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阿伟的这个伙计,看起来挺闷的一个人。
打开话匣子呢?
又很健谈。
使我想起了一位女士跟我的倾诉,说她走进了领导的内心,发现领导是那么的优秀,全沂水最有野心最有味道的男人。
实际上,她说的这个领导,是有名的臭狗屎,铁公鸡,甚至一个朋友都没有,同事对他评价极低,只有她一个人发现了这个领导的伟岸。
我调侃过她,哪怕你走进了我爹的内心,也会发现我爹拥有鸿鹄之志。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波澜壮阔的。
只是,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
年轻的时候,曾经想过去济南或青岛发展,但是当时条件很一般,只能参加公开选拔,他有能力考进去,但是也是普通人。
如今呢?
他有资格了,是人才了。
他竟然又有些犹豫。
犹豫的根本,就是我之前写的,一个人年龄越大,搬家成本越高,媳妇的工作问题,孩子们的读书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还有在小地方待久了,适应了,会担心去一座新的城市是否适应?普通话讲的好不好?穿衣打扮是否得体?
还有最关键的一个点。
就是40岁以后,人没有折腾的欲望了,觉得当个鸡头也不错。
何必非去从头再来呢?
去了可能要从租房子开始,一切都是陌生的。
家里可能所有人都投反对票。
咱在沂南生活多好,亲戚朋友都在这里,你还有社会身份,你去了济南去了青岛,你什么都不是,难道没有落差感吗?!
前年,他就有资格了。
当时是疫情,人的情绪也不高涨,就放下了。
年前,他带着老婆孩子去蓬莱阁玩了一圈子,特意住进了烟台大学城,问老婆孩子喜欢这里不?大家都很喜欢,出门就是海,真的好。
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一种走出来的动力。
人往高处走。
不能继续待在小地方了。
我跟他讲,你别看我生活在沂水,但是我劝比我年轻的,有一个算一个,不要留在这里,一定要去更大的舞台,因为那里有无限可能,你在沂水能有什么可能?无非就是开个奶茶店开个服装店,一年赚个三万五万的,关键是你接触10个人有8个没念过高中,90%的人不守时,你在这里不是荒废了人生吗?我劝退休的也这么劝,把沂水的房子卖掉,去北京去上海陪在孩子周边,把卖掉房子的钱当首付,哪怕买个公寓,也要在北上广深养老,不要在沂水,你看看老县长老企业家,哪个不是这么操作?学习他们永远没有错。
为什么我自己是例外?
我是世界的。
我只是偶尔在这里而已。
心,一直是世界的。
另外,我基本是独行模式,独来独往,不跟人交往,就是我的精神世界,我的朋友圈是遍布全球的,我看本地人出去旅游,去苏州,去杭州,发一箩筐景点照,我就在想,我们的世界与他们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去这些地方都没有旅游感,都是回家的感觉,我一喊就能喊一火车人出来,全国任一城市都如此,班公湖、冈仁波齐这些地方偏僻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我一发定位,马上就有读者出现,我抖音上发过在班公湖上坐船的视频,一群水鸟跟在后面,班公湖就是那个一半是中国一半是印度的那个,我有读者在这里,有很多视频都不能发,很震撼的……
就是居住地对于我而言,限制不大。
同化也不大。
但是,对于年轻人,对于退休的人。
我觉得很大。
尤其是我跟本地朋友一起外出时,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断层很明显,语言不通,无论年轻人还是退休的人,会说普通话的太少,除非是在外面读过大学的,其次呢,与世界脱轨太多,很多话题都无法参与。
我还好。
哈,又自吹自擂。
那,如何可以拥有类似的超能力?
很简单,做自媒体。
或写,或拍。
有300个粉丝,若是分布在300个城市,不等于你解锁了300座城市吗?!
我身边的那个大姐,每天的文章就是两三百人看。
她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去各地,都有粉丝热情洋溢。
在出道初期,还会遭受一个非议,很多人觉得你在蹭吃蹭喝,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被人招待是很高的面子。
实际上呢?
