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继续接,上回。
选调生收了两提茶叶,拿给了我跟红裤子,一人一提。
我说,你是愁着往回拿吧?
她说,主要是家里也没人喝茶。
我说,这茶,虽然市场上不值钱,但是作为随手礼,老贵了。
她说,我也不懂。
我说,主要流通渠道就是地方采购,前两天我去日照,日照茶仓老板说起参标日照市区的一些采购,我就跟她讲,时代变了,不要总盯着线下渠道了,要朝外看,朝互联网看,咱的目标是成为日照绿茶的代名词,在这个宏远的目标下,咱与他们同台竞标,不是耻辱吗?
她说,能不能中标,可不看你产品如何,品牌如何,咱读高中时不是学过一篇课文嘛,功夫在面后,插画是一个拉面师傅晚上在家拉弹簧健身。
我说,我跟她也是这么说的,能脱颖而出,只能说到位了,真是我们的耻辱,不中标才说明我们足够优秀。
她说,我干过办公室,办公室任一领域都有人盯着,包括打印机的碳粉,复印纸,易拉宝,更别说福利那些了,N多人打招呼,尤其是茶叶、月饼这些非标品,学问很深。当时我公婆给我的建议就是,一切都推给阳光招标,把机会让给操办中标的人,其实是保护了咱自己。
我说,抓大放小。
她说,大的咱也没拿过。
我说,安全不安全与拿不拿关系不大,核心在于拿了谁的钱,如何拿的,要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凤凰男容易出事的原因是正好弄反了,抓小放大了,觉得小的更安全,前两年,这边考进来一个研究生,当时就属于高学历了,跟几个同事分了7000元,出事了。在这个问题上,你肯定很专业,因为公婆都是专业选手。
她问,这都是谁跟你说的?
我说,自己观察的。
她说,我们这个领域有个说法,就是钱只能在上下级流淌,这才是安全的,与生意人、老百姓之间的流淌,就是危险的。
我说,老板的钱,每一分都是危险的。
她说,是的,包括吃了一顿饭,这个问题,其实是体制内最容易犯的错,也是最难觉察的,觉得人家不差钱,请咱吃顿饭,送咱点小礼物,只是随手礼,没啥。
我说,我观察了骑友里N多芝麻官,他们身上的共性是,吃、拿成性,哪怕退休了,也是如此,觉得别人给自己是应该的,就是从来没觉得,不拿不占才是对的,这个问题,他们压根没考虑过,都是习惯,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别人送我东西,不是应该的吗?我们日常生活,全是收获,很少有付出。
她说,其实大家都看在眼里。
我说,是的,修行就要从不拿不占开始,别人的一分钱也是别人的,现在谁送我什么东西,我都很紧张,生怕辜负了人家。有个小姐姐,对我很好,经常在我们店里买书,樱桃熟了送樱桃,苹果熟了送苹果,动不动还给我们点奶茶,一直到有一天,她问我,你为什么从来没提出帮我推广一下业务?我才恍然大悟,我以为她喜欢我,追我呢……
她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是有无缘无故的恨,因为恨可以由羡慕嫉妒演变而来。
我说,我文章里写的北纬姐,她生活在芬兰,这几天也在国内,约我见,还没想好在什么位置见,去年她到我这里来,她送了我句话,把你想要从别人身上获取的,百分百由自己送给自己。也就是说,不要对任何人有期待,也不要拿任何人的东西,只可以让别人亏欠咱的,咱不能亏欠别人的,亏欠就代表着背负了别人的期望。尤其是你们这些人,一旦背负了期望而没有给予满足,接下来就是撕破脸和四处举报。
她说,非常正确。
我说,离做生意的人远点。
她说,很少接触,即便接触,也是以户外驴友的身份,单纯的欣赏人家的睿智,AA交流一下,我看你多次写过AA,我也非常喜欢AA,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我说,关系好的时候,我给你花再多钱,我都不心疼,但是一旦陌生了,或者撕逼了,我多花在你身上的钱,都会反复戳痛我,最终就成了恨,前几年我们一起出国旅行,有个队友回来送了我部苹果手机,后来关系一般了,他把手机发票拍照发给了我,我把钱转给了他。
告辞了。
返程。
红裤子说,董老师,让我刮目相看。
我问,咋了?
