吃吗?
这是十多年前的事,我一直都觉得矫情,现在回头想想,这其实也是阶层,越来越多的人不能接受散货了,例如散酒、散的红糖、散茶。
既然是入口的东西,哪能没有包装?
要么,做城市圈子。
类似茶小刘的模式,她起步很晚,也就是两年的时间吧。
要么,做茶具。
这个就有点理财圈子的意思了,帮大家选壶,我之前去了东营一家很大的茶馆,闲聊起来,老板说茶叶不赚钱,核心是茶壶,三五十万的茶壶一年能卖N把,整个大厅里全是茶壶。
这个一般人做不了,需要绝对的专业和绝对的信任和绝对的渠道。
有点类似我们做签名书。
都是直接到大师家里,例如你想买谁的壶,带着你一起去。
要么,做网销。
就是回归茶叶本身,就是卖茶叶,品牌茶、年份茶,做回头客,我有个读者,就在武汉做这个生意,有淘宝,有微信,通过公众号引流,我在朋友圈发过多次,现在一个月很稳定100万的成交额,基本都是朋友介绍朋友,他的价格也远高于淘宝同行,为什么他做的如此出色?
两大核心:
第一、货源优势。
第二、人品可信。
这个是需要绝对的时间沉淀,积累,欲速则不达。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我若是开个茶馆,我就只卖一款茶,选一款生普,品牌的,不要什么都卖,什么都有,说明你什么都不专业。
要让客户来适应你,而不是你总去迎合客户。
我一给出类似的建议。
他们就一堆反驳等着我:你跟我们不一样,你卖什么都有人买。
但是,从来不思考另外一面。
他说的是不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卖酒、卖茶,都干过,我都只做单品,客户普遍有选择困难症,我们帮他直接选了,你觉得贵了,你去买便宜的,你觉得便宜了,你去买贵的。
是不是太单调了?
我卖书也是如此,一段时间只卖一本书。
把复杂的游戏简单化。
有这么玩的吗?
茅台、苹果、国窖1573,不都是如此吗?
为什么大家开不了茶馆?
能量场太弱了。
人家来店里,总觉得是到青楼,咱一口一个大爷喊着,这决定了,你驾驭不了客户,从而处处被动,你为什么觉得没有人会花两千元买个会员?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太弱了,不值得对方这么肯定。
若是你有绝对的能量场。
那么,游戏规则就可以随意制定了,你让充卡就充卡,你让买会员就买会员,你可以看一座城市卖酒卖的出色的,多是“德高望重”的人。
真的德高望重吗?
真的!
在本地有个做酒的大姐大,比茶小刘做的圈子还出色,没有会员制,什么都没有,但是自然而然的成了一个圈子。
大姐大是做白酒的。
也是一个单一的品牌,但是这个品牌有三款。
粗略一点理解,有点类似天之蓝、海之蓝、梦之蓝。
就是从两百元到两千元,都有。
你需要什么价位的,就选什么价位,我之前送的酒,很多都是从她这里拿的,她定价很讲究,就是京东同价,京东搞活动,她就按照活动价,意思是京东就算最便宜的,咱不让你花冤枉钱。
我对她的定义就是隐形冠军。
为什么这么多人捧场?
她是一个时刻在为别人着想的人,成为她朋友的人越多,那么她帮助别人的能力就越强,你说你是想找律师还是医生吧?
找她就行了。
在做酒之前,她本身也算事业有成。
虽然传闻很多。
但是,在男女关系上,她是很干净的。
我觉得,这样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无论是卖酒还是卖茶,有时我在想,我若是在男女问题上再完美一点,我就能成为她。
先做人,后做事。
绝非一句空话,为什么同是茶同是酒,不同卖家差别这么大?就是老板本身的格局导致的,一提茶或酒,大家想到的几个,都是青楼模式。
真正牛B的,你为什么看不到?
对不起,你不在人家的目标客户圈子里,自然听都没听说过,很多人买酒,不是一次几千几千,而是一次几十万的买,上次打比赛,有个帅小伙直接买了30万的国窖1573,这是这个群体的消费常态,无所谓,慢慢喝就是了。
当时我为什么卖红酒?
就是刘胜老师天天给我发对话截图,A客户买了100万的酒,B客户买了300万的酒,他不是哄我,是真的。
我卖的时候,发现A客户没买我的,B客户也没买我的。
是我能量场,略差。
还降服不了他们,但是C客户买我5万的酒,D客户买我10万的酒,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东西的核心在于?
你是谁!
类似大姐大的人,我还认识一个,就是潍坊卖摩托车的,焦氏,在山东也能数的着吧?老板有个特点,不管什么时候,你找他咨询个问题,他都是非常热情的,包括一些很稀有的车型,他不确定的一些问题,也是去问询以后给你答复,说到就做到,摩托车这个行业他干了20多年,同行都死了,他依然活着,而且有点4S店的感觉了,展厅里什么车都有,你在潍坊溜达一圈,看看路上骑的摩托车,基本都贴他们家的LOGO。
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人。
周五,大姐大问晚上有时间不?去她的菜园烧烤,说是马上中秋节了,送两瓶酒给我……
不只喊了我。
是不是一种推销方式?