在我们的理解里,我们能吃你的喝你的,是给你面子。
一般人,压根不见。
所以,你要过了不要脸的关,给自己洗脑,我见你是给你面子,去年,我去西安,电脑没带充电线,抖音上的那个马小跳,体育博士,接着把单位发给她的电脑送给了我,还给我买了一箩筐陕西特产……
要不是她把电脑送给我,我也不见她。
一见面,好亲切。
现在,我抖音天天刷到她,刷到我就给点个赞。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所以,前天球友喊我报团去江西看油菜花,我弱弱的问了一句,团费多少钱?
说300多。
我直接拒绝了。
第一,我去江西,压根不需要考虑跟团,自己开车就去了。
第二,300元的团,我咋可能跟?
我们对地理的认识不同,他们觉得江西好远,好陌生。
而对于我而言。
就跟去日照去青岛没任何区别,没有任何陌生感,而且我能第一时间找到婺源的读者,关键是我对这些东西没兴趣,我都去过N次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鼓励大家做自媒体的缘故。
你在不断的解锁地理。
地理解锁了,世界才会不断的解锁……
阿伟的这个伙计跟我讲,从带着老婆孩子去了一趟烟台后,他的心就开始躁动了,动不动利用周末出去走走,去济南,去青岛,也去日照与淄博,说在青岛海边看退休老头老太,感觉他们有那种大都市文化人的沉淀。
我说,全山东的资金、人才、退休干部,最终都聚集在了青岛,我在青岛的时候感触特别深,当时我身边有个滨州的子弟,滨州有钱人到青岛必然联系他,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滨州有钱人一到周末就跑到青岛了,20年前,一晚上光喝酒就能喝两三万,就是夜场点的洋酒,XO,济南与青岛不能比的地方就是青岛是国际化窗口城市,港口城市,日韩企业登陆中国的首选,从而青岛格外的时尚,那时青岛就有个说法,青岛的水深不见底,就是住在别墅区的人,也许是通天系列,你不能以青岛或山东来框定他们,他们可能是全国的,也可能是世界的。
他说,感受了几次后,走出去的冲动越来越强烈。
我说,必须走,哪怕从头再来,从租房子开始,人生是截然不同的,不用说别的,你希望孩子一毕业就想到沂南吗?你要把沂南从他们的记忆中抹去。
他说,现在就是有个问题,沂南有两套房,卖出去的话,差不多正好是历史最低价。
我说,有没有想过,你去买的房子也是历史低价。
他说,主要是卖掉的话,本身是亏的。
我说,亏也卖。
他说,阿伟也是这个观点。
我说,这种事,别人一辈子都遇不到,你竟然还犹豫,我跟你讲,我就是没有你这样的契机,若有,我立刻马上走,我就是待在泥潭里待的太久了,麻木了,走不出去了,就跟西藏的人被困在山里是一回事,高原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但是他们所谓的热爱草原热爱雪山,把他们一辈子拴住了,实际上,真正的西藏富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已经定居在了上海、成都、西安,已经从高海拔搬下来了,2019年我穿越丙察察时,在拉萨住的香格里拉,当时正好有微商在那边搞会议,我进去旁听了一会,我一看,我草,这些藏族女生竟然跟我们内地女生没区别,她们全球飞,在国外留学,在青岛拍比基尼照片,家在拉萨,但是平时在上海或成都,跟我们理解的藏族女孩是截然不同的,全世界有钱人过着相似的生活,包括这些卓玛们……
他说,那我就有力量了。
我说,你把房子卖掉,加上你们的积蓄,再加上当地人才补贴,我觉得买个房子没有问题,甚至不用贷款。
他说,差不多。
我说,沂南人跟沂水人差不多,就知道攒钱,一分钱不舍得花。
他说,哪能,养孩子很烧钱。
