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2013年,我来过三峡。
感觉很一般。
不放水的日子,三峡就是一堵水泥墙。
只记得有个配套公园,好大好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园里溜达,至于三峡大坝没啥好看的,一堵墙有什么好看的?
类似的感触,不仅仅三峡大坝如此。
所有的拦河坝,都如此。
例如小浪底,不是排沙的日子,什么也看不到。
2013年那次,还有个小插曲。
我开着皮卡去的。
从很远就进入了特殊管理区,过栏杆时,显示屏上显示2货。
应该是二类货车的意思。
我还特意拍照,发到了QQ空间上。
那时,我还带队出境游,也做邮轮线路,例如天津到日韩的歌诗达号,当时跟我合作的朋友提议,其实长江也值得做,有了三峡大坝后,上游水面更适合邮轮了,景色更壮观了,另外还可以走走三峡船闸,是很完美的人生体验。
我觉得,也可以。
我也没体验过船闸。
就在线路筹备期,出事了。
“东方之星”号,翻了。
死了400多个人。
所以,一提起三峡,我的大体印象是:
第一,去过。
第二,就是一堵水泥墙。
第三,公园很大。
第四,在宜昌。
就这些……
我自诩,中国地理通,对着妹妹吹牛逼时,总是说,哪都去过。
新疆西藏?
我去过N趟了。
我还去过无人区,跑过几乎所有的进藏线。
吹牛逼能吹出花样来。
有图有真相。
实际上,多是走马观花,例如这次来宜昌之前,我竟然不知道秭归属于宜昌,我只知道秭归是南方的,不是湖南就是湖北的,要么就是江西的,没想到这次突然具体了,是宜昌下面的一个县。
我对秭归这个名字熟悉,是因为我到过马鞍山,写过马鞍山与李白。
因为李白葬于马鞍山。
从而,马鞍山争取到了一个头衔,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了“中国诗歌之城”。
注意,官方的说法是全国首个且唯一由官方机构(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的。
不过呢,民间若是评选?大概率就是秭归。
因为,秭归等于屈原。
马鞍山等于李白吗?
显然不是。
只能说,马鞍山在运作这些头衔方面,有两把刷子,例如现在每年都举办“国际诗歌节”……
成为给我发信息,跟我讲,他们不在宜昌市区,而是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秭归。
发位置给我。
路上,我还问小宝,你看过三峡没?
她说,坐船的时候,看过。
我说,那咱今天先见朋友,先吃饭,明天再去宜昌看三峡,可以不?
小宝说,听董老师安排。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左右了,逛了王飞翔的工作室,又逛了成为的展览馆、培训学校、工厂,就到了饭点了。
成为带了两瓶梦之蓝,一瓶茅台葡萄酒,两提精酿,就是王飞翔搞的那个精酿馆。
我提议,咱能否不喝酒,只聊聊天?
成为很热情,说必须喝点,原本想多喊几个朋友一起,你们写文章圈子里的,但是问了一下王飞翔,他说你可能不喜欢这些。
我说,我社恐。
从订的桌就能看出,她预计八九个人。
菜量也是这么安排的。
太“过分”了。
这家店生意特别好,叫屈原家宴,应该属于地方王牌吧?保安指挥停车都非常严谨,你多停一点点都不行,认真记录每辆车……
菜是真好吃,就是上了太多太多,我感觉10个人吃都浪费。
最终也没吃完。
乃至,我们走的时候,主管专门跑过来问,是不是菜品不满意?
哪什么不满意?
