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从固原,一路向西。
我要去景泰县。
景泰县有段明长城,在黄河边上。
叫索桥堡。
丝绸之路时,这里是渡口。
明朝时,架上铁桥了,不是咱理解的兰州铁桥,更像今天的黄河浮桥,基座是浮船……
出了宁夏就没有高速了。
要么国道,要么省道,限速都很变态,不是40就是60,关键是大车太多了,干脆,我就开启辅助驾驶,慢悠悠的跟着跑吧,超车太难了。
沿途,学到了不少小战役。
长征后,打的。
从国道被导航到了县道,从县道开始,几乎没什么车了,跟进了牧区差不多,说是县道也就是咱老家村道的水平,害怕不?
不害怕。
大白天。
关键是,甘肃基本是汉人的天下。
另外,别看这里是荒山野岭,但是时不时的出来一个大炮,上面写着扶贫口号,还有巨幅画像。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辟邪的?
当年,我从九寨沟进了若尔盖草原,横穿了整个甘南草原,横跨了三个省,四川、甘肃、青海,就我一辆车,在后视镜里看到了一辆车,还格外的兴奋,因为我看到驾驶员是长头发美女,貌似也是一个人,我想,这会有伴了。
我就放慢速度等她。
等到的她,吓我一身冷汗。
藏民,长头发,男的。
那是我见过最美的草原,一尘不染,就跟油画一般,比呼伦贝尔的美吗?
不是一个风格。
甘南草原是深绿色的,有山,有牦牛,有河流,是一个丘陵地形。
草非常的浓密。
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仿佛这些牛羊都是野生的。
闪电就在眼前。
我再也没见过这么美的草原以及那种意境。
但是,事后想想,全是害怕,偶尔能遇到个蒙古包,出来的藏族男人问我事,他不知道打听什么事,没有手机,没有电话,语言也不通,吓死宝宝了,急忙跑了。
我还在里面一个县住过一晚,叫河南县。
最好的宾馆没有内地的七天连锁酒店好,需要出去上厕所,全是当地人,人高马大,眼里全是杀气,我都要先开门缝,看看有人在外面不,没人在外面我才敢去上厕所。
我去吃饭,全是当地人。
仿佛突然安静下来了,所有人都跟看怪物一样看着我。
吓得我都不敢吃了。
若是今天再走这条路?
绝对不是一样的感觉了,肯定到处都是民宿,甚至蒙古包里都给你准备了充电桩,那个时候自驾也很火,但是是常规自驾火,这种深度自驾很少,否则那个悍马女孩咋那么火?她就是开着悍马去越野,放在今天?她玩的那些,在抖音上都不会有半点浪花……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感慨,汉化速度太快了。
过去,这些地方,真的有异域风情。
因为,足够闭塞。
现在?
越原始的地方,越野车越往里钻。
无人区都堵车了。
还有什么地方足够原始?!
我们穿越罗布泊时,只有核心区域没有车辙,仿佛是第一次有车轮压过这片土地,但是只要是稍微外围一些的,都有凌乱的车辙。
我出甘南草原时,应该已经是在青海了,那是傍晚时分,北京时间应该也要八九点了,有辆白色帕拉丁跟我跟的很紧,他跟的紧我就害怕,我就加速,越如此,他越追,就这么你追我赶,我们翻过一座大山,前面有水淹路,我不确定能不能过,我下车查看。
我才明白,他为什么追我?
鲁L的。
中铁多少局的,在这里施工的。
他看我是鲁Q,觉得很亲切。
鲁L原先属于鲁Q。
更亲。
言归正传,回到白银境内。
偶尔,会出现一片羊群。
偶尔,会有那么零散的村落,几户人家。
当时我在想,若是生活在这里,天天搞直播,也很牛逼,毕竟这个画面很多人是没见过的,大山,羊群,荒漠,风车。
这边风车超级多。
在转入这条县道时,有个正在建设中的储能站,合肥的施工队伍,我下车尿尿,顺便跟他们工程师闲聊了一会。
让我意外的是,现在储能站的主要储能方式竟然是锂电池,不是抽水储能吗?不是压缩空气储能吗?不是熔盐储能吗?
原因是,锂电池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
成本越来越低。
而且是所有储能方式里,充放电效率最高的。
我问,回报周期多长?