她说,你真是跟什么人都能聊,什么人什么事,你都能接上。
我说,接触的样本足够多,在咱县城,副科级就可以使唤我跟使唤孙子似的,但是我有不少高级别的读者,例如正处甚至更高,他们面对我的时候,刚开始也很紧张,而且聊天都是家常模式,我能从另一面看到他们的世界,记得不记得有个北大的博士,被遴选到了XXX,我办公室那块泰山石就是他送我的,他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市长都亲自跑到他村看了他,我送他出门的时候,调侃的说了一句,苟富贵,勿相忘。其实前面我还说了一句,你就是未来的XXXX。他使劲握了握我的手,仿佛真的有那么一天。但是,当他去参加工作后,他发现,现实是很残酷的,起点基本就是人生巅峰了,再往上顶多一两格,偶尔也跟我倾诉两句,例如收入低之类的。还有那个奥运火炬手,他跟咱俩同龄人,前两年正处,宣布后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我,让董老师送他句话,我对他说,我不介意你能飞多高,更介意你是否是安全的,是否是为人民服务的。他说,收到。这也是我的真心话,我希望他的人生是安全的,是有初心的。
她说,刚才你说随手礼,食堂采购投标,我们也去了,我们去完全是降维,我们服务的客户是华莱士,塔斯汀这些,看现场时,有人就跟我讲,反正就是略叹气,意思是你们这里肯定是最好的,但是也是唯一没打招呼的。
我说,跟这些人同台就是耻辱。
她说,当时也是一种摸索,毕竟身在山东,看看能不能顺便做做落地配。当时正好是鼠头鸭脖出事期,我们的想法是想提升整个链条维度。
我说,现在做生意,做就做纯市场的,要么,就不做,否则整天担惊受怕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她说,是的。
我说,你这个同学,悟道了,因为幕后的军师团队太强大了,在安全方面,她绝对是专业选手,只要不是直系链条上出了事把她带出来,她绝对是安全的,例如她给老大干秘书,老大出事,她安全意识再强也不再安全,例如下属出事了,也容易把她带出来,但是这个风险是所有人都有的,而别的风险,她会处理的非常好,凤凰女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很不简单。这种,要么是嫁入了军师家庭,要么是遇到了优质老男人,得到了精心调教。
她说,这两天,我总刷到地坪漆。
我说,她在尝试短视频,专业团队帮着做的,不过她不怎么上镜,本人比视频中要好看,我看了他们拍摄的花絮,她总是频繁的笑场,在事业方面,收入方面,她自己的说法是自信的过头了,甚至自负了,但是在颜值、身材、口才这些方面,她是很自卑的,其实也没必要,在同龄人里应该属于头部了,她总是对比那些健身群体,她有小肚子,平时穿紧身衣。
她问,连这你都知道?
我说,我还知道她腚上有块胎记呢?开玩笑的,她咨询过我抽脂,我帮她评估过,还给她推荐过医生,抖音上那个做抽脂的协和医生。
她问,做短视频的目的是什么?
我说,我问过她,她说她也不知道,只是尝试一下,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效果一般,越是自己觉得拍的不错的短片,越没有人看,整体数据很一般,不过我觉得她很快就会放弃,因为成名是双刃剑,有好评就有恶评,她对这些会很敏感,尤其是热恋期,她征求过我的意见,我的意思是随心所欲,喜欢就去弄,不喜欢就不弄,但是有个原则,保护好自己,因为这不是一个好的时间节点,例如临沂有人搞了个视频号,类似本土企业家俱乐部,做视频采访,这个业务绝对做不长久,因为大环境不好,真正的高手都在努力的隐藏自己,避免抛头露面,看豪车交车仪式就行了,要么司机参加,要么取消,大家不想让外人发现自己,当高手不来时,来的就会是骗子,你看微博就行了,优秀的人都学会了闭嘴,现在是胡锡进与司马南的天下……
她说,我看你这几天抖音玩的很热。
我说,我是纯粹闹着玩,每天发一个200元的宠粉红包,分成2000份,你知道蚂蚁发现食物会干什么不?去通风报信,抖音这个领域也是如此,我发了以后,马上就会被转发到N多薅羊毛群里,前几天我是2万7的关注,现在3万了,就靠的这个,我也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很多球友打球空隙会刷视频点红包,包括我父母也是如此,原来是这么个模式。
她说,那加了粉丝也没意义。
我说,没任何意义,只是让人觉得很牛逼,哇,好几千好几万的粉丝。
她问,儿子的事,处理的如何了?
我说,跟他谈了心,应该能管很久,我也跟他讲了一个经验,我作为采访者,采访了那么多人,问他们后悔的是什么?