是点太多了。
乃至,我都很内疚,感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造成了浪费,关键是也没打包。
席间,成为要开白酒。
我说,我真不喝酒,要不,咱几个人喝这瓶红酒吧。
这是我第一次喝茅台产的红酒。
说真心话。
真不错。
说的外行一点,我觉得比爱斐堡都好喝……
她提的那10斤精酿成了问题,看似很少,但是就是喝不完,最终只喝了一份,剩了5斤,我当时还在想,这5斤大概率也浪费掉了,因为这玩意放不住。
还是太客气了。
我总是说,咱叫外卖吧。
是真心话。
大家到我这里,我也经常这么问,叫外卖吧?我请吃肯德基。
吃饭太浪费时间了。
关键是浪费钱。
我心疼到现在,一想起那一桌菜。
好吃是真好吃。
吃过饭以后,成为又联系了接下来的行程,去一个岛上,这个岛上有HOUSE,有COFFEE,可以坐在窗边看到来来往往的船只,相当有情调。
最意外的是。
这里竟然可以看到三峡大坝的另一面。
就是从上游朝下看的一面。
三峡大坝晚上也是闪闪发光的,真漂亮的。
我原以为,三峡大坝需要去宜昌才能看到,原来就在这里,就在眼前,我甚是惊喜,作为游客,竟然可以看到夜版的三峡大坝,如此之美!
下午的时候,其实还有个发现。
秭归竟然也产脐橙。
而且有这么多的配套产业园。
成为跟我讲,秭归的脐橙有个特点,一年四季都结果,从而电商产业能循环起来,不至于这几个月卖橙子,下几个月没事干了。
秭归才30多万人口。
一个小城。
我开车转了几圈的感觉是,这里的电商氛围生机勃勃。
应该能抓出几个年入百万的电商达人。
我总是跟读者讲,再小的县城也有值得学习的榜样,就在我写文章的这一天,因为我在卖日照绿茶,需要发2000件货,我们沂水有个朋友联系我,刘畅的表弟,他说他在我老家那边有个云仓,每天发货6000件+,让我直接入仓他那边,他帮我搞定,我就在想,在沂水而言,他做电商都算不上搞的比较大的,竟然日发货量6000+,值得学习的人太多太多了,我那个球友小胖,如今开煎饼工厂的那个,他主业是食品厂,发明了一个梨膏糖,日发货万单,去年到我书店跟我感叹两件事,一是疫情后,他的产品需求激增,他没有涨价。二是他觉得赚了更多的钱跟过去没什么区别,也没变的更幸福,创业初期,一年赚个二三十万觉得也很幸福,现在反而更累了……
太多人的问题是,看不到身边优秀的人。
以为,大家都跟自己一样木讷。
咋可能呢?!
夜晚的秭归,有大城市的感觉,因为整个城市是重新规划的缘故,从而新城很密集,亮化工程也搞的很好,开车溜达了一圈,我在想,同是县城,我们沂水GDP以及人口应该比秭归要高,但是我们沂水找不出这么漂亮的建筑群。
根源是什么?
秭归城市规划,没有历史遗留问题。
老城,在水下。
若是让我重新来一遍秭归,我会怎么规划?
