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吃过晚饭。
准备送闺女回她姥姥家。
大过年的,我不捎点东西去,不合适,虽然是前岳父岳母,也毕竟是长辈。
捎点什么呢?
我这里只有酒或茶叶。
这些东西,他们不稀罕。
想来想去。
去花卉市场看看,给买上几盆花。
既简单,又实用。
可以直接放在诊所。
闺女的意思是自己开着特斯拉回去,但是我觉得还是把她送过去吧,因为回乡镇这条路是条省道,山东内陆城市通往日照港的,全是大货车,而且都开远光灯,不安全。
我们爷俩先去花卉市场。
关门了。
开车转悠了一圈,看看沿街有没有开门的?
有一家。
也准备打烊了。
买了四盆蝴蝶兰。
去乡镇的路上,闺女问我:那你怎么回来?
我说,我叫个滴滴就行了。
她说,要不,你把车子开回去吧。
我说,不用,你开着玩吧。
她说,爸,你不是说你不吃中药吗?我看你桌子上有999感冒灵。
我说,前几天,你姑姑听说我感冒了,给送过去的,我当咖啡喝了,999感冒灵就是红糖水+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中药里加西药才是最大的笑话,台湾、香港、澳门中医氛围也很浓,但是医疗问题上,他们是相对比较严谨的,例如香港不允许在中药里添加西药成分。咱现在比过去稍微进步了一点点,过去都是成分保密,现在要求公开配方,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个组合。
她说,前两天,我在我妈诊所里观察了一下,发现中药在民间还是有很强的群众基础。
我说,肯定,否则你姥爷咋赚的钱?你妈就很神奇,中专学的兽医,硬让你姥爷给运作成了乡村医生,还拿了证,当时有个窗口期,要让民间赤脚医生持证上岗,结果很多人就浑水摸鱼上岸了。去年,我有个读者,闺女是文科生,可以选的就业好的专业很少,她看到文科生也可以报考中医专业,就来咨询我,我跟她讲,行是行,就是有一点不确定性,随时会迎来一刀切,中医有概率会被剔除现代医学体系,中医现在的问题是,不融入现代医学体系呢?算不上真正的医生,若是完全融入呢?又会被吞噬。
她问,会迎来一刀切吗?
我说,肯定会!中国所有的政策都喜欢搞一刀切,老百姓就很好奇,为什么不给个缓冲?这个问题我采访过前镇长,他跟我讲,一刀切才能保证把政策推行下去,否则推行阻力非常大,等大局定下来了,若是发现矫枉过正了,再回调一下下,中国医学的发展的下一次大跃进标志性转折点就是中药的纯粹化,中药里不允许添加西药成分,把医药回归科学。
她问,日本的那个感冒冲剂,你现在偶尔还吃吗?
我说,几乎不了,后来我专门研究了一下,那个药为什么那么牛逼?就是来了个感冒药大荟萃,类似你姥爷卖的治皮肤病的小粉粉,弄些中药材放蒜臼子里砸一砸,然后再放点凡士林润滑一下,回去一抹就好,为什么?因为你姥爷往里加了四五管药膏,有治过敏的,有治湿疹的,有治皮炎的,总有一个能赌中。
她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说,我以前天天在那玩,什么我不知道?!你那个时候小,有人从济南跑200多公里跑来拿药,你姥爷给拿少了他还生气,意思是光路费就四五百的成本,你竟然只给拿个百十块钱的药。你弟弟小时候有湿疹,去中心院看了也白搭,去找你姥爷拿药,抹上就好,神奇不?就在去年,江苏有个领导找到我,去找你姥爷拿药,他闺女牛皮癣,长的很漂亮的一个姑娘,因为牛皮癣都自闭了……
她说,我看你写过。
我说,不是你姥爷这么干,是乡村医生都这么干,你爷爷去年浑身痒,我跟他讲,就去三甲医院,去化验,去筛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三甲医院的主任直接判定是老年性湿疹,无解,可是痒的难受,你爷爷就开始四处求医,去乡下找偏方,但是他不找你姥爷,可能是害羞,去南边一个乡村门诊上拿了400多块钱的药,也是类似的操作,现场制作的药膏,说是抹上管用。
她说,我小的时候,我姥爷那总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现在我一回去,就是一股中药味。
我说,这个我最熟悉,我跟你妈刚认识的时候,你姥爷的诊所里有一面墙都是药匣子,每个匣子上都用毛笔写着药材名,字写的很漂亮,从2000年到2012年,整个乡村诊所是朝现代化进展的,上了心电图、血压计、血常规、尿常规,算是一个很MINI的医院了,药匣子也都不知道扔哪里去了,你姥爷都专门报过班,如何用电脑看病,其实类似单机版的AI,输入症状就会出来对应的猜测。结果呢?近十年,又反过来了,药匣子又搬回来了……但是,有一说一,虽然你姥爷在我眼里也有些愚昧,但是在他们那个从业群体里,你姥爷算是有良心的,例如一些大病,他都直接明确的拒绝,要求该手术的手术,绝对不能保守,前段时间有个顺丰小哥得了直肠癌,想保守治疗,去找你姥爷,你姥爷劝他,这么年轻,一定要积极手术,该化疗化疗,别害怕,别找捷径,结果顺丰小哥转身就去了罗庄,拿了8000多块钱的药。
她问,现在什么感冒药比较好用?
