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五一假期的前一个晚上。
徐老师给我发信息,问我方便聊几句不?
他是说,语音。
我一看表,十点多了。
我说,明天吧。
当时,我在家,在家我很少接语音。
他直接发起了请求。
我拒了。
我推测,喝多了。
因为,我跟他压根不熟悉。
倒是认识。
尤凤伟老师做签售时,我在现场,他找到了我,说咱是沂水老乡,他是沂水人在青岛,教高中英语。
这么加了微信。
次日,早上六点,我发完朋友圈,他立刻联系我。
发了一箩筐的信息。
大体总结有二:
一,昨晚喝多了,对不起。
二,借用董老师20分钟,见个面,聊几句,问我可以不?
我发位置给了他。
来了。
拎了两盒崂山绿茶。
跟哑铃一样重!
长话短说。
他遇到了点事。
工作中,也可以说是生活中,他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女家长,最初去学校告,后来去教育局告,他都做了对应的说明,的确没有原则性的问题。
只是被批评教育了一下。
可是,女家长不依不挠,在抖音上,在小红书上,乱发。
甚至,加了他过往带过的毕业班的班级群。
在群里发。
发一些污蔑他的信息。
我根据他的工作单位+他的名字,粗略的在抖音与小红书上搜索了一下,的确有类似的控诉,其中有个评论还不少,30多条。
我问,没投诉要求删除吗?
他说,天天投诉,有的就是删不掉,董老师,你看看有什么办法?
我说,可以搁置,不用管。
他说,家里人接受不了,昨晚为什么喝多了,连我们高中同学都知道了。
我说,你认为是天塌了,天就真塌了,你认为无所谓的事,就是无所谓的事,这个社会足够的包容,何况即便是真的,也无所谓,无非就是睡了个女家长,这个问题还不大,若是睡了女学生,大概率风评就变了。
他说,那就是个神经病,我是让讹上了,我跟你嫂子是离异状态,但是为了孩子一直都生活在一起,我并没有欺骗她,只是后来我发现不合适,她不依不挠了,说我有家庭骗她单身之类的,这就是为什么学校以及教育局一调查,发现的确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嫌我跟学生家长走的太近,咋能搞出这样的舆情呢?!
我说,不解释,不搭理,一年后,你发现,什么事都没有了。
他说,我现在天天睡不着。
我说,明年,你回头看看这些事,只会哈哈一笑。
我给他讲了个故事,滨州有个惠民县,惠民县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谣言,说三个富婆找了一个大学生,把大学生给玩进了ICU。
咱一听,就知道是假的。
但是,当地老百姓就信。
三个当事人,我都认识。
你说她们是富婆吧?
咱眼里,算不上。
一个是做手机批发的。
一个是做培训学校的。
只能说是中产家庭。
但是,她们三个,天天健身,动不动出去旅个游,经常发合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发酵出了这么一个新闻,当地网红又推波助澜,添油加醋,仿佛他就站在床边旁观了这一切。
最初,女主之一联系我,跟我讲,有这么一件事,问我如何处理?
我说,不用管,顶多一个月。
一个月后呢?
不仅仅没消停,反而扩散范围更大了,从惠民县城到了滨州市区。
整个惠民,半个滨州,一吃饭,没别的事。
都聊这个。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
当时,我去惠民,正好跟她们三个一起吃饭。
饭店服务员看我的眼神都很异样,我心想,我应该告诉她,我就是那个大学生,已经从ICU出来了……
咱觉得很荒唐的事,当地老百姓觉得如此的真实。
咱为什么觉得荒唐?
第一,我觉得她们三个与富婆不沾边。
第二,我觉得剧情太离谱。
当天,我开车围惠民县城转了一圈,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鲁西北小县城,繁华程度若是类比青岛、烟台、日照这些沿海城市的话?
约等于镇级繁荣。
就这么一群人,他们的评论就把你们搞的上蹿下跳?
我甚至鼓励她们。
这不是很好的契机吗?
借此机会,跳出惠民,进军滨州或淄博或济南。
何必在这个大农村呢?
事情发酵了三四个月,对她们三个人的生活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例如早上醒来,先到抖音上删评论。
搞直播呢?
下面没别的,全是问那个小伙子出院了没?
手机批发的呢?
最初,问的很正经,三折叠多少钱?
问到最后来一句,姐,我也不想努力了,你看我行不行?