健康方面。
没有好好刷牙或看牙。
没有一项热爱的,日复一日的运动,从而身材走样。
选错了婚姻。
没有考上高中……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过每年高考,下面总有人回复,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从来没参加过高考。
关于我的焦虑,我跟我那个无知少女同学也交流了一下,毕竟她思维在线,眼界在线,她认为不需要焦虑,一是基因出不了大问题,孬种不是后天长成的,而是天生如此。二是父亲的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是40岁他才意识到父亲的榜样力量,也不晚,我们现在都40岁了,我们不也是个孩子吗?也是一直在歪歪扭扭的寻找正确的路。
把焦点放到自己的成长上。
少关心孩子。
我教育别人的孩子,很会教育,例如我教育我外甥、侄子。
他们都很崇拜我。
我给他们的建议都差不多。
A,坚持刷牙,看牙,该箍牙箍牙,该拔牙拔牙,不仅仅整齐,还要健康。
B,坚持喝奶,甚至一日三餐都有奶,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才有强壮的身体。
C,拥有日复一日的运动习惯,可以是跑步跳绳,也可以是球类运动,也可以是健身,但是也不能沉湎于某项运动。
D,谁优秀,爱谁,选女朋友,男朋友,就一个原则,找比自己强的,交朋友也是如此,我们永远跟着优秀的人走。
其实,成年人也是如此。
例如你学羽毛球。
就宴请两类人,两条线。
一条,谁打的好,请谁,拜师。
一条,谁有钱,请谁。
是不是太势利了?
无所谓,别人说什么,那都是别人的嘴。
反正,谁要是请我吃饭,我一定请回来,甚至要把心掏出来,我打球十几年,就被两个人单独邀请过。
一个是本土企业家。
一个是西安老铁。
我推测是这样的,本地人比较讲道德,对于懂懂这样没有道德没有原则见一个日一个的渣男,跟他在一起就是耻辱。
关于道德,刚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听吴伯凡讲《道德经》,里面提到有同学讲到“《道德经》不讲“道德””,确实如此,道德经是关于“道”的德行,而不是关于“人”的德行,现代语境里的“道德”一词隐藏的主体是人,而道德经里的主体是“道”,也就是抛却了人的客观,没什么讲不讲道德的。
我在农村生活时,每天骑行25公里山路。
那时,我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听《冬吴相对论》,吴就是吴伯凡。
吴伯凡很有智慧。
去拉萨路上,每个人都要分享自己喜欢的书,喜欢的人。
我分享了方舟子的《大象为什么不长毛》以及吴伯凡。
我喜欢一个人,喜欢远远的看着。
不敢靠近。
一大原因是我在农村生活,进城有恐惧。
例如,最近林薇薇喊我环爬北京的野长城,我一直在研究怎么去北京,坐高铁还是飞机?出了高铁该怎么走?我很害怕。
开车去呢?
开皮卡,貌似不让进。
开轿车,又不适合翻山越岭,因为还计划穿一下大草原。
我恐惧。
每次去北京去上海,我都要心理建设很久。
好在,现在去济南去青岛不恐惧了。
骑行青岛核心城区时,我紧张的一晚上没睡着,在我的记忆里,青岛是不允许骑自行车的,还在想,遇到交警怎么解释?没办法,我喊了青岛女骑陪我。
骑完后,就释然了。
前两天,符小姐跟我讲,董老师,我希望你能重启四大一线城市的骑行计划,这样你可以收获不一样的读者……
我说,行。
我们当年去拉萨的那群队友,好多都成亿级了,牛哥,蝉禅这些都是,最牛的依然是刘冰,刘冰住汤臣一品了,我要表达的是,就是我与刘冰的区别,我喜欢只敢站在远处看,例如当年我当作者时,参加书博会也是C位之一,有机会接触到非常多大咖,2008年郑州书博会时,我左边南怀瑾右边马未都,我属于很害羞的系列,当时我去找这些大咖签名,汗都流成直线。
我喜欢吴伯凡,只是远远的喜欢。
刘冰,直接报名了吴伯凡的国际旅行,去了斯里兰卡。
这两年,我必须要解锁一线城市。
要破除恐惧。
旅行,尤其是深度的苦旅,很容易建立深厚的感情,牛哥当时说过一句话,人们很容易忘记甜蜜的经历,但是会记住痛苦的经历。
当年进藏,真的很难。
我们的线路也很变态。
例如我们从格尔木是一口气干到了拉萨。
这几年,我走过比较难的线路多是穿越线路,穿越线路一般都很自私,要么带非常铁的兄弟,要么带个娘们,娘们只要进了穿越线路,基本没跑。
上次,我写过,一个英语老师,甚是疯狂。
事后,她还给我留言:我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是被一群男人骗了。
嫌我黑她。
我玩抖音后,遇到了一个频繁点赞的女士。
我翻了翻。
发现,跟那个英语老师同一城市,同一学科,也是教英语的。
我在想,这是她?