我说,我喜欢感康,这个药的设计,简直就是艺术品。在医药这个市场上,大部分药都是垃圾,所以要学习一个基本的知识,什么病吃什么药,要选最好的药,不要考虑价格,只考虑效果,若是咱自己没有做好这些功课,很容易被贻误战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窗口期。我跟医药领域的博士一起爬山时问过她这个问题,复制药跟原版的化学成分应该一样吧?那疗效为什么会有区别呢?她给我科普,药物不仅仅是成分问题,还涉及工艺、辅料,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国产降压药吃上立刻管用,甚至血压降的有点过,但是很快又飙升回去了,根源是什么?药效释放的太快,管用的时间太短,而进口的降压药呢?能做到稳定的24小时缓释放量,就这么一个点,就够国内药厂搞一辈子,我有队友是做药厂重组的,他入股了N家药厂,这么说吧,国内大部分药厂,差不多就是食品厂的水平。还是那个观点,咱不管别人,要管好自己,一是知道什么是好药,二是知道什么渠道购买。
她说,我姥姥刚才发信息给我,说在家包水饺,明早吃的,我姥爷让我少吃,我姥娘让我多吃,我都凌乱了。
我问,健身后,体重涨了吗?
她说,涨了2公斤,但是腰围细了,我妈说我瘦了。
我说,看起来精神了。24年暑假,我写过一个高考生,她总穿着瑜伽裤打球,健身房里经常有这么穿的,球馆里很少,从而就很扎眼,有老大姐就觉得她穿的不得体,这成何体统?沟壑分明,她也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这几天,我在球馆又遇到了她,读了半年大学,胖成球了,穿着瑜伽裤感觉那个腚那个腿要爆炸……
她说,读大学很容易胖,因为食堂比高中强了许多,零食也多,关键是不怎么运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学你,过午不食,但是我去运动回来就饿,于是我就去食堂打点青菜,弄点免费的西红柿鸡蛋汤,我不要米饭,自己带着减脂面包,负责给我打菜的阿姨可能想的有点多,她觉得我应该是家境贫穷,有过刻意的照顾。
我说,她起了怜悯之心。
她说,是的,我也没反驳,反而很感激。
我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其实很难互懂,别说国际纠纷了,就是打个饭都有分歧和误解,这就如同股票,要么低估,要么高估,正常估价的时候很少很少。世间万物,都是镜子,我们看到的不是万物的本身,而是镜子中的我们,就如同我前段时间转发给你的那段话:你眼中的别人,构不成别人的万分之一,却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
她问,爸,你觉得什么算是好的工作?
我说,没有时间、空间约束的,哪怕你开个饭店,你不在店里,店正常运转,那么这也是一份很好的工作,2008年前后,我认识了一位互联网创业者叫新宝,他特别喜欢自驾,几乎一直在路上,开着一辆N手的JEEP2500去了西藏,返程还特意到沂水来找过我,他跟我讲,站在外面看待自己的公司以及业务时,往往更加的清晰,其次呢?当远离团队时,老板对团队反而有更强的掌控力,因为距离产生权威性。最关键的一点,我们为什么创业?不就是为了实现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嘛?!通俗一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有钱?有时间才是,因为时间比钱贵,那你可能会好奇,农村人不有的是时间吗?我小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出去打工,一入冬农村人就没事干了,扎堆打牌,一整个冬天都是无所事事,吃饭呢?要么清水白菜要么清水萝卜,无法随性使用的时间与空间属于不断折旧的固定资产,没钱人的时间其实是虚耗。
她问,那些一心扑到自己心爱事业上的人呢?
我说,那是另外一个课题,人生价值的课题,我们是普通人,就追求点普通人的奢侈生活,有钱、有闲、有热爱、有追求。
她问,那我是不是开个小店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说,当然,非常不错的选择,前提是能活下来,这涉及到了赛道、选品、推广、服务,是个系统的工程。
她问,未来是实业为王还是虚拟为王?