不是。
到了她这个境界的人,是不需要推销的。
他们都穿着裤子,就我自己穿着短裤,让蚊子咬了N个包,大姐大去找花露水。
我说,不用,不用,何况花露水也没用。
说喷上管用。
我顺便给大家科普了一下,花露水并不驱蚊,真正驱蚊的是户外驱蚊膏,而且必须是含有DEET的,DEET是啥?就是化学驱蚊液,最早由美国的农业部所制作,专供用于美军野战,后来被推广民用,花露水为什么不驱蚊?就是因为被民意绑架了,老百姓总相信什么天然的,不含化学物质的,总觉得化学物质就有害,所以各花露水厂家纷纷标注,不含DEET,其实是适得其反。(DEET对人体无害)
哇,你懂的真多。
这?
初中化学而已。
何况,我是理科生。
在闲聊时,我很愿意分享这些生活小常识,大姐大做烧烤,摆的几个盘都是罐头的,有大哥就说了,罐头类的还是要少吃,防腐剂太多了。
那我也可以顺便给科普一下,罐头食物多不含有防腐剂。
当然,这个我没给科普。
罐头当时为什么是罐头?就是想不加防腐剂而保证食物不变质而设计出的一个玩意,现代杀菌+现代灌装技术已经决定了,大部分鱼类、海鲜类的罐头都已经是0防腐剂的。
放心吃就行了。
若是需要加防腐剂,就没必要使用罐头装了,直接用普通的真空袋装就可以了。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中美战争。
前段时间我还发了个朋友圈,说几个球友喝了酒,因为中国能不能打过美国,差点打起来了,一派认为绝对没问题,中国的洲际导弹随时等着他们,航母来了试试?瞬间给你炸掉。
一派认为,不敢打。
大姐大组的这个局呢?
也有讨论,但是普遍是另外一个声音,那就是现代战争已经是科技战了,科技战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你不知道人家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我们对现代战争还处于想象阶段,停留在打伊拉克的阶段,这就如同苹果手机出来前,人们不知道智能手机是个什么样子,苹果不发布新手机呢?那么手机界都是瞎捣鼓而已,什么时候我们对现代战争有新的认识?下次美军出手的时候,我们才能哇塞一句,原来现代战争是这个样子。
所以,会打吗?
不会。
我们有数,对方也有数。
拿捏的死死的。
还有一点,现代战争已经没有平民什么事了。
以后,多是斩首行动!
这些,都不属于我们操心的范畴,越把精力用到这方面,越是徒劳的内耗自我,有这个心思不如做点小生意,赚点钱。
我们总是说自媒体。
但是,多数人都不可能成为媒体的,又不写,又不拍。
我们真正要打造的是自威信。
就是在你的辐射范围内,你是一个靠谱的人,未来你卖什么都有人买,这比研究商业模式要靠谱的多。
是小城市好,还是大城市好?
都好。
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取决于,你是谁。
人是分层的。
这个层,并不以地域区分。
而是以财富值或才华值或权力值区分。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最通俗的区分就是财富值,我之前写过两个片段,一个是我儿子学校里的一个小姑娘,已经走过了150多个国家,只是个小学生而已,就是父母有钱,加上有相应的眼界。
还有一个,就是去年我们走丙察察进藏,在拉萨时,我们入住了一家五星酒店,恰好那天在搞什么丽人论坛,关于女性成长的,会场外摆了很多照片,是会员的,你会发现,原来西藏有钱人,特别是有钱女人,打扮的也跟北京上海一样,也穿泳装,去青岛拍写真,去内蒙古沙漠拍写真,也是全球飞……
当时,我还感叹的写了一句话:全世界富人过着相似的生活。
在我们的印象里,西藏的女人应该是高原红、脏兮兮的。
可是,当天我们遇到的,全是现代女性。
又反过来一想。
拉萨,是个城市,是个省会,这里聚集着整个藏族最有钱的群体,他们不可能再放牧,也会送孩子去北京上海读书,也会让他们出国留学,至于毕业后,可能有一部分就回到了拉萨,毕竟人都是有故乡情结的。
人往高处走。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财富值,从而提高自己的眼界,例如我虽然生活在县城,但是我自我感觉良好,感觉整个大上海大部分人,应该说至少四分之三的人收入不如我高,虽然偶尔写写自己去上海很自卑之类的,那都是为了写作需要。
更多的人理解为了什么?
人往高处走,就是往大城市迁徙。
南老师第一次找我,是问我一个楼盘值不值得买,上海的一个公寓。
我跟他说,不值得买,若是在上海想买房子,可以选法拍房,这是外地人买房的一个重要渠道。
公寓,不管是县城的还是上海的,都不值得买。
最终,都会沦为鸡窝。
之前我分享过一段话:很多公寓产品,交房的时候高大上,有大堂有前台,也有大理石水晶灯。但是过不了三五年就一塌糊涂了,卫生也不行了,地面也破损了,电梯也晃悠了,安全性也下降了。因为公寓八成住户都是租户,而租户是不会爱护房子的,而且三教九流,二十四小时不得安宁,这也是公寓产品很难增值的原因。
对于大城市,我的观点是什么?