但是,我又觉得不像,因为这个老师每天跳绳,3333个。
那个老师是不可能跳绳的。
我求证了一下。
还真不是!
前段时间,我写过男人分享的怎么泡地方小网红,就是拿钱砸,出价。最近我又遇到了一个渣男,他只瞄准学术女,硕士、博士,选同城的,给她们点赞,只要发了视频就赞美,然后从私信到微信,然后到约会。
这个适合广撒网并且要勤快。
管用吗?
绝对管用。
别说没有多少粉丝的人了,就我这个级别的写手,谁密集评论,我都会重点关注的,高级的猎手都是以猎物身份出现。
关键是要真诚。
渣男,你要把泡妞的心思用到赚钱上,那还了得?
感觉除了泡妞没别的追求了。
昨天,又匹配上了一个老师,也是那个英语老师所在的城市,她发私信给我,一个笑脸表情,我翻了翻她的抖音,没有她本人的照片,我心想,这个可能是。
我点了回关。
可以交流了。
她让我猜她是谁。
我肯定不能盲目的猜……
把手机号码发过去了。
她加了我微信。
我草。
太惊讶了。
这不是我的初恋,但是,是我的初试,山体练长跑的,最好成绩是省运会第8名,当年我是个懵懂少年,她已经轻车熟路了。
现在是高中体育老师。
当年我写过一句话,一个女人终身难忘的两个男人。
第一次。
最舒服的一次。
男人应该也是吧?
男人貌似不是。
男人对第一个是记得的,也记的很模糊,我记不得她姓什么叫什么,但是记得她的身子长什么样。
抖音真神奇,无数年不联系的人,竟然也能重新给匹配上。
通了个电话。
声音没变。
我说,要是当年流行马拉松,你肯定拿奖拿到手软。
她说,只能算是优秀选手,拿奖拿不到。
我说,若是那个时候有抖音,你经常参加跑马,肯定会火的。
她说,那是有可能的。
我说,错过了最好的时代。
她说,抖音上那些跑马能跑出名堂的女选手,一个省都选不出几个,我也有高水平的学生参加跑马,很难跑出来。
我说,以前我们这里有个沂水三中,出了N多中长跑的北大清华。
她说,现在肯定不行了吧?因为体育单招与时代不接轨了,我们那个年代,中长跑是与世界接轨的,例如王军霞拿过世界冠军,但是呢,短跑是短板,从而导致单招满分设置有问题,现在单招100米每年300多个满分的,而1500米呢?若是拿满分差不多相当于奥运会冠军水平,咋弄?规则的问题,导致练中长跑的没有未来,其实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学校按照需求来招,短跑要几个,长跑要几个,然后根据名次来,不刻舟求剑。
我说,我明白了,就是中长跑的标准定高了,短跑的定低了。
她说,是的,例如男子百米,11秒74就是二级,能跑进这个成绩的太多了,国家这两年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在调整。
我说,当年,在我的感觉里,你未来会参加奥运会的。
她说,我算啥,一抓一大把。
聊了聊,轨迹很简单,毕业后教书,结婚生子,孩子也很有体育天赋,在学击剑,说是臂展比较占优,不是为了走职业路线,是说学习不中用,用这个来考学。
自我感叹,活在井里。
我问,没关注我写的文章?
她说,没有,刷抖音才刷到的。
看来,真的生活在井里。
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井里,例如村里那些老头,一辈子也就进过一次城,就是去火化的时候。
村子就是他们的井。
上次,我带儿子去爬梁山,梁山上的李逵扮演者,在那里待了十几年。
每天就在山上跟游客合影。
疫情时,货拉拉司机跟我讲,他18岁开始开大货车,跑济宁到新疆专线,吃住都在车上,等他从车上下来时,发现自己35岁了。
从18到35岁。
直接快进了。
什么都没参与过。
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他。
类似的感悟,还有一次,我爬武功山,山顶饭店的负责人,是位女士,老家是南昌的,老板让她来分管这个餐厅,她四年没有下过山了,偶尔下,会下,我是说没有在山下生活过了。
等于,进了一个井。
有时,我在想,我若是好好念书,在一个地方上了班,例如在高中教书,可能在县城里也很受尊重。
但是,是今天的我,所不喜欢的。
我喜欢现在的我,滚烫的人生,去过那么多地方,吃过那么多好吃的,玩过那么多好玩的,自由自在的。
虽然,在更高维度看来,例如国际自由族看来,懂懂也生活在井里。
但是,我们要进一个稍微大点的井里。