我说,上午我还跟阿伟谈起了这个话题,人与人的差距,在同等收入的前提下,带来指数级财富差别的核心是理财,这个理财不是说投资回报率多高,而是一个最简单的行为,就是攒钱,一定要对消费进行克制,例如买车,新能源汽车两年的贬值率是50%,例如我买辆特斯拉35万,去年11月份买的,今年11月份卖,可能就卖不到25万了,后年可能只能卖十几万了,扔这么多钱如此简单,但是攒10万呢?非常难!若是说近10年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做了定投,定投的本质是攒钱,强制储蓄,不知不觉中攒了1000万+,若是没有启动这个事,我可能买了不少车,也可能花天酒地了,但是心境没有今天这么平静,过去我装逼是100万的车子+10万元的存款,而现在的我呢?开个10万元的车子也比当年更加的自信与平和,你看王石70多了,出来代言燕窝,他自己不知道燕窝是智商税吗?他知道,根源是什么?他的理财不合格,捉襟见肘了,他自己都坦言:经济方面出现了一些状况,生活陷入困境,出来的初衷便是想要赚取一些钱财。
他说,这方面多跟着董老师学习。
我说,我自己也是瞎摸索,所以有人嘲笑我收益率低的时候,我就在想,你知道个P,对于我而言,本金都是利润。这就如同抽烟的人嘲笑不抽烟的,你不抽烟不喝酒,也没见你把钱攒下,根源就是缺少一个强制储蓄机制,我就是觉醒晚了,若是20来岁就明白这个道理,我绝对比今天高10个LEVEL。
他说,已经很牛逼了。
我说,哪有。
他说,就像我们这种拿死工资的,两口子工资,一个拿来还房贷,一个拿来养家,老人要养,孩子要养,日常还要应酬,所以董老师我看你总是写上班的打球不买球,我们过日子是掰着手指过,尤其是前几年房产热,各单位搞联合建设,其实大家本身不缺房子,都被动买上了。
我说,套在了最高位。
他说,就是。
我说,沂水这边,河西建的几个小区,有些也是定向建设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售,基本都是历史最高点,我姐家就买在了那个位置,之前我给选的房子是75万140平,他们没看中,后来是110万买了120平,一反一正一百万。
他说,所以说,我们这样的人,说穷吧,饿不死,说富吧,没什么存款。
我说,几年前,我们球友聚餐,有个球友还是副科,他喝了酒说了一句话,沂水有几个家庭能拿出10万元?我当时还是觉得很震惊,心想咋可能呢?后来深入了解了一下,在地产高速发展的20年,他们也是陆续的上车,没有房贷的总觉得不买房就不如同事发家的快,从而纷纷上车,最高潮的时候正好是最高点,跟股灾是一个道理。
他说,要想有钱,还是要做生意。
我说,前年,有个上海读者来,他在上海的CBD,金融、证券、上市公司聚集地,他跟我讲,不要神化上海,即便是在这些地方,税后30万的年薪都属于小比例,单纯从打工角度来讲,上海也不是天堂,3万元的月薪就是普通人的天花板,要想有钱,还是需要创业,需要去具体的创造,为社会贡献价值,从而得到金钱方面的反馈,我跟孩子也是这么讲的,尽量的避免包养式的岗位,我们要当社会价值的贡献者,而不是社会的供养对象。
他说,我们就算被包养的。
我说,你还好。
他说,别安慰我,我有数。
我说,南北经济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咱父母教育咱的,就是好好念书,争取考个公务员,咱小时候的说法是吃国库粮,脱产了,而南方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好好读书,好好创业,好好赚钱,当老板。
他说,我有个同学,在杭州,搞电商的,住别墅了,老婆孩子在日本。
我说,我之前写过,我们这个年龄回头看,男生发展的差距多是杠杆差距,时代的杠杆,互联网的杠杆,从事互联网的一个财富级,按部就班上班的一个财富级,咱这个年龄正好是分水岭,进入互联网的属于极少数,比我们大几岁的70后呢?几乎为0,比我们小几岁的呢?例如85后90后,比例则越来越高,我跟这些师弟师妹在一起闲聊,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同学里的电商达人或自媒体达人,00后则更明显,人人都会尝试,至于能不能脱颖而出,则靠运气,所以我们的发展,一方面是我们本身的确很努力,一方面我们遇到的时代浪潮,个人努力是抵不过时代浪潮的,在浪潮里的大部分人都会成功,奇葩说里詹青云有个观点,她认为决定命运的并不是性格,而是环境,也就是浪潮,她从贵州农村升级打怪到了哈佛,靠的不是努力,不是性格,而是不断的转学,不断的进入新的环境。
他问,我值得做自媒体吗?