第一、人生在哪,就是哪里人,这是一辈子的基因。
第二、让自己足够富有,具有随意在国内迁徙居住地的能力,例如想去上海,随时可以置办个家,要让自己具有流动性的视野和能力。
第三、我希望孩子的人生是立体的,从下而上,从农村到城市,至于到城市以后,他选择城市还是农村,那是他的选择,他会选择让他自己最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我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艺术家,艺术家是必须要有生活气息的,整个中国今天的主流群体是农民,未来的主流群体是县城居民。
南老师,夫妻俩收入都一般。
小康家庭吧。
但是呢,他们接受了另外一套理论,应该说是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就是人往高处走,就是去上海,一定要给孩子上海户口。
那么,子子孙孙都是上海人了。
我的观点是什么?
你有钱了,这些都不是事,你看本地这些土豪,他们普遍在大城市置有房产,就是说在那里有家,大约是2010年,虹桥那边要建高铁站还是啥,我跟陈辉民去见他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在县城生活,就是沛县,那哥们开了一辆宝马760,在沛县做了一家壁炉企业,主要是出口欧美,同时也在做地产,有几个地产项目,当时他们就在讨论,要不要去虹桥置办地产,置办的目标是写字楼,直接买一整层,同时在附近买几套住宅……
所以,我的观点是什么?
你的眼界,不取决于地理位置。
取决于你的财富高度。
所以,南老师问我的时候,我的观点是,在县城就挺好的,咱什么财富水平就匹配什么居住环境,小孩子有本事,让他自己飞,若是没本事?还不如回县城接咱的班。
我当时跟我哥也是这么商量的,咱的目标就是做一家可持续性发展的本土工程企业,甚至未来可能也会做地产,为什么要可持续性发展呢?
万一咱娃学习不中用呢?
至少,咱能让他们接班。
咱可不指望他孤身一人去上海写字楼里打工……
后续,听说南老师还是买了那套公寓,说位置很好,就当民宅住着,等他们拿到户口以后,再把这个卖了,置换成住宅。
可能对法拍房有什么忌讳吧?
大城市的法拍房,没有太多忌讳,毕竟咱以投资为主,但是小地方的法拍房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前段时间我那个朋友看了一套别墅,准备拍卖的状态,问我可以买不?
我说,不建议,一是那个位置太差,几乎进入农村了。二是这个房子没有给它的前任带去好的运气,房子都装修了,竟然破产了。
大家为什么喜欢买有钱人或领导的车?
一回事。
运气好的车子。
前几天,南老师路过我的店,看我在,进来聊了几句。
聊了聊他们的大上海之路。
他们的策略是什么?
先离婚,让媳妇跟一个上海老男人结婚,十年后,媳妇是上海户口了,娃也是上海户口了。
代价呢?
给对方20万。
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领证一年多了。
我问,是不是夫妻生活更好了?
他说,没啥变化。
我说,人家不是说了嘛,治疗阳萎最好的方式,就是闭上眼,反复的自我暗示:她不是我老婆,她不是我老婆……
他说,这倒是,真是天天抱着别人的媳妇睡觉。
我问,找的中介?
他说,是的。
我问,万一十年后,户籍取消了呢?
他说,这个不可能。
我说,你这个线放的太长了。
他说,最近遇到了点事,就是这个男的总是问我媳妇借钱,要么是说自己的老婆生病了,要么说自己的信用卡到期了。
我问,20万给了吗?
他说,还没有,约定的是每年给2万。
我问,借给他了多少钱?
他说,借了6千给他。
我问,媳妇跟他单独接触过吗?
他说,就是一起去过民政局,别的没有。
我说,你这个事,在我看来,太冒险了,虽然上海户口很重要,但是也不至于为了户口而跟人结婚,虽然我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我一直都无法理解为了买房或落户而假离婚的人,不让买咱不买就是了,不让落咱不落就是了,我媳妇提过要在深圳找人假结婚落户,深圳那个是最快的,但是我也拒绝了。
他问,现在止损呢?
我说,我的建议是止损,还有一点,欲望要略低于实力,会更好一些。
待南老师走后,我在想,南老师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是“结婚证”的神奇之处,虽然是假结婚,但是在女人心里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老头找南老师媳妇借钱,会借的缘故。
南老师觉察到了这种变化。
心里不是滋味!
他也憋屈,跟谁诉说?
使我想起了本地那个朋友,非送孩子出国留学,但是又没有匹配的经济实力,贷款+卖房,硬是把自己搞成了负债累累,拆了东墙补西墙,原本很老实的人,嘴里没有一句实话了,马上还,马上还。
在县城多好,每天活的潇洒自在,仿佛土财主一般。
非去幻想不属于你的世界,你以为去了上海就是许文强啊?天天在上海滩附近的活动,到了上海你才发现,普通老百姓就是蝼蚁。
我在上海生活了一年多,就是因为感受到了这一点,决定回农村的。
………………………………
特别说明: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C、公众号:懂懂朋友圈,每天更新健身、定投、私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