工程师说,取决于政策以及储电站的大小,太小了周期会长,太大了周期也长,若是政策给力,规模合适,可能两三年就回本了,若是规模过小或过大,可能需要七八年才能回本。
在银川时,我跟王欣探讨过这个问题。
投资回报率多少,属于安全边际。
王欣认为,年回报率10%且稳定,就算好项目,这就是为什么她极力给我安利葡萄酒庄的缘故,她认为目前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庄年回报率普遍在15%左右,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贺兰山的名气打出去了,现在机场广告全是葡萄酒类的。
另外,旅游团也会把参观酒庄规划进行程。
这一点,的确是。
昨天,我遇到了正山堂的经销商,她说要去宁夏旅游,我问去宁夏哪里?
跟我讲,去看枸杞,另外看酒庄。
储能站这种,我认为年回报率应该会低于10%,若是高于10%,要么是先驱系列,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要么是政策红利,例如有个区域性的政策,退耕还林建风力发电站可以获得额外的补贴。若是低于5%呢?例如那种抽水储能,需要在山顶建设水库,这种往往是政府工程,即便是亏钱也搞……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钱。
缺稳定的、能持续盈利的好项目。
若是真的能稳定在年化收益率8%以上,不用说别人,社保基金直接ALL IN。
就如同农村总有人推销屋顶光伏发电。
这个项目赚钱吗?
早期装的,赚。
就如同我在井陉遇到的那个看充电桩的老头,充电桩是他儿子搞的,他儿子就是搞新能源系列的,他家是最早一批建光伏发电站的,屋顶有,山里有,他还给我看过他的手机短信,一个月收5000多的电费,早回本了。
电费协议高,政策补贴多。
后来跟风进的农民?
多是韭菜。
你放心,真赚钱,轮不到你。
凡是只需要投资就可以躺赚的事,不会轮你头上的。
唯一可能的。
就是吃利息。
别的?
都不靠谱!
工程队里,除了工程师闲着,另外一个闲人就是皮卡司机,我问皮卡司机,这是D22吗?
他说,不是,这是郑州日产的,换的标。
我问,这车多少钱?
他说,不到10万块钱。
我说,比D22便宜。
他说,原先我们单位采购了四辆D22,那时上路办好手续要小20万。
我说,我也有过一台。
我找照片给他看……
因此,闲聊了几句。
我搭讪的能力一流,一般类似的闲聊,我都是先给拿点零食或饮料。
闲聊了半天,我才发现,他开着直播。
我问,直播间多少人?
他说,一个都没有。
我问,没人也播?
他说,播着玩,有时在路上开车没事,就有一句没一句的跟人聊聊。
我问,多的时候多少人在线?
他说,十几个。
我问,有刷礼物的没?
他说,有个P。
我说,你应该拿着去一线播,让人家看看一线工人是怎么干活的。
他说,不行,不行,公司不愿意。
为什么不愿意?
很多东西,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规范,例如安全帽佩戴合理吗?施工流程标准吗?外行人看热闹,但是总有内行人,很容易小题大做。
应该是试着播过。
我说,抖音上有个修高压线的,粉丝超级多。
他说,我们公司就有一个,2万多粉丝。
聊了一会,走了。
他纯粹是播着玩,路上无聊找人说说话的,我那个沙漠教练,清新姐,她也喜欢这么播,一边在沙漠开车一边跟粉丝互动。
其实,我也可以这么搞。
尤其是智驾时代。
只是我害羞。
前一天,在固原徒步秦长城时,秦长城有处被切断了,形成了一个沟壑,沟壑里长满了草,从而有放羊人在那里,我过去拍羊群时,我发现放羊人全程都在直播,牧羊犬就蹲在他旁边。
其实挺好的,哪怕一年靠粉丝刷礼物赚个万儿八千,也是大收入。
类似的羊倌,一年也就是三四万块钱。
全年无休。
而且是从早到晚。
全天候都在山里。
我爬长城时,遇到过N多类似的羊倌,我都会很认真的采访他们,有没有媳妇?多是光棍,我还会采访,有过媳妇没?想女人不?采访最认真的一次是在内蒙古的口子上长城,当时我跟北大一个女学生去爬的,我在前,她在后,我们距离有15分钟左右,我在前面突然遇到了羊倌,我就决定停下,陪羊倌聊聊天,若是我直接穿过去,那么对于女学生而言就是危险的,荒山野岭,一个人没有,羊倌完全可能性欲大发。
那个羊倌一年是四万块钱。
一共是400只羊。
我算了一下,正好一年一只羊100元。
纯放牧,不喂养。
而且是山区放牧,公家的地盘,没有成本。
有没有羊倌,能从几只羊放到几百只,滚雪球滚大?