我说,当然值得,太值得了,这玩意的核心是看见,只要看见了,都能发展起来,我写的那个出书的小师妹,她是因为读大学的时候看到我出了书,所以她认为自己也可以出,从而就出了,我们同学里,我身边朋友里,做自媒体的人太多了,其实根源是什么?就是看见了我,我大学同学喊我都是董老师,我都要急忙纠正,咱俩是同学,我高中同学里也好多关注我的,他们回沂水都不敢见我,我看到他朋友圈更新在沂水,我还要急忙问,咋没找我?他要急忙解释一句,怕您太忙,打扰到您。我妹妹,30多万粉丝,比我都多,我才20万订阅,我父母一个视频动辄10万+,日常我出门总会遇到人说,刷到你爸你妈的视频了,在本地的辐射面非常广,我媳妇曾经尝试过,但是没坚持,最终失败了,我姐夫是高中老师,现在也写公众号,偶尔还会让我帮着推广一下,只要看见,就会改变,这就是为什么网红是蔓延式发展的缘故,一个人起来了,身边人都去他直播间露脸,然后不断的自立门户……
他说,我们只能匿名做。
我说,我小师妹用的就是匿名,出书也是匿名,她本身在体制内,我那个当县长的初中同学,她也写公众号,写小红书,也是匿名,写的风格跟我差不多,有天还写我喝了酒给她打电话,说要跟她睡觉,没直接写我的名,写的DD缩写,他们这样的人其实是充满了故事,每天都是故事,若是把他们的故事给我,无敌了。
他问,是写给自己看的吗?
我说,应该是JUST MARK,是发给我看,我知道是写的我,但是我不介意,我跟作家接触过这么多,我太明白一个道理了,任何人走进作家,都会成为素材的,而且你不知道你会被撕裂成什么样的素材,别人走进我也会如此,若是介意,就不要靠近,这是艺术家的通性,有些女写手本身是名媛,朋友动不动撕逼,因为什么?觉得自己被写进书里的形象不好,例如明明自己是一个很大方的人,被写的很小气……,我是把身边人训练出来了,有时我带儿子出去玩耍,有读者就很好奇的问我儿子一些问题,我发现我儿子都是一个很合格的儿子了,我写的他,他也不介意,他还会在车上给朋友讲,我爸写的这一段是什么意思,真实的场景是什么样的。作家本质是吸血鬼,身边所有人所有场景都会被吸走,只要是他扫过一眼,这些东西就属于他了,所以作家群体的记忆力都是惊人的,吃一顿饭,他能记住每个人说过什么话,穿的什么衣服,有什么动作,旁边一桌是几个人,什么关系,聊了什么内容,点的什么菜……
他问,不累吗?
我说,这就跟侦探一样,潜意识习惯。
他问,写作变现难不?