第一,去认真的逛一下脐橙电商产业园,挨着跟这些店家谈一谈,加个微信,他们的橙子多是在山上,无法机械化运输,山路比赣南的更加的崎岖,赣南那边脐橙基地我去过,多安装了轨道小火车,秭归这里的橙子,多是人背,背下山一斤的成本4到5毛,现在有些已经使用无人机运输了,比人工背要便宜一半。
第二,CITY WALK一下整个秭归,秭归这个县城很小,可以一直徒步到鹰嘴岩,这里可以看到牛肝马肺峡和九畹溪并流,最最有意思的是,这里出了一个网红小狗山,在全球都很火。
晚上,我们简单徒步了一下,因为我不希望成为陪我们时间太长,娃自己还在小区里玩耍,已经到了晚上10点了,我就觉得很着急,几乎全程都是跑步模式,我强烈要求她必须早点回家,孩子上学是最大的事。
第三,去一下移民博物馆,最初成为极力推荐,我还没太在意,一个县城搞的移民博物馆有什么意思?后来,我认真研究了一下,发现值得,因为做了一个水下城,就是还原了三峡水下的那些城市状态,类似概念还有千岛湖,龙应台有部作品过去能买到,现在买不到了,叫《X江X海1949》,里面反复提到了水下城,就是千岛湖蓄水时淹没的淳安县的狮城和贺城两座明代古城。
移民博物馆里的水下城展示,也是展示的一座古城,归州。
第四,坐船逛一逛三峡。
第五,打卡一下屈原祠,再怎么说,屈原也是秭归的灵魂之一,秭归的灵魂之二就是三峡大坝,一老一新,完美契合。
因为我本身生活在县城,对县城人文环境太熟悉,从而我对县城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秭归除外,我甚至在想,这是一个很值得住一些日子,慢慢品味的城市,到我们这个年龄了,若是再跟着旅游团去当特种兵,那是说明没活明白。
到此一游,没有意义。
我们需要安静,需要体验,需要享受。
就如同此行后面我遇到的退休小姐姐,她退休后成了一个游牧民族,从北京一路南下,每个城市住一些日子,每天就出去CITY WALK,很认真的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赶路,不打卡,不炫耀,只是体验。
这方面,艺术家、作家都走在了前列。
普通人的追求是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艺术家的追求则是四海为家,心安之处就是家,他在哪都心安,那么在哪都有归属感……
我们住的酒店,早上一推窗,能俯视整个三峡大坝,很壮观,酒店停车很方便,关键是有慢充,车子不需要刻意找充电桩了,可能是心情很好的缘故,看什么都好,酒店大厅里就有成为的慢工绣艺的展台。
吃早餐时,我看到了,还觉得很惊喜,想拍照发给她。
后来一想,她咋可能不知道呢?
县城的年轻人,一分为二。
一类,就是普通年轻人,上个班,开个店,过着安安稳稳的日子。
一类,国际自由族,财富自由,时间自由,空间自由,眼界自由,他们虽然生活在小县城,他们生活半径是世界的,成为与王飞翔就是这一类。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也算。
成为跟我讲,在秭归多待两天,她带我们转转,给联系了讲解员,线路也都给规划好了,先去哪再去哪。
我说,吃过早饭我必须走。
我的想法是,现在大家都很忙,能一起吃顿饭,我认为都算很奢侈的,咋可能随意占用别人大半天甚至一两天的时间呢?
反正,别人若是找我,超过大半天,我会很累。
因为,我们日常安排的很满。
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都是有条不紊的。
若是全拿来陪客户,会非常的累,也会心疼时间,另外有什么头脑风暴一顿饭交流不完?
交流不完就下一顿。
时间一定要短,信息密度一定要高。
当时理解不了的无所谓,可以在微信上继续请教。
我到武汉的第二天,范家辉喊我去他公司喝茶,我们有十年没见了,老朋友,老伙计,其实我们是中午一起吃的午饭,当时午饭是小宝请的,他跟小宝说,中午你安排,晚饭他来安排,那下午没事干什么?去他那边喝茶。
喝茶的间隙,他有个朋友来了。
带着笔记本。
要跟他谈点事情。
我跟小宝讲,我们出去溜达溜达吧。
范家辉也同意。
我跟小宝出去CITY WALK了。
晚饭才回来。
因为我是如此节奏的人,所以我很害怕打断别人的节奏,人为什么优秀?就是因为时间利用率足够高,节奏足够快,若是一天到晚闲的难受,他也不可能有什么出息。
你问问我球友,他们普遍认为我游手好闲。
因为,他们接触到我的时间,我是放松状态,从下午三点能到晚上六七点,他们从而推测,我下午什么事没有,那么上午应该也是这个状态。
其实,我忙的要死。