这里面最幸运的一个是搞培训学校的,因为她在当地名气最小,又不怎么玩社交平台,关键是传闻把她名字传错了,聊城有位女士正好与传错的这个名字符合,结果这群吃瓜群众把那位无辜女士冲击了。
她们三人,报过案。
也没用。
接警的同志一听这个剧情,哈哈大笑。
觉得,这个你们竟然还在意?
一听就是假的。
关键是,老百姓就是信……
当时,我点评过一个点,你们三人之所以如此紧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你们内心深处,也觉得这个逻辑可能是存在的。
就是若是这个传闻是你们身边人。
你们可能也觉得是真的。
这个传闻在我听来,就如同大家说懂懂会飞……
没必要在意,既然摊上了,熬过这段时间就可以了,你以为大家对这些八卦很执着?执着不了几天。
无凭无据的谣言,让子弹飞一会,自然就落地了。
这算什么呀?
我们沂水这边,熟食店有个八卦,媳妇跟邻居跑了,然后又回来了,这个瓜大不?有意思不?人家日子不一样过?而且越做越好,本地一姐一哥了,反而更有传播欲,你买的烧鸡是哪家的?就是媳妇跟人家跑的那家。
当事人不当个事,吃瓜群众更不当个事。
按照你的说法,张柏芝、陈冠希,不该上吊吗?
人家不活的依然潇洒?
大家都很忙,忙着打螺丝,哪有心思天天盯着你?
当时,我鼓励过她们三个。
其实,完全可以笑谈,在直播间里,在朋友圈里,就是大大方方的谈这些,包括我们四人的合影,完全可以调侃着配一句,他终于出院了。
你当个事,别人更当个事。
大家喜欢传播类似的黄谣,至于谁是主人公,并不重要,这么说吧,大家为什么只敢拿当地名媛下手?是因为别人大家不敢,若是大家敢?
大家最想造谣的是县长夫人。
贫穷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开个店,开个培训学校,就成了富婆,你们的富婆门槛也太低了吧?
上次跟赵德发老师吃饭,赵老师送了我本书,《美人鱼》,口袋书,一共才3万字,我觉得这个创意真好,那我也想写本书,写个什么题材呢?
一个中年男人的100天。
就是纯流水账。
一日三餐。
见了谁。
日了谁。
收入、体重……
字数随意,愿意写,就写个千多字,不愿意写,就写几百字,一两百也可以,无所谓,随心所欲,JUST MARK。
对于我而言,写这么点东西,也就是5分钟。
写了三天后。
越写越觉得有意思。
我就跟大家讲,你看,大家都想学写文章,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文章,甚至,我觉得比懂懂日记还好看,懂懂日记还有发挥的部分,而这个呢,纯粹是日常记录,真实的记录,真实的生活。
三富婆之一。
突然GET到当时我给她们的建议。
于是,立刻启动。
昨晚,还给我发了个红包,说拜师费,66.66元。
大家在意真相吗?
并不在意。
大家喜欢传播能让大家颅内高潮的版本,所以当时她们说要写个声明之类的,我认为没有意义,你越如此,大家越觉得是真的,要么,什么都别说,默默的承受,要么,就笑看,你摇身一变,跟大家一样当个吃瓜群众,仿佛吃的是别人的瓜,跟着大家一起调侃。
为什么我鼓励大家学会写作?
因为,会写作的人,尤其是敢正视自己的人,就相当于他们修炼成了吸星大法,所有攻击他们的利剑都被吸走了,成了他们能量或魅力的一部分。
博客与微博时代,被黑化最严重的三个人,李银河、木子美、罗玉凤。
你看,她们三人,都擅写。
结果是什么?
她们都是吸星大法高手,最初,你可能是黑粉,黑久了你突然发现,你竟然爱上她们了,你看她们三人今天,哪个不是顶级大V?
我要是当事人之一?
这个事会直接促使我成为当地超级大V。
变黑粉为铁粉。
前提是,我真的没去找鸭。
不过,找了也无所谓,我认为没找,就没找。
我催眠了自己,我就能催眠所有人。
言归正传。
徐老师,想的有点多,一会担心父母承压,一会担心孩子承压,其实你想多了,今天的互联网,类似的新闻太多太多,大家没兴趣关注别人的私生活。
他觉得,貌似也是那么个道理。
只是,一把自己封闭在小屋里,就会胡思乱想。
然后,跟我解释为什么昨晚喝多了,因为他有个师兄+老乡,一个乡镇上的,现在是XX医院科室主任,意思是以后看病若有什么需要,可以联系他,他帮着安排。
我表示了感谢。
这个主任,我认识。
还是副主任的时候,我就认识,当时我儿子住院,我找他帮我写过条,我老铁跟他是老铁,前两年还一起吃过饭,他不记得我了,我说之前还找您帮过忙,他笑着说,当时还是副主任不大行,现在是主任了,更好使了。
其实,这都是客套话。
为什么?