概率,极低。
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拥有者的眼界以及实力。
羊倌,若是给自己放,放一辈子,也就是那么十几只!成规模的羊群,其主人多是资本家了,要么村干部,要么有钱人。
这是我采访出来的经验。
越是普通人,甚至边缘人,越该直播,因为他们的生活越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就有市场,使我想起了骑行山东时,我在济南农村大集上遇到的卖假古董的摊主,他就在搞直播,现场还有托,当时我当骗子素材去写了,现在回头想想,其实这种人就是先行者,至少他们能把农村集市搬运到互联网上,摸索着摸索着,一不小心就火了,一旦火了,做什么产品什么分类都可以。
一定要反差。
例如,让羊倌骑辆VESPA。
网名就叫,骑着VESPA的羊倌。
之前,有个明星的微博名就叫骑着VESPA的XX。
VESPA很火吗?
一般吧。
很小众。
临沂刚有专卖店,我去专卖店的时候问了一下,从开店到现在,卖了多少台车了?
400台。
市场太小众了。
过去,山东只有济南、青岛才有。
临沂经济这么强,都支撑不起一家4S店,我带着大姐去看VESPA,大姐想买台VESPA,出来的时候,我们在说,感觉店里工作人员不热情。
不热情的原因很简单。
一眼就能识别是真买还是假买。
买VESPA与买MINI是一样的,进店的是不买的,买的是不需要进店的,都在家研究了千万次遍,到了那种不买就要发疯的地步,自然就下单了。
我车友,三辆VESPA,其中一辆还是限量版的。
他三辆车都是在网上下的单。
我的也是。
他当年就是被我种草的。
出店门的时候,我跟大姐讲,你若不是真喜欢这个车,不要买,真喜欢的标准是什么?看到就拔不动腿了,同时呢,能接受它除了颜值一无是处,骑行质感不如国产3000元的小踏板,若是能接受这些,再买。
你自己都不是发烧友。
说服不了别人。
好的商品为什么价格贵?
是商品在选人。
咱去看保时捷,人家也不热情,为什么不热情?
买保时捷的,也早在家研究好了。
另外,他们要给客户一定的空间,让客户自己转转,客户喊的时候,再出现……
今天,靠开个什么车,骑个什么车,或者去哪旅个游,都很难火了。
因为,遍地开花了。
咱买个VESPA,是为了装逼的。
当年,我买VESPA的时候,我们本地第一辆,现在我们县城都有十几辆了,我那VESPA早成电动车了,媳妇天天骑着接孩子,一到冬天还给装上了那种几十块钱的棉布风挡。
你跟我媳妇讲这是VESPA,她理解不了。
什么破VESPA。
就是个破踏板而已。
除非是稀有时代,例如悍马女孩四处越野,例如有个北京大妞骑着VESPA走了阿里大环线,单人单车,当年咱把VESPA当宝贝的时候,她当拖拉机骑着去穿越无人区,当时N多媒体采访过她,我还给推荐过N多次。
那么,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大G不牛逼了,骑VESPA也不牛逼了,这些还值不值得买?
我认为,值得。
因为那句话,一一体验,一一放下。
拥有过,是最好的祛魅。
我前年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一辆750本田,几乎一次都没认真骑过,从买了就一直放在机车店里,一年后卖了,亏了6万多块钱。
但是,我也认为有价值。
就是我体验过了。
也就放下了,对这些没有执念了。
这一块空白填上了。
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皮卡?
我买过十几辆皮卡,常规车型我多买过,我最喜欢的是D22,为什么喜欢?就是因为有情怀,有心锚,2002年我去日照一家绿茶茶场参观,老大开了一辆A6,老二开了一辆墨绿色的D22,那是我第一次坐皮卡,原来皮卡里面是这样的?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辆……
目前,我还差一辆DREAM 皮卡没体验过了。
庆铃五十铃的小皮卡,现在应该叫T17。
这个皮卡我为什么也有情怀呢?
2010年,我车掉进了腾格里沙漠里,一辆电力维修的五十铃皮卡把我拽出来了,我当时觉得这个小皮卡真帅,有机会买辆,只是一直都没机会,主要是太便宜了,几万块钱。
停产前,我会买辆收藏。
做自媒体,核心就是价值。
要么,是猎奇价值,例如牧羊人,例如集市上的商贩,很多人对这些场景很陌生,很好奇,就当旅游了,这就是为什么厨师直播有那么多人看的缘故,很多人并不知道菜是怎么做出来的,之前孔庆东说过,他儿子以为大米是厨房里长出来的。
要么,是美貌价值,谁不喜欢美的?