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六点上班,晚上接近九点才下班。
从而,我觉得成为前一天晚上请我们吃饭,带我们去看三峡溜达到了晚上十点,我们已经很抱歉了,若是继续占用她的时间,我觉得于心不忍。
这个事过去了十几天,我都已经回到山东了。
是聊到了水下博物馆。
她跟我讲,你应该听我安排,讲解我都联系好了,耽误不了太多时间,我总怕打扰你的行程,所以你们要走,我也不好硬留。
我表达了我的想法。
她给我看了当天她的安排,原本有舞蹈课,有会议,有接待,她全推了。
我看到她的日计划的时候。
还是蛮佩服的。
这才是我的朋友,才有资格做我的朋友。
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无论是范家辉的办公室还是王飞翔的办公室,我都看到了同一个东西,壶铃,做农夫行走的……
路上小宝总跟我讲,我太佩服你了,一刷朋友圈,一看跳绳的,基本就是你读者。
若是换个状态就完美了,我找他们聊一顿饭,然后接着我自由安排,我去CITY WALK,可以自己,也可以跟小宝,做自媒体的人具有三大先天优势。
第一,好奇心,也可以理解为一流的观察能力。
第二,问问题的能力,跟什么人都能聊的火热。
第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跟流浪汉能聊,能企业家也能聊,时刻输出自己的好奇心,时刻采访……
大部分人是不会问问题的。
是因为,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的背后是没有观察、没有思考,要么就是抛出一个问题就太大,对方接不住,对方没有回答的欲望,要从小问题问起。
今天,我在沂水。
上午小师妹问我要不要去爬山?
我们俩去山里溜达了一圈,走了一路,采访了一路,我们俩爬的是沂蒙山旅游景区,两个点,一是《大众日报》创办地,二是曾经的山东省政府驻地。
有个组合很奇葩。
景区里有个天主教堂。
山上也有一个……
搞的很高大上,在山东,民间有类似教堂的地方并不少,尤其是鲁西地区,但是临沂的确很少,如此的绽放,的确有点怪。
这两者到底是怎么结合到一起的?
我就采访了一下工作人员。
根源是,抗战时期,教堂有过功劳,当过省政府驻地……
这个地方叫王庄。
主产樱桃。
这里的樱桃地全在半山腰。
干活的多是老头老太,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盖网,防止鸟吃樱桃,大娘大爷在罩网,我过去聊了一会,大娘77了,感觉身体状态比我娘还好,大爷看起来也就是60来岁,硬朗的很。
老两口就这么一块樱桃地,说一年能弄个几千块钱。
现在不是过去了。
樱桃便宜了。
他们是不是以为我们是记者?
大娘说,现在政策好了,到了她这个年龄了,一个月还发100来块钱,加上卖樱桃的钱,养老没有问题,很幸福……
我给拿了瓶矿泉水。
她死活不要。
夺来夺去,她还很有劲。
大爷说大娘,你留下吧,孩子给就是诚心给,等过些日子让来吃樱桃。
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了。
遇到最年轻的一个,感觉45岁左右,在往山上挑水,这个大哥种的不多,就那么一排,若是种的足够多,现在多使用的滴灌,这里2014年就被规划为了市级水利项目。
村里有户人家,房子盖的特别好。
一看就是专业设计的,跟别墅没有任何区别,应该说就是别墅。
我感觉,建设成本就要小百十万。
我跟小师妹讲,你看这房子有两个问题:
第一,这是个婚房,上面贴着喜字,年轻人压根不该回村里居住。
第二,你看到没?他们把大别墅住的一塌糊涂。
从玻璃能看到屋子里的状态。
乱的要命。
农村模式了。
就如同之前我写的,让我爹我娘搬去汤臣一品,用不了多久,阳台上就养鸡了。
山东也有不少“华西村”,尤其是油田区,骑行东明时,我拍过东明最有名的别墅村,当地首富给全村家家户户盖的别墅。
从远处看,很震撼。
真进小区逛一逛。
农村家庭什么样,他们就把别墅住成了什么样。
别说美感了。
能把“卫生”搞明白的都没几家……
无论这套房子是投入了100万还是200万,无论在村民里多么有优越感,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都是个傻瓜。
这几年,山东返乡建房子的真不多。
因为,宅基地管的严。
其次,你在城里没房子,娶不上媳妇。
爬长城时,我发现河北返乡盖房子的特别多,长城所在的区域,多是穷山僻壤,这些落后的村落里,往往有那么一两套高规格的自建房。
在我看来,都属于逆行者。
你还指望自己成莫言?旧居成旅游景区?