我说,有年,我跟你刘冰叔叔一起自驾,他跟我讲,从商业角度讲,其实没有电商与实体之分,只是渠道不同,本质是相同的,若是今天还在探讨区分实业是不是比虚拟事业更高贵?已经是大错特错了,本质要考虑我们的生意是否有稀缺性、垄断性、定价权,与有没有工厂,有多少设备,多少员工,没有多大关系。
她问,你觉得我与潘呀小姐姐的差距有多大?
我说,我觉得主要是两方面的差距,一是智商天赋,智商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若是能看见的话?就是有人是潘长江,有人是姚明,大部分人就是1米7左右,你呢,也就是1米7。二是学习能力, 你看,你学习一门手艺,你很少去用心的学习基础知识,例如你开车,我坐在后面忍了N次没好意思提醒,你有很多陋习,例如转向不打灯,你看我开车呢?每个操作都是教科书一般的规范,潘呀呢?我跟她讲过一次后,她就如此的严谨,有次我们一起去雪山吃鸡,她跟我分享了一个细节,如何查看停在路边车子前面有没有人,要看车子下面有没有脚,我突然觉得,她真的是用心思考了,她是认真学习过交规法,然后去不断的看事故视频,然后去严格要求自己。你知道另外一面是什么?就是她不仅仅学驾驶如此,而是学什么都如此,这是一整套的学习意识,前几天我发的羽毛球视频看了没?你维维叔叔回了一句,真羡慕董哥,进入什么赛道都是王者。其实我算不上王者,但是在普通人里属于打的很好的,羽毛球能反手杀球已经非常牛逼了,我也是这个学习习惯,认真的学习基础,不断的复盘。包括我进入股市,我自认为属于高手,超一流的防守意识,我学习条件单怎么学习?把每个功能都研究一遍,先看教程,再实践,千万级别的用户体量,一天只有8万次条件单,说明什么?大部分人是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他们一看这么复杂,直接就放弃了,今年1月份,不到20个交易日,我已经有13万的收益了,这个不是浮盈,而是纯收益,条件单利用高溢价T出来的,全自动进行,胜率百分百,一次失误都没有。所以,我希望若是你跟弟弟能从我身上学到什么,就学到这一点,进入什么赛道,就下决心当这个赛道的王者,至于最终能飞多高,那是天赋决定的,但是姿态首先要拉满,就是除了我,在座的都是垃圾。我们在群里经常交流定投,自然会讨论条件单,我发现,大部分人是没有耐心去研究的,总喜欢问一句,董老师,条件单怎么设置的?我哀求的问一句:您,能否拿出一整天的时间来,用心的研究一下下?与收益相比,一整天算什么?就这一点,99%的人做不到,他们是没有耐心的,只想套用现成的。
她问,除了学习能力,还有什么能力需要掌握?
我说,逻辑推理能力,要学会逻辑推理,逻辑是去除愚昧的最好方式。
她问,怎么训练呢?
我说,可以假设几个常用样本,例如这个事,我爸会怎么决策?我们导员会怎么决策?我爷爷会怎么决策?我姥爷会怎么决策?有钱人会怎么决策?大凉山的人会怎么决策?上海人会怎么决策?沂水人会怎么决策?你会发现,不同群体对同一件事物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这种逻辑推理还有个好处,有点类似坐标,很容易给我们自己准确的定位,你看沂水这些事业单位,哪个单位都有一群大龄剩女,她们是真的找不到男人要吗?不是,农村那么多光棍,是她们找不到她们目标男人,根源是什么?错误定位了,她们觉得自己的要求真的很普通,比自己高一点点,工资比自己高一点,父母比自己的父母强一点点,另外就是要求干净、勤快,听起来的确都很普通,但是有个问题,这些普通叠加在一起后,就从普通变成了稀缺,没有短板就是最长的长板。例如我,倘若走入婚恋市场,就是个残次品,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没有责任心,好色,不顾家……
她问,那大龄女青年该如何自救呢?
我说,也要看年龄,到底是多大?若是30岁+,在县城就是真正的大龄了,这个时候就两个原则,一是广撒网,婚介也找,相亲网站也注册,各类相亲活动也参加,就是我常说的布朗运动,你要给自己一个多被接触的机会。二是反复问自己,接受不了什么?例如接受不了45岁+的,接受不了没念过大学的,接受不了抽烟的,给自己罗列出几条,就是自己不能接受自己伴侣存在的短板,然后用这个标准去框,意思是,只要你没有我讨厌的这些点,你就是合格的。年轻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有长板的,年龄大以后,就需要改变策略,只要不存在自己接受不了的短板,哪怕你没有长板,也是YES,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要么,你就成为女王,成为企业家,你50岁了无所谓,一样可以有18岁的小奶狗,你若是很普通又期待的不切实际?最终就把自己耗死了。关键是耗着耗着,一个女人就失去了性张力,什么是性张力?就是男人看了她都没有勾搭她的冲动,就如同我们见到了一个农村老娘们。换句话说也成立,所有被剩下的女人,本质都是缺少性张力,若是有性张力,从读初中开始,她就不可能缺男人,而是永远被无数男人包围。
她问,大学里,我除了健好身,还有什么要做好的?