我说,很难,像我,一天一两百的打赏,朋友圈也卖货,围巾呀,茶叶,杯子呀,一年赚个十万八万,我的想法很简单,争取把团队费用赚出来就行,我们每个月的团队运营成本3万+,当然我可以变着戏法套现,例如搞写作培训班之类的,应该也能搞个几百万,但是我想纯粹一些,就是靠纯手艺吃饭,另外我有一点自认为很牛逼,就是冬青系列,读者一跟随就是十几年,久而久之,其实就有了一个结果,相当于藏富于民,我没有消费需求的时候,我不需要钱,我需要钱的时候,随时可以要到,例如我说我现在急需要500万做手术,一两天肯定能凑齐,因为有了这个底气,那么我就不会随意伸手,不会天天喊着家人们,需要你们的时候到来了,从而大家会更加相信我,知道我不套路任何人,我这种其实属于例外,真正的盈利模式还是需要频繁的套现,因为读者也是人来人往,不断有人关注不断有人退订,我只是懒了,心思没在这上面。
他说,今天来,获取了两大勇气,一是敢换城市了,二是敢当网红了。
我说,网红这个事,不是谁牛逼谁干,而是谁干谁牛逼,你看看你们那边几个网红,有高中文凭的没几个,偶尔也会到我们这边来玩耍,这就是过去的精神小伙精神小妹,一来还成了贵宾,不是茅台就是1573,你说我写的这些事,有啥稀罕的?你们单位没有吗?你们单位什么故事没有?宫斗的,上位的,送礼的,举报的……
他说,但是,一般人不会写。
我说,我身边就有,二胎怀的别人的,当时还是计划生育,导致她老公与她自己都失去了正式工作,这个老公委屈不?但是后来也没离婚,她呢?一喝了酒,动不动就来一句,我想XXX了,这个XXX就是二胎孩子的亲爹,也是个普通人。这两天,还有个类似的事,小姑娘怀孕了,坚决生,原配去小姑娘单位要求领导出面让小姑娘流产,小姑娘就不,哪怕砸了饭碗也生,就是要求你让位。
他说,那也太狗血了。
我说,属于私下里调解的,没有公开,但是这种事你觉得能保密吗?都第一时间成了新闻,快速流传开了,这个事的解药在男人那里,男人选择了缩头,也可能想用那种最传统的招数,原配对小三,手拿把掐,没想到现在00后压根不吃这一套,你跟我硬刚是吧?我就把孩子生下来。说白了,男人缺少掌控力,这个事要发生在我身上,我肯定会平衡的很好,但是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没有能力让她怀孕。
他说,董老师,谦虚了。
我说,远离这些鸡毛蒜皮,去搞科研,去搞分享,去搞钱,把自己当应届毕业生,一切从头再来,若有机会,就去上海,去定居,去落户,去当人才,沂水搞了个半马,抖音上全是骂的,嫌影响了生活,最近上海搞FI,我看上海的朋友纷纷发朋友圈,我就在想,这就是上海,咱很多人都不知道F1是个什么玩意?咱小时候一放学回家看电视,一换台,要么是拳击,要么是F1,接着气的关电视,没好看的,咱为什么觉得不好看?咱的阶层理解不了这些,换句话说,当年电视台为什么总是转播这些?说明,在当年,有些人已经能欣赏的了这些了。
他说,董老师,我还没去过上海,我看您十月一把车子开进了外滩,还是很敬佩的,我还特意把您的分享记录下来了,在哪停车,导航怎么设置。
我说,上海是深海,有鲸鱼,有虾米,有海带,大部分人都是虾米,如你如我,这是基本盘,所以不用害怕,大胆的去就行了,其实我很鼓励你开车进一次外滩,等于彻底解锁了所有恐惧,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和平饭店吃个饭,所有恐惧都一扫而散,其实没多少钱,我看菜单人均两三百也可以吃,这就是我们屌丝的脱敏训练,我还发过一个开着MINI走长安街的视频,我北京车友的车,解锁了南京路与长安街,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再恐惧了,就如同肯德基的那个门,县城里五成以上的人不敢推开,我鼓励大家带孩子体验一下肯德基,当时很多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感谢我,解锁了多年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