刘震云当年也想把家里的老房子盖起来,建到一半,正好遇到了小崔手撕他们,戛然而止了,后续应该也不会继续盖了,因为想想觉得没什么意思,什么年代了,还去捣鼓这些?
投资,只能朝上投。
股市,投发达国家。
房产,投一线城市。
当然,若是当消费,那是另外一个概念!
教堂在山顶。
教堂旁边有户人家。
字写的不错,对联写的不错,墙上广告写的不错。
看打扮,看谈吐,我觉得是个道士。
因为,他给自己的广告是正骨+中医……
当时,他正在朝外送客。
沂南的一对夫妻来看病。
送走了沂南的夫妻俩,我采访了这位道士。
他纠正我,不是道士。
是中医。
跟中医对话,我有个原则,尽量的不说话。
顺着说。
他先讲述自己有多牛。
不预约,不见。
必须提前预约……
沂水中心院是三甲医院,找他看过病的医生有200多个。
县医院呢?
找他看病的只有10多个。
那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越有文化的,越懂中医,越懂中医的,越相信他。
然后跟我讲,为什么科班出身的中医反而不如他看病更厉害呢?因为真正的好东西是没有写入教材的,全是他这种祖传,如同武林绝学一般。
又讲到了尿毒症,他说有个病人是上海的,尿毒症,他给配的药,吃的好好的了……
我问,是替代透析还是?
他说,治的好好的了。
我尽量的不说话,表现的很虔诚,主动去引导他,采访他。
但是,他还是动不动就起高腔。
怀疑我。
怀疑我的原因是,他觉得我大概率是现代医学派。
也可能会怀疑我在跟他辩论。
其实,我什么都没说。
他应该是感受到了一种场的存在,就如同我们之前上心理学课,老师在做系统排列前,会先做一些举手表决,信的才可以参与,不信的要离开,因为你不信就会打破这个气场……
一旦发现他有这个苗头,我就急忙安抚他。
问他知道X医生不?那是我前岳父。
咱是自己人。
跟我讲,他的徒弟遍布济南、青岛,他定期还会去青岛坐诊,若是到青岛找他看病,就需要挂专家号了。
我问,那需要多少钱?
他说,那需要200多。
我问,刚才的夫妻俩是来正骨的?
他说,腰间盘突出,一次就行了。
我问,多少钱?
他说,100。
我说,还可以。
他说,前两天,沂南来了三个副局长,我从头给正到脚,其中有个局长一直在问,你在山里咋还收费这么贵呢?物价局审批过没?
告辞后,我在想,他这个中医当的太嫩了,大概率也不是持证上岗,就如同牛哥所言,神医都在山里,我跟他告辞时喊的他神仙。
来找他的人,需要天生有点迷信的人。
否则,正常逻辑的人,咋可能到山里看中医呢?!
为什么说他嫩呢?
他说需要预约以及专家号200元,正骨100元就是天价,还有三个副局长同时来,都充分说明了一点,他的想象力天花板太矮了!
加个0还差不多!
还嫩在了一点,我前岳父认为,中医是现代医学的补充,而不是取代,而这个神仙呢?他认为是完全取代的,当时他说到三副药治好尿毒症,我就问了一句,不用透析了吗?他接着有些急眼,透析是什么?是西医,是要人命的,你就是透析到死也治不好,咱是救命的,是除根的……
若沂南那三个副局长真的来找他看病?
那沂南需要正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