一个科室主任,咱作为屌丝,为什么很难约?
因为,他就服务500个人。
所有的,科级以上干部,本土企业家,知名人士,亲戚,同学。
满打满算,也就是500个人。
多了,忙不过来。
为什么我说维系这些资源没用?
求他们的太多了,咱作为不重要资源,都是敷衍模式,要么,咱去更高级别的医院,要么咱就按部就班,按照流程办事,难道咱头被砸破了,到医院还没人给包扎了?!
送徐老师走,我再次重申,这个事,核心在于你自己,你认为是无所谓的事,就是无所谓的事,你认为是有所谓的事就是有所谓的事。
红线是,不能砸了饭碗。
不过,从我个人角度,我觉得你应该找她谈谈。
谈判,总是能解决问题的。
有些时候,你越逃避,她越觉得这个办法是有效。
要么,你哄她开心。
要么,你治她一次狠的,例如把她拘留了,至于说天不怕地不怕,那都是瞎说。
村里抓阄分房子,几个娘们闹。
谁都治不了。
分了两次,都因为这几个泼妇不欢而散。
后来,小痞子出马了。
你脱裤子?
他往你腚沟里扬沙子。
他才不怕这一套呢,一次就治服气了,甚至见到都吓的绕道走……
送走了徐老师。
感觉,他性格有缺陷,总是退,所有关系都是你进我退,就是让对方拿捏住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工作是闭塞的,教师群体就属于闭塞群体,圈子相对比较固定,从而在处理一些关系时,没有那么世故,也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单纯。
缺少历练。
因为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接触老师这个群体比较多,高中老师、大学老师,这个群体里符合我们父母眼中的老实男人的特别多,顾家、不管钱、不出轨、爱读书,例如丁香的老公就是这个典型的例子,但是这些男人又有个共性,普遍是二极管,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非黑即白,非常的偏激,信什么很容易信的五体投地,爱国能爱到什么程度?刷抖音刷着刷着泪流满面,我过去一看,在刷武功山上的大学生举着国旗演讲。
手机只用华为的,不管什么东西,一听着是日本造的?
格外的排斥。
所以,选男人,也是很难两全其美,选个圆滑的呢?总是出轨,选个老实的呢?很容易偏激,关键是你还说服不了。
就如同泰山队踢日本队的时候,我有个同学,签名改为了:待到红旗满天下,马踏东京赏樱花。
咱只能笑而不语。
真幼稚……
若是个高中生、大学生,说这样的话还能理解,40岁的男人了,还这么偏激,那是值得打个问号的,真的长大了吗?
这次,我到武汉,有读者问我,咋没找妖兔子?
妖兔子,我以前喊她范冰冰。
非常精致的女人。
逆生长。
有着年龄完全不匹配的颜值。
我们聊很多话题都有共鸣,就是在这个话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例如他们家不用日系品牌,不用苹果手机……
我还是那个观点,不要主动把自己封闭,我们是世界的。
当你理解不了很多观点时,就假设一下懂懂站在虎山长城上看对面的场景,是那么的愚昧,那么的固执,那么的仇恨,结果呢?连肚子都吃不饱。在头脑风暴时,我跟他们讲,对面的拖拉机都是烧木柴的,都觉得我胡编。
我说,为什么不问一下AI呢?
AI的回答是YES。
AI的原话是:因为燃油短缺,他们搞出了“木炭卡车”和“柴火货车”,靠烧木头产生一氧化碳驱动,虽然动力弱还冒黑烟,但勉强能用。
我跟牛哥讲,若是对面突然改革开放,就抢雅迪全国代理。
牛哥说,没改革开放,他们那里的达官贵族也早来接触了,因为电动车遍布全国只是时间问题,也是一种必然,咱能看到的机会,无数人早看到了。
使我想起了一家公司,江阴奔跃。
这就是缩影。
徐老师走后,我把他带来的崂山绿茶打开看了看,我怕里面有金条,否则咋这么重?