要么,是样本价值,我们看看有钱人是怎么生活的。
不过呢,我觉得对于有阅历的人而言,我觉得唯一值得做的赛道是经验价值,自己的人生体验,传道授业解惑……
把短视频或直播,当大学课堂去对待。
言归正传。
县道越走海拔越高,蛋黄派都开始鼓起来了。
然后开始朝下走。
临近黄河,村落就多了起来。
也有了耕地。
这里普遍种植大枣。
当天是工作日,不知道为什么村里有十几岁的孩子,不应该在上学吗?我反过来一想,这里的孩子上不上学也就那么回事了,现在寒门是真正的世袭,过去鲤鱼能跳龙门,现在越来越难了。
根源是什么?
从恢复高考到今天,50年的历史了。
50年的时间,若是你们家还没有被筛选进城。
就说明,淘汰基因了。
这一点有个最直观的现象,县城高中升学率一年不如一年,因为县城里,凡是能考走的,很少有回县城发展的,等于一个县城的优质基因不断的上移,那么遗留下来的基因会越来越差……
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是穷山沟里,然后一直考第一,然后成了县里的高考状元?
我们那个年代,有。
现在,几乎没有。
这么说吧,即便是孩子智力超群,家长不能助力的前提下,211就是极限,今天能在县城里考走985的,都是全家托举。
在这里遇到的农民,不管老的小的,都感觉不精神,看咱就跟看外星人似的,我跟他们聊了几句,问这里产什么枣?
方言,我也没听懂。
算了。
一人发一包每日坚果。
走了。
我了解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如何过桥。
我以为,这里是黄河上游,水应该不大,应该是有个小桥,应该是个浮桥,毕竟明朝时这里就已经有浮桥了。
结果,村民告诉我,没有桥,要坐轮渡。
从村子继续出发,然后又是很长很长羊肠小路,全是土路,也没有车,我当时就在想,这样多久能凑满一轮渡?轮渡开不开?若是不开我再返回可就麻烦了,关键是这里土路不平整,动不动磨到底盘。
终于到黄河边了。
黄河,竟然如此湍急。
水流量咋这么大?
感觉比山东的水流量大多了。
相对比较清澈。
咋这么宽?
黄河这么漂亮?
跟三峡似的。
水,超级湍急……
轮渡,一车就开,20元。
我发现,没信号。
整个轮渡就一个人,一位大姐。
我车太矮了,她需要垫上木头我才能开上去……
这玩意太神奇了,太便宜了。
关键是,这竟然是无动力轮渡,就靠水的冲击,我跟她聊了一会,问这个东西需要办证不?一天能赚200块钱不?她一一回答我,告诉我,这个东西属于航船,也是需要手续的,很麻烦,她只是打工的。
我手机没有信号,付不了钱。
她竟然还会捣鼓热点。
付了。
好神奇的体验,我算走南闯北比较多的,坐过跨海轮渡,坐过微山湖轮渡,黄河浮桥走过N次,但是这种无动力的轮渡,第一次坐,感觉好神奇,谁研究的?通过调整船舵,可以实现前进或后退。
这么湍急的黄河,为什么慢慢减速了?
中间不断的分流。
单单灌溉一个宁夏吧?!
过了黄河后,先去爬了一段明长城,然后进景泰县城,吃饭充电时,我发了个定位,结果有读者联系我,问我在这里停留多久?他过来找我。
我没敢答应。
因为,我翻了翻聊天记录,当时他找我做过小天使投资,我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是他的分类,我不认可。
大概率是保健品类的。
我觉得,曾经拒绝过别人,不好。
他肯定是热情的……
只是,通过我对这个县城以及周围的环境的了解,我只有一个疑惑,你既然懂互联网,为什么会蹲在这里?
我感觉,就是干县长,咱也不能选这样的地方。
太贫瘠了。
贫瘠一方面会导致人闭塞。
一方面会滋生一些传统的习惯。
当年,我开车途经云南文山时,遇到了两个读者,他们都支持过我,买过我卖的法国红酒,聊天时感觉很好,但是一旦喝了酒,尤其是喊了当地朋友过来后,就原形毕露了,我觉得能跟我接触的,多是现代的。
跟当地朋友一聚,立刻回到云南模式,封闭模式。
玩猜拳。
又蹦又跳。
抽水烟。
他们的那种划拳好夸张,嗷嗷的……
喝苞谷酒。
我以为云南人不能喝呢。
一晚上喝个不停!
哪里现代去哪里,别犹豫!
哈,这篇文章是我梦游状态写的。
昨晚睡了三四个小时。
今天忙晕了,一直都是迷糊状态。
想写的东西很多,写写黄河渡口与丝绸之路,写写黄河大枣,写写我那些VESPA车友,不知道咋了,成了流水账。
算了,给大家看看我拍的黄河以及无动力轮渡吧,对了,还有那个直播中的羊倌,其实我写的每一件都是真人真事,只是很多读者以为是我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