我说,攒,一是攒钱,例如你可以训练自己一个月攒1000元,可以一个月去银行存一张纸质的存单。二是攒粉丝,你关注过爸爸的唱山羊没?每个平台也就是3000个粉丝,但是一直在稳定增长,而且粘稠度非常高,你想,我们算是个大V吧?我们启动一个账号都需要一个一个的攒。三是攒信誉,言出必行,只要承诺的事,就必须要做到,要有回应,倘若我们能给我们认识的人一种很靠谱的感觉?那么我们的一生都会很幸运。有个叔叔是开厂的,他初中都没念完,潘呀那本有注释的懂懂学历史就卖给了他,1000元,他自己不喝酒,他后备箱里总是一箱箱的茅台,他每年做年度总结都会说同一句话,感谢朋友们、领导们照顾,他做的业务真的都是大家送他的,就是因为他是一个事事有回应的人,疫情时当时有些物资都被纳入了保障体系,让谁生产就是领导一句话,这样的好事就砸他头上了,像我跟他并没有太多的业务往来,只是我写文章他看,他就觉得很感恩,每年都会给我万多块钱的红包,前几天刚给我送了,说今年生意还不错,近500万的利润,时刻感恩,时刻靠谱,好运自然就来了。为什么要训练攒钱呢?我总结自己的前半生,我觉得真正有了质的飞跃,不是说我收入有了质的飞跃,而是我启动了定投,实现了攒钱模式,等于我很无意的一个举措攒了1000万现金,若是没有这个定投计划呢?这些钱也都流走了,人与人的差距在同等收入的前提下,就是攒钱水平的差距。
她问,婆媳关系是不是要特意训练一下?
我说,没用,婆媳关系的本质是经济问题,你爷爷奶奶为什么那么软弱?对儿媳妇那么好?根源是你爷爷奶奶吃我们家的喝我们家的,你妈妈和你阿姨代表的是我,所以你奶奶对她们格外的尊重,若是反过来呢?我们啃老?你看看你奶奶拿针扎不扎她们就完了。
她问,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我说,警惕成瘾性的东西,烟酒毒品,欧美泛滥的,最终也一定会在我们这里泛滥,烟可能还好一些,我观察了身边一些有酒瘾的人,无论是男还是女,基本都荒废了,有的人当了领导,甚至很大的领导,酒瘾都会是他的一大诟病,就如同现在一提起某个人,大家就用酱香、铁盖之类的去评论,你想想多讽刺,这么大的人物,人们对他的标签竟然是个酒蒙子。除了这些呢?就是学的目光短浅一些,不要去关注离我们很遥远的人与事,不要去爱别人的爱,恨别人的恨,而是要爱自己的爱,恨自己的恨,自己的情绪不能为别人所左右,有时刷抖音我都觉得挺有意思,很多人动不动就对某个偶像失望,失望的根源是什么?是想把偶像框在一个具体的标签里,只要偶像走出了这个标签,就觉得很失望,你觉得可能吗?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咋可能生活只有一面呢?太容易的失望说白了就是太廉价。对于偶像,我们仅限于关注作品即可,至于生活中的他,爱是允许,他可以是瘾君子,可以是嫖客,可以是坐台小姐,他可以为所欲为。说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还有一个点是需要从你这个年龄就开始训练的,那就是察觉自己身边所有人,给每个人评选优点,这样的好处是训练自己时刻看到别人的长处,我们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别人就会给我们投来善意,我们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我们。
(正文完,本文由AI生成,AI引导未来,有关写作,有关AI,有兴趣探讨的朋友,可加懂懂私人微信:2361456)
下面是乞讨信息:
我,想成为一名纯粹的写手。
纯粹到什么地步?
靠纯手艺吃上饭!
不软文,不带货,不培训。
那么,只能文章有偿阅读。
年费,200元。
单篇,1元。
自觉付费。(直接在文末打赏即可)
不监督,不赞美,不谴责,如公交车投币。
那,怎么知道年费什么时候到期?
您,估摸一个时间就行。
甚至,两三年,付那么一次就行。
意思意思就行。
感恩,所有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