盒子,木头的。
里面有两个红色的陶瓷罐。
使我想起了一个成语,买椟还珠。
这也太浪费了吧?
没必要。
这应该是通用包装,也没有生产企业以及相关信息。
茶叶是农户自己炒的吧?
我现在超级讨厌类似的过包装,包装扔了吧,怪可惜的,不扔吧,占地方,关键是茶叶来源不明,你都不知道是什么人弄的。
因为做日照绿茶的缘故,我关注了绿茶市场。
就拿日照绿茶举例。
若是我接手日照绿茶,我就做三样改革。
一,全产业链,从源头开始抓起,做有机认证。
二,产品系简单,一共三五款产品,可以直接用节气命名,例如谷雨、芒种、白露、寒露。
三,包装简约化,要么铁皮罐,要么牛皮纸,参考龙井。
这么说吧,所有的日照绿茶里,哪家先开始改革包装,哪家能取得先机,你知道为什么一个个都使用精美包装吧?
说明,茶叶不行。
真如龙井那么自信,很简单,就是牛皮纸。
大家总觉得,高端的包装才是高端的茶叶,您正好说反了,越是高端群体,越能接受简约的包装,相反,是老百姓才喜欢用高大上的包装用来送礼。
要做真正能喝的绿茶。
能喝的绿茶,就要把包装去掉。
大家看到包装这么豪华的茶叶,只会心疼。
觉得钱都花在了刀背上。
若是在包装上再升级一下?
就按泡分装。
所有白茶里,包装做的最好的就是品品香,一是包装简约,二是按泡分割,每次掰一块正好,后面都在模仿。
日照绿茶若是设计包装?
就瞄准龙井里的贡牌和卢正浩。
日照绿茶,目前顶流就是日照茶仓,一年1000多万的营业额,老板的做法是完全阳光,我最近订了2000盒,都是直接打款到公户上,这点还是让我很意外,就如同微商大佬跟我讲的,他们请了一个当红女星,这个女星因为偷税被处罚过,结果依然是要求打到私户……
日照绿茶,在全山东的辐射力度还是可以的。
我总觉得,若是我去日照开个茶厂,大概率也能做1000万的营业额,营业额又不是利润,品品香大姐姐跟我讲,干什么都不要干生产,需要打交道的部门太多,需要协调的资源太多,种植、生产、员工、客户、管理部门、大客户、银行,方方面面都要照顾着,几乎天天都要有应酬,大客户来了要请吃饭吧?上面来检查的要认真配合吧?
五一,我带着媳妇和儿子去了一趟日照茶仓。
我们去茶叶早市逛了一圈。
在日照茶仓喝了一会茶。
决定去岚山吃海鲜。
会会姐送了我们四提茶叶,几乎每次来都送,包装都很精美,为此我总在想,一年光这个成本要多少呀?你想想,天天人来人往。
日照海鲜看岚山。
会会姐推荐了一家海鲜店,岚山的海悦酒店,就在海边。
到了以后,我和媳妇去点菜,全是海鲜。
别的,什么都没点。
除了贝壳就是虾,要么就是鱼,还点了一份海肠捞饭,这个时候我才看了看手机,会会姐说房间给安排过了,菜也给安排过了。
我一看着急了。
急忙跟前台讲,先帮我结账。
450块钱。
我说,结完账了,我告诉你个事,三楼的这个房间是朋友帮我订的,帮我取消。
他不敢取消。
因为是老板给订的。
我现场协调了老久……
开始上菜了,老板推门进来了,说实在不好意思,没安排周全,说会会姐安排过了,他没做好工作。
我表示了感谢,单买过了。
他说,那我送个菜。
简单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他们家,他们家是传统的岚山做法,政府口的招待都在这里,上过三次CCTV。
的确很好吃。
媳妇自己吃了一盘皮皮虾。
儿子吃了一盘贝壳。
我吃了两大碗海肠捞饭。
酒足饭饱,准备返程,媳妇去海边捡贝壳,我跟儿子去充电,充电路上我还在想,的确搞生产太累了,原本我们自己来吃海鲜就行了,会会姐竟然帮忙安排了,我来日照茶仓转了这么一圈,会会姐要损失千多块钱,我还不知道能为日照茶仓创造1000元的价值不?
做生产太累了。
返程,开启。
真正精彩的故事,马上要上演了。
前面,还春风得意。
一会,就送进ICU了。
具体是什么故事。
明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